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采购应支持本土品牌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米晓海 本章:一、政府采购应支持本土品牌

    在我国,有的政府部门在采购时,往往首选国外的大品牌,有的甚至直接表示“只采购进口品牌”。哪怕国内某些品牌在价格和质量上都具有优势,也会败在洋品牌手下。这难道真如舆论所抨击的那样,是崇洋媚外,还是,国内企业真的达不到政府部门的相关标准。以前说我们“崇洋媚外”,是因为国外的产品在质量上比我们好,现在我们有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已经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为什么还出现这种现象呢?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董明珠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两项议案,其中一项就是建议政府采购向自主创新企业倾斜。董明珠阐述了她的理由:当政府提出来要求我们的很多技术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的专业技术,但我们的政府招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告知:“只采购进口的品牌”。又不要求对方采购不符合质量的产品进去,只要我们达到同等质量标准,对方应该允许我们竞标。而且我觉得我们本土品牌的质量达到或者可以超越它的时候,你应该无条件地选择本土品牌,你应该支持本土品牌的自主创新。格力空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较大的空调企业,每年的销售都以30%的速度增长,但是董明珠发现,尽管近几年,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企业也积极响应并执行,并且许多技术已经超过国际水平,但是在政府的招标过程中,国内企业往往被告知:政府只采购进口品牌。

    2006年11月15日,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合肥市国地资源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备招标公告》,由合肥市政务文化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对该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备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招标公告称,合肥市国地资源局综合楼项目公开招标的中央空调系统设备包括螺杆式冷水机组两台、冷却塔两台、空调离心泵和空调末端若干。其中,螺杆式冷水机组和空调离心泵的整机明确要求是“欧美原装进口”。除了原装设备外,其他设备必须为制造商直接报名投标。这份公告的发布,意味着占据了国内市场绝对份额以及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的格力、海尔等国产巨头,均无资格参与该项目的公开招标。董明珠对政府采购行为非常不满,包括国内空调厂商也极为不平,并引发了舆论的广为关注和批评。尽管最后这份文件被废除、更改,但董明珠认为这并非只是一个特例,还有不少地方的相关部门都有类似的问题。此前,董明珠在媒体上看到河南一家专门做高速公路建设设备的公司,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在招标的时候被告知,只选择进口品牌,本土品牌被拒之门外。最近几年,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董明珠认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内外企业享受不同的政策待遇,使得部分企业家急功近利追逐优惠政策,而无法潜心专研经营和技术进步;

    二是国家的相关出口政策没有对自主品牌和贴牌出口产品形成差异进行扶持调整,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

    三是一部分企业家耐不住制造业的艰辛,经受不住其他行业的诱惑而半途而废。

    从这可以看出,只有第三条原因是由于企业家本身的责任,而前两条都是政府才能解决的问题。格力是本土的知名品牌,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其技术也是达到国际水平的。格力空调在2006年得到了世界名牌的荣誉,获得全国质量奖,这些奖项都具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标准。格力出口的空调已经免检,连国外都用格力的空调,在国内却被某些政府的采购部拒之于门外。据了解,目前所谓的外资品牌大部分也是在中国生产,他们采购的是中国的材料,技术、管理上都是同等水平,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贴着洋商标罢了。这也是董明珠极力呼吁政府要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也是她在两会上提交方案的原因。 毕竟,即使是美国政府和国际化接轨后,自己还明文规定:使用本土产品政府采购不得低于90%。更何况,就目前而言,格力空调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质量上,都在行业内达到了高水准。令企业家们感到安慰的是,随着2007年两会的闭幕,政府正在积极地践行自己的职责。两税合并后,很多外资企业家,特别是高端技术的企业,税率将由10%左右上升到25%,这无疑给本土企业提供了一个和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具体到空调行业,董明珠认为,当本土品牌达到消费者所需求的标准时,政府部门就理应采购本土品牌,如空调的制冷、噪音、能效比,在几项技术都达标的情况下,政府为什么不用本土品牌而舍近求远用外国品牌呢?政府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既然我们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这么大的市场里,本土同样拥有卓越品质的产品,我们却不愿意使用,那真是大大违背了这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这样就不符合国情了。两会期间,董明珠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听到了很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迫切希望得到政府支持,这种支持很多人只简单认为是政府拨点资金给我,或者政府给点地给我,这是一种支持。我觉得不是,我希望政府的支持是一个平台,是公平的、公正的。现在中国很多的企业,特别是以空调为例,要不就是合资企业,要不就是以引进技术的合作企业,都没有一个纯粹的本土品牌,都是“某某合资”品牌。作为格力,我们看到了这种合资对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我认为这并没有太多的好处。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能让我们本土品牌既有技术,又有竞争力,就需要投入我们的研发力量,加快自己的产品更新换代。

