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扎卡里·卡拉贝尔 本章:导读

    ★传统经济学不仅视国家为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还强调在这个经济系统内部要实现均衡发展。

    ★在依靠数据和公式描述经济和商业活动的风潮之下,存在着一种假象,即我们自以为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数据信息并可以得出可靠的结论,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作者对中美融合的现状和前景是持极其乐观的态度的,他把2008~200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的原因归结为“相对稳定的经济局面与中美两国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还认为,很多因素作用在一起,导致了中国和美国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走向融合,而这一趋势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因为,中美两国的融合不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的,人们对此始料未及。

    20世纪90年代,中美两大经济体就已经显露出融合的态势,但到2001年之后“中美国”才逐渐形成,并且开始重塑世界经济格局。21世纪前10年世界经济领域发生的一连串反常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包括利率剧烈波动、产品成本大幅提升、发达国家工资水平停滞、2008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和欧洲信贷增加以及中国外汇储备猛增。这些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是因为中美两国的不断融合。

    纵观近200年的历史,今天的全球经济局势是最稳定的。毫无疑问,很多人会对此结论提出异议,尤其当他们刚刚经历了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但是,从历史上看,这次经济危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前几次要小得多,而且没有造成社会剧烈动荡。这样一种相对稳定的经济局面与中美两国融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对中美两国的融合还会视而不见呢?

    答案也许很简单:人们没有认真地审视过中美两国融合的大趋势。或者说,人们没有这样做的动力。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美两个大国在经济运行和实践上的特点各不相同,二是世界经济数据的生成渠道和统计来源不一致。所以,人们在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局势之时,难免会产生偏差。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方便以后阅读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导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导读并对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