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缅北记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邓贤 本章:征战缅北记

    <span class="center">张祖基(中国驻印军新一军新38师114团第二营机枪二连上尉连长、少校营长)

    于邦立功

    1943年10月至12月,孙立人将军和李鸿团长由新平洋(Shingbwiyang)赶到于邦前线,和史迪威将军一道,亲自指挥与日军18师团55和56两个联队的主力血战。

    于邦,是胡康河谷西北的一个重要村镇,在大龙河下游的右岸,是水陆交通要道。此地三面皆是森林,森林作战搜索困难,易中埋伏。敌人在森林边缘,在树顶和地面上构筑掩体工事,主要阵地都是由据点群构成。阵地前设有鹿砦和地雷,搜索兵接近阵地前几米内才能发现。最先攻击于邦的是112团。开始盟军的情报有误,认为大龙河沿岸各据点只有几十个缅甸兵和土人看守,由一两个日本军官率领指挥。后面通过我军进一步侦察,才知是敌人第18师团55和56两个联队的主力,且增加了许多山炮。因此,为保证胜利,我军也增加了许多山炮,由孙立人指挥113团和114团在山炮第二营炮火的掩护下进攻。

    112团在原阵地担任防守侧翼,以防敌人突破,114团在攻击敌人坚固的阵地时,以第一、二营主攻为第一线,第三营为预备队。当时我是第二营重机枪二连上尉连长,指挥全连重机枪,以猛烈火力支援营主力正面攻击。我指挥重机枪两挺在树上扫射,其余6挺在地面掩护四、五连主攻。我们首先用七五山炮、重八一迫击炮超越射击,压制敌人不敢抬头,再用轻重机枪、六0迫击炮猛烈快攻,掩护四、五连利用森林掩护逐步接近敌人阵地,在主阵地前面破坏敌人铁丝网鹿砦障碍,再发出信号,各种炮向敌后延伸射击,然后发起冲锋,跳入战壕,与敌进行白刃战。

    战斗中,四连连长湛茂棠立功心切,在全连伤亡过半的情况下,带第三排一鼓作气,冲进一个最坚固的碉堡阵地,不幸中弹身亡。重机枪连徐桐生排长在掩护前进中,也被敌枪榴弹炸死。晏香贵班,包括班长全部成仁。在此情况下,营长即命第五连从敌侧翼攻击,才把敌阵地完全占领。第一营的许炳新在我炮火掩护下,向敌阵地多次冲锋均受挫,最后跳出战壕与敌展开肉搏战,壮烈牺牲。敌人多利用拂晓和黄昏时攻击,白天防守,深夜则扰乱射击。黑夜间,敌人在森林内发射照明弹,借弹光观察我阵地兵力行动。我方在阵地交通壕内,除用无线电联络外,还用绳索系在铁皮罐头筒上,连接到每个士兵掩体内,如发现敌人偷袭便会有人立即牵动绳索,铁筒一发出响声全体战士即会得到信号准备射击敌人。

    经过七昼夜的激战,新38师最后完全攻占于邦和大龙河(tarun hka)右岸的日军据点,反攻缅甸战役首次获得胜利。据统计,敌军比我军伤亡多出数倍。

    日军在于邦战败后,即向太柏加(tainpa Ga)撤退。在于邦阵地前,有一条孟阳河(Maugyang hka)横贯其间,阻碍着日军逃跑,日军便在河对岸构筑了防守工事。于邦夺取后,英军派印度兵与我军接防,接替担任第一线攻击,以便后续部队过孟阳河继续攻击前进。当时日军在河对岸顶多留了一个排的兵力掩护撤退,很快日军知道了英军命印度格接防,便也戴起了格拉钢盔,以示轻视,并数日固守不退。我军本想乘胜利之余威追击敌人,但印度兵战力不强,武器训练都远不及中国军队,且长期以来他们已形成严重的恐日症,因此要想将当面之敌击退,其难度可想而知。无奈之下,史迪威、孙立人、李鸿三位将军只得在战地上策划新的攻击战法:欺敌战法,即命印度兵改戴美式钢盔,欺骗敌人误认为是中国兵在护防。结果敌人果然上当,中国兵令他们胆战心惊,双方交手不久日军便弃阵地而逃。新38师114团当夜乘机在孟阳河上流偷渡成功,自侧翼迂回,截断敌人后路。第二营营长李卓或派一个加强步兵排和我连一个重机枪排偷渡过河,在对岸森林地埋伏,掩护我后续部队安全偷渡孟阳河。时至黎明,日军才发现我重机枪排和步兵排。我们用最猛烈的火力扫射敌人,很快便使得日军向孟关方向逃窜而去,我们共击毙日军10余人。翌日拂晓,史迪威和李鸿穿着野战服,亲自前来阵地巡视慰问两排战士,并逐一与我们每个人握手。

    八莫城郊战

    八莫城区南北长10里,东西宽6里,呈一椭圆形。城区内既有众多湖沼,又有起伏高地,凹凸交错,彼此都能相互策应。在城区,敌人有东南北三大据点。为构筑秘密工事,据说在半年前敌人就禁止民众进入市区,其掩蔽部、堡垒和指挥所都用钢筋水泥和大树枕木筑成几层,重炮榴弹击在上面也毫无损坏,一切都是作死守的准备。李鸿副师长指挥112团和114团向八莫城形成包围主攻,113团为预备团,在八莫后方占领阵地,并随时与30师保持联络。全师不分昼夜,空、步、炮联合作战猛轰敌阵,逼敌人龟缩在阵地内不敢出掩体活动。战斗持续有一个月之久,敌人伤亡甚大,战力也日渐减弱。伊洛瓦底江对岸亦被我军封锁,敌补给中断,连水也没得喝,其阵地日见缩小。到12月15日,我军已全部把东南北敌阵地占领,八莫城终于被我们攻下。

    胜利回国

    我军收复八莫、南坎后,1945年1月28日,中国驻印军与滇西远征军在芒友举行会师典礼。新38师派步兵一个团,包括我所率领的重机枪连参加了庆典。会场指挥官由李鸿将军担任,参加庆典的高级将领有卫立煌、索尔登、孙立人及陆军大学将官班30余名学员。首先升旗,放礼炮,接着卫立煌开始致词。我现在还记得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今天会师,是会师东京的先声,我们要打到东京去,在那里开庆祝大会。滇缅战场在今后要更加合作,来共建世界和平。”然后索尔登将军也讲了话,他说,今天是大家顶快乐的一天,也是中美合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天,预祝孙立人将军,芒友会师是东京会师的先声。

    驻印中国军队反攻缅北任务就此全部完成,我们在腊戍待命。不久,李鸿将军接到命令,命我们开始向广州进发。我们连夜拔营起程,沿广西南宁至广州湾公路向广州急行。抵达广州境内后,日本已宣布投降,李鸿所率部队又被命令在广州接受日本投降,并接管广州城。孙立人、贾幼慧、李鸿、唐守治、葛南杉、陈鸣人等新一军将领,在广州参加了受降典礼。我因在缅北作战有功,孙立人军长报请军委会记功一次,并晋升为新38师步兵114团少校营长。李鸿派我营为师之前卫营——进广州城之先头营。我手持国旗,骑上高头大马,全营官兵全副武装,步伐整齐,高唱抗战胜利歌,领先入城。街道两边,家家悬挂国旗,燃放鞭炮,高呼口号,欢迎驻印新一军38师凯旋。


如果您喜欢,请把《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方便以后阅读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征战缅北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征战缅北记并对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