    而且我认为一个企业的经营产品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消费者认可的标准,就是你企业的标准。所以我觉得政府要支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求支持的,不是给我多少钱作为支持,我觉得政府的财政收支也完全来源于企业,如果每个企业都要求政府给我资金,我们又用什么来回报社会、支持政府,以使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尽快的完全实现。董明珠还表示,政府要对本土企业的支持提供一个平台,政府在采购的过程中,倾向于外资品牌,或者是内外资合资品牌,而对于本土的品牌,完全拒之门外,这样是不对的。政府招标应该以技术标准来定一个门槛,而不是制定一个什么品牌为准。现在在空调行业里,拿格力电器为例,格力电器现在拥有自己的专利有900多项,发明专利已有100多项,从过去的家用空调已经发展到中央空调的领域里,可以说已涵盖了几千种产品,它的技术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准。有一些专利都是格力自己研发出来的。像这样一个企业,在政府采购的过程当中,它不应该再分很多的精力在工作上疏通或者找关系,而更应该是一个公开的平台去竞争。而像这样的企业,政府就是应该要倾斜,因为我们呼吁号召大家要自主创新。产品做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被别人排挤在门外,因为本土产品没有一个“合资”,所以就不能进入这个门槛,这肯定不对。就以本土品牌格力来说,格力空调的产品质量是毋庸质疑的。目前格力品牌空调器已出口到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意大利、法国、菲律宾、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等国。近年来,格力品牌也高调打入了美国市常而自主品牌的销量,也在格力全球销量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不仅如此,格力还进入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流销售渠道,得到了主流消费人群的认可。如在巴西,格力空调借助品种齐全、技术精湛的优势,成功进入了巴西圣保罗、里约热内卢、桑托斯、维多利亚等主要城市的大型超市并设立了专卖柜,大大树立了中国家电名牌的形象。巴西的许多影视明星、足球明星和政府高官,家里使用的都是格力空调。

    2006年3月,格力凭着自己的产品质量,被巴西国家质量监督局授予“巴西人最满意品牌的”的称号。格力这样有实力的产品在国外都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如果在国内都不能得到政府的认可,那么可真的是对国内企业的一大讽刺了。以红旗轿车为例。当年中国的领袖在1958年坐上东风牌轿车(红旗轿车的前身)并感慨“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轿车”的时候,可能永远不会想到,作为中国汽车旗帜的红旗牌轿车有一天会被迫停产。

    1981年5月14日,人民日报登出“红旗”轿车停产令。

    10年之后,上海牌轿车也宣布停产。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牌和红旗牌轿车曾经一度出现在许多政府机关大院。但是即使这样的一个被宠幸的年代,自主品牌的轿车仍然是凤毛麟角,政府采购中高级汽车中更多的是日本车,桑塔纳与捷达则在政府采购中日益占领了最低端的部分市场;不久之后,又有奥迪异军突起。中国本土品牌轿车的发展历史,要远远长于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时间;然而,直到今天,本土品牌仍然不能彻底摆脱品牌提升的困局。如果追究其中的原因,政府采购无意中其实是充当了外资品牌的义务传播推手,而将本土企业置于非常不利的竞争环境。政府不应该把大部分的采购资金去购买外资品牌,而应该购买本土品牌——既然是自己财政投资的企业,为什么不优先采购?否则财政投资的目的是什么?以目前政府家电采购的市场规模,哪怕多向自主品牌倾斜一点点,那会有多大的成效呀?当然,政府采购应该有一个技术标准,不符合标准的、质量很差的甚至有浪费现象的,当然不应该采购。因为有些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政府采购时就采用国内的,但实际上有些产品国内质量水平和国外企业确实存在差异。所以,有些措施提出以后也不能搞一刀切。作为人大代表的董明珠希望自己的提案能让有关部门对政府的采购为题引起重视。她不仅仅是站在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更是站在国家企业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您喜欢,请把《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方便以后阅读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一、政府采购应支持本土品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一、政府采购应支持本土品牌并对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