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50节

    负责的事情,简单来说便是,兵民,税赋,刑狱,抚恤赈灾。

    他们现在去的漕司便是管赋税和督查的。

    长官俗称漕司转运使,正六品的官员,统管一州税赋,可见权利之大。

    其实在古代能当上正六,从五之类的职位,品阶依然不低。

    除了看品阶之外,还看手中实权。

    漕司转运使,那可是实权中的实权。

    就算是知州,看起来像是只有从五品,但手底下管辖一州十几万人。

    能说官小吗?自然不能。

    漕司转运使四十多岁,不苟言笑,检查各地税赋尤为严格,看向纪炀的时候也是稍稍皱眉。

    但这一瞬纪炀便明白,这也是个知晓他身份的。

    也是,虽说汴京伯爵侯爵看似遍地都是。

    但外面却不常见。

    而且朝中关系错综复杂,谁在汴京没几门姻亲。

    要怪只能怪原主名声太响亮,汴京独一份。

    不过漕司转运使并未说太多,验查粮食的时候仔细点了点,这才又看向纪炀:“不错,扶江县比之去年,多了十六万斤田税,你做得很好。”

    纪炀拱手:“转运使谬赞。”

    “开荒之地前三年税赋减半,一会分出来带回吧。”漕司转运使继续道。

    纪炀自然知道开荒地税赋减半的事,此时带上也是防止漕司要些鼠耗。

    没想到眼前竟然是个正直的长官。

    纪炀开口:“烦请转运使折成银钱,方便带回。”

    转运使看他两眼,这才点头。

    黄大人看着两人对话,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转运使看向他,那可没好脾气,等长官离开,黄大人才道:“你也是傻的,开荒之地前两年该不交就不交,哪有你这样老实的。”

    “转运使大人,就是因这事才生丰邵县的气。”

    纪炀瞧着可不是这么回事。

    那位漕司转运使正直细致,那个表情,绝对不会因为荒地的事这样看向黄大人。

    只怕黄大人还有内情。

    但这些也不是他能知道的,还是好好回官方客店休息休息。

    九月十月,再到十一月,这三个月几乎是各个地方最忙的时候,秋收到年底,交田税,清账,潞州城审查账册,再有十一月上旬的官吏考核。

    事情一桩接着一桩。

    所以官方客店也是人满为患。

    去年纪炀一是为避风头,二是考核他也不用出现,所以并未过来。

    今年算是最头一次。

    有黄知县带着,一切倒是轻车熟路。

    跟他过来押车的百姓被安排到旁边的客舍当中,有纪炀出钱在那休息,他们稍稍歇息也由兵士江海城,两个小吏带着回去了。

    这次一趟纪炀给的银两颇丰,众人心里也都高兴。

    等他们离开,住到客店的人只剩下纪炀,平安,凌县尉三人。

    接下来要办的事,人多没用。

    纪炀跟黄知县一到,便吸引不少目光。

    一个是潞州唯一的望县知县,另一个是种出亩产四百六十斤水稻的扶江县知县。

    谁都要多看几眼。

    纪炀看了看,知晓此处清楚他身份的,只有黄知县一个,这下算是放下心。

    还好还好,这里的人消息没那样灵通。

    “纪老弟,你可算来了。”

    这声音一听,便知道是常华县的魏大人。

    只见他满脸笑容过来,揽着纪炀便道:“一路上辛苦了吧,快快坐下吃些热酒,也解解乏。”

    纪炀笑着点头,自然不在意魏大人之前在潞州城说他什么。

    有魏大人引路,纪炀很快跟店里其他知县熟络起来。

    消息传到潞州知州府中,知州笑:“他倒是个不计较的。”

    知州手下也道:“原以为他会发脾气,没想到连个冷脸都没有。”

    “常华县知县笑话他异想天开想修运河,他也不生气?”

    “生气能帮他办成事吗?”知州微微眯眼,“伯爵府怎么看人的,这样的子弟也不好好教养。”

    “算了教不教,人家都能成才。”

    “你说我家怎么没有这样的人?”

    家族传承,要父辈们努力,子辈们聪明刻苦,这才有传承可言。

    谁家不羡慕如此优秀的年轻人?

    “后日开始,知县们陆陆续续登门,把他留在最后一个,时间给得长些。”知州最后道。

    他有预感,纪炀这次过来,肯定不止送田税。

    必然还有要事。

    纪炀过来,自然不止送田税。

    周围人跟他结交,也不止为他这个人。

    更想知道,他是怎么把粮食产量几乎翻倍的。

    客店里酒过三巡,自然而然提起扶江县粮食高产一事。

    “你们扶江县的稻子,真的一亩地产了四百六十斤?!不是骗人的吗?”

    “难道真有什么妙法?”

    “你们的化肥,真有如此成效?”

    此话一出,场面安静下来。

    可大家全都竖着耳朵听,在座的都是各地知县长官。

    别的可能不懂,田地农桑那是时常接触,当今陛下又在乎这个,自然心里挂念。

    “四百六十斤,放在苏杭扬州一带,也是极高的产量了。”

    这句话再一说,周围更安静了,只等着纪炀说话。

    换了常服的纪炀一派公子哥做派,可气质却沉静稳重,酒席上隐隐有以他为尊的感觉。

    更别说望县知县黄大人都在给他斟酒。

    纪炀喝下杯中酒,杯子轻轻放到桌面上,笑道:“四百六十斤而已,又不是极限。”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平日一亩地产二百多斤才是常事。

    你们扶江县产了四百六十斤,你还说这不是极限?

    还四百六十斤而已?

    而已?

    那你说说,什么是极限?!

    极限到底在哪里?

    真是好嚣张的人!

    第37章

    别说以后世眼光来看四百六十斤不是极限。

    就以古代的农业发展, 农具,虫害, 水利, 化肥,能解决一半,产量也能往上升一升。

    这并非简单的事, 但也并非做不到的事。

    这些东西都已经被纪炀写到文书里面,交到知州案前。

    此刻吃酒,他也只当酒话, 并不多解释,反而指了指旁边的魏大人:“化肥有没有用, 可以问魏大人, 他是常华县知县, 他们那的粮食也增产了的。”

    魏大人自然明白其作用, 立刻点头:“没错, 我们从六七月才开始用化肥,同样增产不少, 这化肥真的有用。”

    魏大人肯定要帮纪炀说话, 只要炫耀扶江县事迹的时候能捎带上常华县, 就能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功绩”。

    他不需要自己是最出风头那个, 只要有所成果,那就够了。

    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同,做法自然也不同。

    等魏大人那张嘴说了又说, 在场的人基本已经了解化肥的功效。

    此刻看向纪炀的目光,全都带着热切。

    那, 他们能买化肥吗?

    或者制作化肥的方子, 能给他们吗?

    前者让人激动, 后者更让人坐不住。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5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50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