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关于刘德华星路历程的经济学原理(节选)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叶楚华 本章:第四篇 关于刘德华星路历程的经济学原理(节选)

    按:本书在谈到明星娱乐经济时,都是从国与国之间的宏观角度分析,为了让各位更好地理解这样一种当代经济形式,特收录一篇从微观角度谈明星经济的文章,它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第30辑。

    一、刘德华是什么?

    一个人——刘德华,一个集歌星、影星、电视明星于一身的人;他主演的电影之“卖座”,令众明星望尘莫及;他的唱片销量之高,令歌坛天王天后为之逊色;他在娱乐界长期保持的极高人气,无人能企及。

    客观评价刘德华先生的演艺成就是本文的一个前提,后文的一些用语和表述纯粹是出于做学问的必要,无半点冒犯刘先生之意。

    一种商品——当人们习惯于探讨各类明星的身价时,其实已经默认了其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不是商品,何来价格?

    承认明星刘德华是一种“商品”,是本文立论的前提。

    刘德华不同于经济学中一般意义的商品,它的效用、出售方式均很特别,比如,一般商品是具有竞争性的,即它一旦被某人购买使用,它就不能同时被另一个人消费,而刘德华则不具备这一属性,刘德华可以同时被无数人共同消费和“使用”——可以数万人共同观赏他的演唱会而不相互冲突。

    一个企业集团——从另一个角度看,刘德华又是一个企业集团。这个集团“生产”诸多产品:刘德华牌电影、刘德华牌歌曲、刘德华牌演唱会、刘德华牌慈善会、刘德华牌广告。一个人的企业集团,生产如此多的产品,你不能不对这种现代商业模式感叹!

    二、刘德华的商品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类某种(些)欲望的能力,探讨刘德华的商品效用,须先探讨刘德华可以满足消费者那些需求。

    笔者认为,刘德华可以满足消费者如下几种需求(欲望):

    性本能需求——这主要对女性fans和同性恋者有效,刘德华的歌影迷中女性占的比例很多,这与刘德华的俊朗外表所决定的强烈异性吸引力不无关系。许多女性fans把刘德华当作梦中情人,能获得“虚幻”满足。

    审美需求——刘德华具有俊朗的外表,美好的歌喉,这些对歌迷来说是一种高度的美,能高度满足其审美需求。

    归属感——为数众多的刘德华的歌影迷在事实上成为一个存在许多共性的“族群”,他们通过诸如加入刘德华歌迷会等形式获得一种归属感。刘德华的歌迷之间有一种“族群”认同感,他们倾心交流,他们为同一个名字撕心裂肺地呐喊,他们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归属。刘德华满足了fans的社会归属需求。

    时尚需求——明星向来是时尚的引领者,刘德华对于其fans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超强的时尚号召力和影响力。刘德华在香港电影中使用的“Yessir”短语,曾经带来全国上下一片“Yessir”声;刘德华的衣着也是男性fans竞相模仿的对象;刘德华代言的各种服装、手机也风靡一时,众多fans竞相购买使用,引以为荣。

    好奇心——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具有对于名人的强烈好奇心,尤其是对于影视明星的好奇心。明星的各种琐事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对于明星的好奇心,使得娱乐媒体有了无穷无尽的报道资源。

    荣誉感——fans无不以自己的偶像为荣,当fans讨论刘德华所获得的各种荣誉时,他们那种洋洋自得的表情,就好像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亲人得了奖一样。刘德华的光荣等同于fans的光荣,可以说,他们之间是共存共荣的。风光无限、获奖无数的刘德华带给fans极大的荣誉满足。

    虚荣心——刘德华作为一种昂贵商品,自然可以成为炫耀性消费的对象,富人即使并不喜欢刘德华,也有可能购买昂贵的刘德华演唱会门票去观看演出,以此炫耀财富,满足虚荣心。

    浪漫梦幻需求——明星的歌曲、电影都可以勾起追逐者的浪漫的梦幻感觉,fans很容易沉醉其中。精神分析影视美学理论揭示,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在于观众把自己融入电影情境,把自己幻想成影片中的角色,得到虚幻满足。

    综上,刘德华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欲望,用经济学的语言描述,刘德华具有审美效用、社会归属效用、时尚效用、好奇心效用、荣誉效用、虚荣效用、浪漫梦幻效用等多重商品效用,刘德华是一种多重效用综合的名牌产品。

    三、经济学分析:刘德华何以“长盛不衰”?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明星的效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效用函数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媒体经常报道各种明星“转型”的新闻,那么什么是“型”呢?

    “型”就是一种路线,它表明的是明星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给世人。具体地说,一种特定的“型”限定了明星在外型、言行举止、所唱歌曲类型、所演电影类型等各方面必须符合某种套路和风格。

    从经济角度看,“型”就是一种市场定位,是经纪人通过对明星本人特征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方面考虑,为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为明星量身定做的一种发展路线。例如,一歌星如被定位为“叛逆型”,就应当表现得如同谢霆锋,应当有在演唱会上摔“吉他”之举。

    不同的“型”可以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其本质含义是不同的型具有不同的商品效用,不同的商品效用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从经济学出发,每一种“型”都对应一个效用函数。

    我们发现,当一个明星走上一种“型”之后,其走红之后,马上又会逐渐冷下来。这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星的效用递减,于是,以时间为自变量,以效用为因变量可建立效用函数,如图一所示。

    需要解释一下选用时间作为横轴的含义,其并不单纯指时间本身的流逝,其隐含的意义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种特定的“型”的各种因素“生产”效用的能力越来越弱,用通俗的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喜新厌旧,先前的明星越来越不能吸引消费者。

    图一效用函数图

    刘德华长期走红的经济解释转型效用函数

    如前所述,在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昙花一现的明星数不胜数:张明敏以《我的中国心》走红之后不久便被风起云涌的新人淹没;高枫凭一首《大中国》唱遍大江南北之后,再也没有唱出第二首有知名度的歌……

    效用递减规律是如此的无情,那么,有没有什么策略可以抵制它呢?

