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67节

    在官学开门之前,纪炀便想过这样的问题,甚至知道,如今扶江县的情况,已经比很多地方好太多。

    而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促成的。

    其实这里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纪炀在皱眉什么。

    毕竟全县能有一半学生来读书,已经远超平均水平。

    纪炀笑着摇头,对刘夫子道:“既然有六十多人,不如合成一个班,以后也算日日能读书。”

    刘夫子也是这样想的,他一个人还是能照顾过来,再说县衙派了个小吏随行,以后就是他的帮手。

    此事定下,纪炀拍拍江乖乖的头道:“你要好好读书,若能读个第一就更好了。”

    江乖乖纵然再聪明,也听不出纪炀的言外之意,只是奇怪道:“知县大人,您在说什么呀。”

    纪炀蹲下来,笑道:“你们想看唱大戏吗?”

    唱大戏?

    这下其他家小孩也忍不住看过去,方才他们还有些惧怕知县大人,这会不由得好奇。

    他们其中有人也听过戏,但那要跑到常华县才能听。

    唱戏可热闹了。

    台上热闹,台下还有很多零嘴可以吃。

    “想!”

    “知县大人,我们想看!”

    “他们穿的可好看了。”

    “对对对,特别好玩。”

    纪炀看看他们笑道:“既如此,为了庆祝官学开门,咱们扶江县请个戏班子过来。”

    玉县丞:???

    知县大人?

    您要干什么?又要花钱啊!

    不过这个理由好像很正当,不仅学生们兴奋,家长们也觉得有意思。

    乡下地方没什么玩乐,若有个戏班子过来,他们起早贪黑也是要来看的。

    纪炀对凌县尉低声道:“你骑马去潞州城跑一趟,请个好点的戏班过来,会唱花木兰那种。”

    “若唱得好,我还另有赏钱。”

    点名要听花木兰?

    凌县尉虽奇怪,但得了令,立刻出发,估计不到十天时间,戏班子就会过来。

    现在二月份,按理说正是闲时,大多戏班都有空的。

    看着班里男女比例,只能说,精神建设也要加强。

    甚至跟现代也不一样。

    现代哄着各家让女孩子们上学,以后女孩子们自有出路,各家能看到“回报”。

    但古代不行,就算学了,家里看不到回报,他们也不会继续供应。

    对他们来说,像是“赔本”买卖。

    既如此,他们也不会投入。

    这说得虽残忍,不过各家刚顾上温饱的时候,就要求他们深明大义,要求他们思想开明,显然不现实。

    其实最直观直白的,那就是挣钱,或者说,挣得更多资源。

    如果证明女子读书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些想法不用多说,百姓自然会有所选择。

    千年前,荆楚一带女子最受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当地王侯发展手工业,原本的意思是发展当地经济,好为以后打仗做准备。

    当时男子种田,得到的收益不如女子做手工挣得资源多,连带着便有了女子地位提升的效果。

    宋时,时人爱美食,一位好厨娘月钱上百贯,所以有段时间兴起重女轻男,养儿不如养女的想法。

    这两者读书都比其他时候多些。

    反面例子则是清粤地一带,当时因为人口暴涨,工作机会减少。

    其中原本有女子创造并传承的织布方法,被男子强硬抢走,并定下此织法传男不传女,看似是立规矩,其实是剥夺女子工作机会。

    使其当地女子地位一落千丈,更不用提读书了。

    纪炀看向南边大片荒地,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等纪炀回去之后,分别寄信到汴京,扬州一带,让他的好友们帮忙找找,如今什么香料卖得最好,男子女子用的熏香,都给他寄过来些。

    估计他好友们看到这些信,肯定啧啧道:“不愧是你,跑到那种地方,还喜欢享乐。”

    承平国上层贵族都爱香,出门要用香,睡觉要用,上朝时还要用。

    如此广阔的市场,他不横插一脚,实在不是他的性子。

    只是他家这香,从栽种到培育,再到制香,都需女子来做,女子动作轻柔,制出来的香自然要比旁人好些。

    是不是借口不要紧,要紧的是,这是女子的工作岗位,别人不要来抢。

    纪炀计划到这时候,头有点疼。

    这香料要是真做出来,他不愁销路,只愁自己的名声。

    原本便岌岌可危的名声,香料一出,必然雪上加霜。

    算了,反正也没好到哪去!

    他还在乎这个?

    在凌县尉去请戏班子的时候,纪炀带着玉县丞等人开始丈量南边的荒地。

    南边大片荒地其实被官道分割成两处,东边建了牛棚跟两个化粪池,虽说这占地都不大,可以后再养些什么东西,还是在这边方便。

    所以纪炀重点去了西边那块荒地。

    荒地再往北是三江村,但是这中间间隔极大,一直都是荒地,既无人居住,也无人耕种。

    至少有上万亩地。

    这里的荒地,跟建牛棚的荒地,都属于官田。

    意思便是官方田产,官方可以雇短工长工耕种,所得的粮食大部分都是县衙所有。

    但之前的扶江县发月俸都艰难,哪有钱来雇人种地。

    若遇到黑心肠的官员,可以直接奴役当地百姓免费,甚至贴钱耕种,他们倒是能富裕些,只不过吃的都是当地百姓血汗。

    前面那位老大人在这二十五载,虽然不爱管事,只爱游山玩水,也乐得清贫,没干这种丧良心的事。

    不过有可能是此地百姓并不服那样管,真那么做了,说不定还会打上衙门。

    这些都未可知。

    现在知道的是,这些官田,纪炀已经有了打算。

    既然扶江县各处的粮食已经能自给自足,今年情况会更好些。

    那接下来不如种点经济作物。

    比如他已经想好的香料。

    时人都爱香,达官贵族更是喜欢。

    香的种类也十分多变。

    但经久不衰的,必然有花瓣做香料。

    所以他写信回去,要现在时下最流行的香料,既然要卖香,自然要知道现在都流行什么。

    至于售卖?

    纪炀没那么担心。

    先不说他在汴京是有铺子的。

    再者以他的名声,别管这名声好不好吧,冲着名头,都不愁销路。

    实在不行,让他好友们从汴京烟花之地里挑个爱写酸诗的风流才子,有他们来写诗扬名,也是不愁卖的。

    营销这东西,他闭着眼都能想出好几个方案。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先把东西种下去再说,事情要一步步地做。

    花卉种类多变,如何养护种植,都是学问。

    在凌县尉终于把戏班子带回来时,纪炀这边的思路大概成了。

    扶江县百姓一边津津有味听着戏班唱花木兰,看着巾帼英雄战场杀敌,唱着谁说女子不如男。

    然后得到另一个消息。

    衙门那边说了,他们要在扶江县遍寻会种花的女子,只要女子,如果能懂点香料最好了。

    他们扶江县还有这种女子?

    不能吧?

    正好县城唱戏,把大多数百姓都聚集到一起,这事传播得倒也快。

    那边戏还没唱过,就有个妇人牵着孩子走到衙门附近。

    只是看着衙门,迟迟不敢进来。

    还是门口茶摊婶子道:“是来询问种花事宜的?”

    这婶子手里还拿着纸笔,显然刚会写茶字,旁边还有自己的名字。

    妇人点头,就听婶子道:“径直去敲门,里面知县大人他们好说话着呢。”

    见她还是不敢,婶子起身过去,喊道:“卫峰捕快,卫蓝捕快,你们可在?”

    没多时,还真出来两个捕快,听婶子说明情况,招手让妇人跟孩子过去。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67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67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