第九节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浅仓卓弥 本章:第九节

    在准备驶入第三条付费道路时,千织忽然醒了过来。

    “在哪里?到了吗?”

    千织常这样忽然醒来,一醒来立刻就与平常没两样,从不会有过睡得迷迷糊糊的情形。

    我告诉她现在在哪一条路上,可能还要再一会儿才会到。千织“嗯”了一声,将视线投向窗外。我稍微摇下紧闭的车窗,冷冽的空气立刻窜入车内,或许是因为山势有些高度了,我这才察觉车外只有早春时节似的低温。但千织似乎不觉得冷,还迎向从车窗窜入的冷风,不断发出“呜哇!”的高呼。下午的阳光偏了偏位置,清楚映出山的棱线。

    “好漂、亮。”

    千织的声音像跳跃似地,应该是睡饱后恢复了精神吧!我不禁安下了心,然后想到,离开付费道路后得先确认一下接着要怎么走,虽然我知道下了付费道路后要往左转,而且也不是没带地图,却还是有些担心,思忖自己将地图放哪儿去了……

    “千织,可以帮我打开仪表板储物箱盖吗?”

    “啊?”

    “仪表板储物箱盖。打开。”

    “喔!OK。打开。”黄色袖子动了动,打开了黑色盖子。

    我瞄了千织一眼,又问里面有没有绿色信封。千织口中复述着“绿色”、“信封”等单字,弯身觑看储物箱里面。我心想,手伸进去找不就好了,却什么都没说。

    “有吗?”

    “嗯。”千织的声音比平常还大,拿出绿色信封在我面前摇晃。

    总算可以确认现在的位置了。我向千织说了声“thank you”,伸手摸摸她的头以示鼓励,回想起医师曾对我说,如果你认可千织做的事,请尽可能地清楚传达给她,让她了解。

    我们这次要去的地方与之前拜访过的老人院或孤儿院有些不同。信封下方印着“国立脑化学研究所医院附属医疗法人长期疗养中心”,真是又长又拗口的名字,在它底下的地址连机构名称的四分之一长度都不到,最下方还有一行用原子笔签上的“岩村真理子”。

    关于“岩村真理子”这个人,我知道的只有名字,因为几次与我通电话的是一位姓藤本的男子。当我请教藤本如何前往时,他只是简单说明了一下,还说疗养中心附近没有其他建筑物,很好辨认,但不久后我就收到了这封信,里面有一张以五万分之一比例尺绘成的地图影本,上面以黄色签字笔将如何前往的路线画粗,另外还有一张信封大小的长条形便笺,上面写着“敬候您的光临”,是女子的字迹。

    山路平缓、持续地攀升,两侧景色几乎没有变化。天空看起来很近,仿佛将缓缓降落地面。千织看起来十分高兴,却只是静静地眯起眼睛,任冷风吹拂她前额的头发。

    “喜欢吗?”

    “嗯——”千织稍微拉长了音,心情似乎很好,“漂亮。全——部,都漂亮。”

    千织叹息似地连声赞叹,手指在膝盖上轻敲起来。我瞄了一眼她的指法,看来她脑袋里正流泻着舒曼的《儿时情景》。原来如此,这首曲子或许真的与眼前景色很搭,此时我不禁想起某事而苦笑。

    《儿时情景》是由十三首乐曲组成的钢琴小品,第七首就是著名的,但她却无法从中断的地方继续弹下去,除非从第一首重新开始。

    既然现在千织的脑中弹起了《儿时情景》,那就表示她在接下来的二十分钟都会乖乖坐好,不用提防她突然大叫而战战兢兢地开车,虽说前后也没有其他车辆,但我真觉得轻松不少。

    除了舒曼外,其实还有一些因为唱片制作收录的关系,在播放给她听时却被当成一首曲子,而多数奏鸣曲的乐章反被她看成独立乐曲,因此她很少会完整地弹完一首奏鸣曲。某种程度上,千织似乎会以曲风来区分乐曲,不可思议的是,当几首音阶相近、曲风也非常相似,但作曲者不同的曲子放在一起时,她也一定会有所区分。

    老实说,我根本不懂千织的小脑袋里到底是用什么作为判断基准。一般人应该都认为,舒曼的《儿时情景》可说是标题音乐的典范,因为这十三首乐曲虽然主题各异,却都是在描远儿时情景,但千织却将它们视为一首曲了。

    车子往右转了一个大弯,视野忽然开阔起来。千织脑袋里的组曲现在应该弹到<梦幻曲>了吧!她睁大眼看向前方,手指仍毫不停歇。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日间的奇迹》,方便以后阅读四日间的奇迹第九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日间的奇迹第九节并对四日间的奇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