    答案是肯定的。

    “转型”就是一种可以有效抑制效用递减、延缓明星衰退的一种办法。顾名思义,“转型”就是指明星由一种“型”转变为另一种“型”,比如,由“偶像派”转变为“实力派”。“转型”之妙在于可以移动效用曲线,当一个明星的效用在最初的“型”所确定的曲线上不断地递减时,通过“转型”,可以“跳”到另一条曲线上,达到一种新的高效用开始新递减。

    转型是把双刃剑,成功转型可以保持稳定的高效用,如图二所示,从曲线一到曲线二就是一次成功的转型;失败的转型则会加速明星“灭亡”,图二中由曲线二到曲线三的转型就是失败的转型,失败的转型在现实中举不胜举,比如小燕子赵微改走性感路线,完全不符合其外表和内在品质,效果很差,效用大不如前。图二转型效用函数在当年的“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曾经被评价为最不可能长红的人,然而20多年过后,刘德华却依然在fans尖叫声中一路行走。

    是什么因素导致“资质平平”的刘德华一红数十年呢?

    让我们用经济学的解剖刀来揭开谜底吧!经过阅读大量关于刘德华的文献,笔者将其“星路历程”总结成“表一”,同时,依据表一,我们描绘出刘德华的转型效用曲线图(如图三所示)。

    <td>出版大量情歌专辑,被评为“四大天王”之一浪漫情歌王子</td><td>演唱歌曲《中国人》传统中国人的代表</td>

    下面我们结合刘德华“星路历程”对图三进行解释:1982—1990刘德华初出茅庐时期,这个时期的刘德华特点并不鲜明,各方面均处于尝试阶段,主要成果是电视剧(如),歌曲和电影是副产品。在效用递减的作用下,在1980年代末刘德华人气下滑,这要求其转型,否则其将被淘汰出局。图三刘德华的转型效用函数1990年左右,刘德华开始转型,走浪漫情歌路线,出版了若干轰动一时的情歌专辑,代表作是1991《一起走过的日子》和1992《谢谢你的爱》专辑,1994《忘情水》专辑。1992年他被评为“四大天王”之一。从我们的图形中可以看出,刘德华的成功转型使得效用向右曲线移动,刘德华又恢复了高效用。

    1994年《忘情水》火热过后,刘德华开始走下坡路,并于1996年左右步入低谷。1997年刘德华凭《中国人》MtV中的经典造型,乘着香港回归的爱国热情沸腾,不费吹灰之力在全球华人心目中树立起了传统中国人的形象,这足以支撑刘德华继续走红一段时期。好景不长,到1999年前后,“中国人”刘德华已经失去大半号召力。刘德华转而走实力派路线,2000年刘德华凭《暗战》成为香港金像奖影帝。这次成功的转型,又使得刘德华的效用曲线得以右移,原本快要枯萎的效用又水涨船高了。一次影帝带来的光环毕竟不可能维持太久,从2001年的《无间道》开始刘德华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充满魅力成熟男人路线。2002年,《无间道》上映,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他的成熟男人形象深入人心,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从市场反响看,这几年刘德华的人气都比较稳定,没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所以从2001年开始的刘德华的效用曲线比较平缓。

    可以预见,成熟男人加上演技电影的路线,将使刘德华继续走红。

    四、结语

    本文分析明星的效用递减问题看起来像是在阐述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实则不然,后者是指某个消费者不断地消费一种商品,其每增加一次消费所得到的满足感是递减的,而笔者所谓的明星效用递减不是由于某个消费者不断消费所产生的主观感受的减弱,其具有某种客观性,明星的效用是随着整个社会“口味”的变化而递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型”逐渐过时、被淘汰。

    本文的分析也有许多问题进行了简化,比如,本文只分析了刘德华比较大的转型,其还有许多次小的转型,比如1999年刘德华染黄发开演唱会,形象较以前大为改变;此外我们也没有关注刘德华一些不变的东西,比如俊朗的外表、勤奋努力、热衷公益事业,等等,这些稳定因素或许构成了刘德华的效用转型基础,或许也是其长期走红的基础。

    事实上,美国学者Sars(巨星经济学)”一文,分析了“巨星”的效用函数由于Rosen是对所有类型的“巨星”(包括诸如体育明星、医疗明星等)的泛化分析,而本文只分析娱乐明星,所以本文没有采用其所建立的效用函数,而是“自创”了一个专门的效用函数。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最后建立一个简单的均衡模型。

    时至今日,美国娱乐明星行业产品的出口额已经占据总出口额的1/3以上,而Sherwin Rosen也早有了一批追随者,若非其于2001年由于癌症病逝,他极有可能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预见,这方面经济理论的研究将是前景广阔,我们任重而道远。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方便以后阅读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第四篇 关于刘德华星路历程的经济学原理(节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第四篇 关于刘德华星路历程的经济学原理(节选)并对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