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夏树静子 本章:序曲

    <er top">1

    11月末的一天,这一年头一次刮起了刺骨的寒风。傍晚7点15分前后,多摩河六乡桥西南数百米远的一带街区,突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这一带街区离站前的繁华区很近,遍布钢厂、仓库和研究所,猛一看去,一派工业区的景色。再往南一点,就是法院、检察厅、市政府等各类政府机关。

    然而,唯有烈火熊熊的这一块区域,房屋拥挤不堪,鳞次栉比,聚集了外观各不相同的土耳其浴室和汽车旅馆。

    商业街道,政府机关和工厂,还有低级娱乐场所,拥挤在半径不到一公里的这块圆形区域内。这种状况,似乎也像征了这个城镇的总体结构。

    一缕青烟,率先从那些模仿西方古城堡的汽车旅馆尖塔的缝隙处冒出,转瞬间便变成一股夹杂着火星的浓烟,冲向夜空。

    附近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陆陆续续地停了下来;司机们因为看火灾看得入了神,周围一带的交通很快就堵塞了。妇女的哀叫声四处回荡着。许多人衣不蔽体地,从附近的土耳其浴室或汽车旅馆里,纷纷奔跑了出来。

    当两辆消防车赶到时,火灾现场周围的三条狭窄的街道上,转眼之间,也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正好是星期六的晚上,商店和车站里人群熙熙攘攘。于是,他们也一下子涌了过来。

    不过,看热闹的人们,却没能看到染红半边天际的熊熊烈火。直到昨天,一连下了两天雨,周围很潮湿,而且,汽车旅馆又是用混凝土和新型建筑材料盖起来的,所以,尽管浓烟滚滚,气味黑人,他们也只不过看到令人可怖的、不时闪现的火舌而已。

    不到30分钟,火就被扑灭了。

    聚集在火场周围的人们,似乎并不想立即离去。汽车旅馆依然保留着原状,屋顶上的三座尖塔安然耸立着;人们的心里都在猜测,浓烟消散以后,大约会从建筑物里,抬出几具不堪入目的女尸吧。

    公路上的汽车,好容易才开始移动。警察已经出动,着手整顿交通。

    这种时候,最方便的要数摩托车了。尽管汽车停了有一公里远,摩托车却可以犹如游鱼一般地,穿梭于汽车的间隙里,不断地驶向前去。

    特别是这一辆摩托车,它比周围停着的汽车,启动稍早一些。当尖塔冒着黑烟,余火还在时隐时现的时候,骑在车上的人,已经拧正了倾斜着的前轮。看他的动作,似乎还想再看下去;然而,他却尽力压抑着自己的好竒心。他看了看前方,启动了引擎。

    这辆摩托车是那种俗称“轻骑”的、50毫升的小型摩托车,零件都已经生锈,破旧不堪。骑在车上的人,是个身材瘦瘦的小伙子,穿着一套暗绿色的工作服。白色的安全帽下面,露出了一只小小的鼻子,和讨人喜欢的尖尖的下巴。

    破旧的小型摩托车,迅速穿过还停着不动的汽车,转瞬之间,已经离开火灾现场,疾驶而去了。

    公路几乎和多摩河平行,东面一直延伸到河口处填海造地的地方。填海造的地的尽头,坐落着一个驳船的码头。

    公路夹在工广和临海铁路货运线的中间,小型摩托车一股劲地,飞驰在宽阔的公路上。摩托车速度平稳地超过公路上的大卡车,向前奔驰,可见,驾驶摩托车的人,技术十分熟练。

    但是,他的样子和飞车帮的那些年轻人却不尽相同。首先,摩托车是小型的,而且,车后的衣架上,还拴着一个带提手的小公文包和一只暖水瓶。

    此外,冒着凛冽寒风的这个小伙子,苍白的脸上,蒙上了一种忧伤疲劳的暗影。这和飞车帮的年轻人,那种狂热和陶醉的神情,根本不同。

    <er h3">02

    在“银河”汽车旅馆的火灾现场,发现了一具烧死的妇女尸体。尸体倒卧在二楼的走廊上,身体几乎没有受到火焰的烧烤,因此,大家认为可能是烟熏、或者是因新型建筑材料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室息而死。

    根据旅馆服务台管理员的证词,发生火灾时,汽车旅馆里共有十七个人。三名工作人员,两人一对的旅客共有七对。这些人都是两小时之内的“休息客”。恰值星期六晚间,汽车旅馆正是生意兴旺的时候。

    十七个人之中,三名职员和四对旅客,都已经被消防队员救出,另外的六人则销声匿迹,大槪是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溜走了。

