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中国也在迁移企业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皮埃尔·皮卡尔 本章:十二、中国也在迁移企业

    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国在近几十年来调动了全部的资金,并大量运用其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国家亟待振兴!

    西方企业借此机会进入中国,获得了巨额利润。但是在迁离本土的同时,他们摧毁了其原本所在的整条产业链,并不可避免的给本国带来了失业。

    当然,还不只是这些。在移资建厂的那段时间里,西方企业本身也承担着风险,投入了资金。幸运的是,如今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西方国家终于得到了回报。

    在这个过程中,国际企业发现,最近几十年里,亚洲同其他曾被殖民地化的国家或后殖民主义国家一样,具有很多优势:

    劳动力丰富,社会法规少,请愿活动难以形成,工资水平极低,近乎彻底的灵活性,没有工作时间上限,可以强迫工人在本国雇员永远不会接受的艰苦条件下生活……除了有严重社会动乱或是再次爆发革命的风险!

    工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这样一直在国际企业的压迫下,辛勤工作着,省吃俭用,然后,完全独立自主地规划出他们自己的经济建设蓝图,这才有了今天举世瞩目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然而,在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中国并没有在前进的道路上停滞不前,因为对于一个人口超过十三亿的国家来说,其他领域的重大变革也已经或即将到来。如果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那么在所有领域,中国都将成为世界典范。

    中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结构建设上,同时将收益再次投入到资本中以促进经济发展。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摆脱耻辱(贫穷、内战、日本入侵、分裂等等),组织人民,复兴国家,确保国家的自主,展示中国的进步以及综合国力。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然而在1970-1990年,利润再分配却更偏向于企业所有者而并非人民大众。

    时代正在为中国而改变

    随着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一项新政策开始实施。该政策旨在削减不平等、让全国人民分享经济增长的胜利成果:教育,退休,工资,工作时长,休假,社会保障,最低养老保障,等等。中国政府一直表示,现阶段,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富裕的省份加入到国家建设之中。一些城市的年经济增长率甚至超过了20%!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工资增长了,通货膨胀也增长了。的确,中国的工资水平并不算高,但是50%、70%,甚至是100%的工资涨幅一点都不罕见。

    大量的中国人参加了工作,因而他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得以提高。如果打听到满意的旅游信息,他们可以毫不犹豫拿起背包踏上旅途。他们也能够接受竞争,不会为频繁跳槽而感到迟疑。中国的领导干部和工程师月收入可超过1000欧元,相对于西方或是欧洲的高生活成本,这笔收入在中国非常可观。在西方,工资正趋于下降,而在亚洲,工资却正在上升。

    此外,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虽然距离实现目标还相差甚远,但是进展十分顺利。很多尚未致富、有微薄积蓄,或是对自身现状不满意的中国人回到了故乡。

    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欠发达,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些重返故乡的中国人希望在此找回稳定的生活、和谐的家庭氛围,找到合适自己的专业机遇,尤其希望获得略微轻松些的生活方式。

    中国人在全速前进

    中国乡镇的规模类似于我们的中等城市。人们在城乡之间来往。返乡的农村人给另一些想要进城淘金的中国人空出了位置。

    某些行业劳动力的匮乏,一些企业持续增长地人才需求,求职者能力与薪金比例关系的竞争等,共同构成了当前和未来中国企业迁移的主导因素。

    自然而然的,起初中国企业只是在国土范围内迁移,将工厂迁至中国最贫困的发展中地区。

    然而在企业迁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在哪里生产可以提高产量?在哪里生产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在哪里建厂赋税少,可操作性强,并且更具战略性?这一连串的问号困扰着中国的企业。

    当然,由于在中国本土存在着持续性的就业问题有待解决,只有部分行业需要迁移工厂。但是面对上述挑战,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车间和服务机构迁至中国境外,正如西方国家曾经做的那样……不妨举几个例子:

    中国投资的尼乐服装成衣集团(Nile textile Group),坐落在埃及第二大港口城市塞得(SAID)保税区,苏伊士运河以北。该集团雇佣了大约600名工人,其中20%是来自中国大陆,另外80%则是埃及本地人。

    中国长城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CGC)在阿尔及利亚投资建成了合资企业,专门用于生产上网本主板。

    中国皮鞋制造商在法国多尔多涅省穆斯丹市建厂。

    中国长城汽车在保加利亚建厂。该厂在2011年正式登陆英国汽车市场。IM集团(IMGroup)成为其在英国的经销商。

    地球难道不是在倒着转

    中国企业,无论是微型、中型,还是特大型,都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出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中国和亚洲的企业主把他们一部分生产线转移到拉丁美洲、非洲、印度、中欧……

    什么时候中国将像美国和欧洲一样,成为去本土化程度最高的世界大国?


如果您喜欢,请把《20年后中国和世界》,方便以后阅读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二、中国也在迁移企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二、中国也在迁移企业并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