    死在二楼走廓的这个妇女,似乎就是这个销声匿迹的旅客当中的一个。

    “我没有见过这位妇女。不过,可能足二楼七号房间那位容人的同伴。”在警察局停尸房辨认尸体时,旅馆的管理员老实回答说。他已经了解到这个妇女死去时倒卧的位置了。

    “她的同伴是个什么样的人?”警察问道。

    “我没有仔细看过……不过好像年岁已经不小,戴着黑色墨镜。”

    就汽车旅馆的营业规则来说,客人和工作人员的接触越少,旅客们就越满意。“银河”旅馆也是一样,小窗口处,只点着一盏昏暗的荧光灯。办理租房手续时,服务员只是询问一下,旅客逗留的时间,然后安排房号,递给钥匙。

    “你说客人年岁不小,是多大岁数?”

    “50岁上下吧,不,也许还要年轻一些吧。”

    “开车来的吗?”

    “不,好像不是。”

    “银河”旅馆的停车场,能够停的车数比客房数少。由于地理位置方便,有不少成双成对的男女,步行前来调情。它虽然是汽车旅馆,但称它为“幽会旅馆”,也许更为合适一些。

    “那么说,是那个人带着这个妇女一起来的咯?”

    “对。我记得是这样。”管理员的目光,停留在妇女的深褐色毛衣上,迟疑地点了点头。从穿着上看,这个妇女好像是一个朴素的家庭主妇。她的年龄似乎也正是中年,有四十岁出头的样子。

    “这样看来,这一对当中,男的顺利地逃离了火灾,而女的来不及逃出,就被当场烧死了。男的会就此隐匿踪迹吧?……”

    女尸身份不明,被运到医科大学,由医生进行了验尸。

    这样做,本来是由于怀疑与犯罪有牵连,但这个妇女的肺部,明显地呈现出窒息反应,因此医生做出结论,认为这是呛入过多浓烟,导致的窒息死亡。

    同时,警方也勘察了起火原因。

    原来火源来自一楼的客房,起火原因推断是,躲在床上抽烟造成的。

    在旅馆起火三、四十分钟之前,一对年轻男女结账,悄悄离开了那间客房。客人走后,服务员曾对室内进行检査。那时,未发现异常情况。但是有时落在枕头下面,没有完全熄灭的烟头,在3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之后着火的情况,也是有的。

    女尸保管在医科大学的冷藏室里,身份尚未査明。警方将现场指纹,与警视厅收藏的犯人指纹档案进行了比对,结论是无一相符。

    警方期待着一起去旅馆的那个男子前来认领,然而,这种希望也落空了。

    于是,警方列举了年龄、身着衣物以及血型等,可以判断清楚的特征,在报纸上登出了启事。与此同时,县警察总部也将之,与其他呈报的离家出走的寻人申请,进行了比较对照。

    报纸登出启事四天时,火灾发生已经整整一周了。就在这腊月的一天榜晚,一名居住在本市的中年职员来到警察局,提出目前不明身分的尸体,可能是自己的妻子。

    警察立即陪他来到医科大学,让他看了业已冷冻的遗体。他当即确认,表示确凿无疑。

    “就是在发生火灾的那天上午,我爱人说她要到小田原的娘家去,于是就匆忙离开了家。她说,年已八十岁的老父亲身体不好,她要去侍候父亲一周左右。看到报纸的时候,我不知为什么,感到心里一阵慌乱,但又觉得不会如此,当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可到今天早晨,爱人还是毫无消息,于是我就给岳父家打电话询问,才知道她根本没有回娘家。岳父家只是听她说要去,可是没有说什么时候,因此他们也没介意。我怕万一真是她,于是就到您这里来了。”

    那个男子有气无力地嗫嚅着,好容易才能够听清楚他的声音:“……实在是想像不到。和她在一起的那个男人,我是毫无线索的。回想起来,我爱人过去确实经常回娘家,一去就离家好几天。可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竟然会如此……”

    他痛苦地扭曲着面庞,似乎不敢正视警察的目光。

    “说不定他看到报纸的时候,马上就察觉到了。”

    当中年男子在警察局里,办完了认领遗体的手续,匆匆离去之后,年纪差不多的刑事主任,说出了自己的印像。

    “他心里明明白白,可拖到今天才来认領。这大概一方面出于当丈夫的尊严,另一方面也太令人羞愧了。”

    周围的警察们,脸上也露出怜悯的苦笑,赞同地点了点头。


如果您喜欢,请把《住宅悲剧》,方便以后阅读住宅悲剧序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住宅悲剧序曲并对住宅悲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