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扎卡里·卡拉贝尔 本章:导读

    ★中美两国的融合在两个国家还相互隔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中美融合并非必然要发生的,但它的确发生了。

    ★在这些年中,邓小平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灵活且不固守传统。

    ★在后来很快成为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繁荣支柱的深圳的发展表明,市场经济和国家计划经济之间并没有内在冲突。

    ★想要给国有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是一回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江泽民和朱镕基的领导下,中国政府不仅是改革的拥护者,还成了改革的驱动者。

    “黑猫白猫论”、“摸着石头过河”都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经典口号,作者开篇论及中国改革政策的基础,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中美国”背景下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外国专家是如何评判中国的发展基因的。

    中美两国的融合在两个国家还相互隔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中美融合并非必然要发生的,但它的确发生了。

    20世纪70年代末,对于美国来说,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独特和遥远了。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与世界隔绝的贫困农业国。20世纪70年代,贸易仅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国家来说,这个数字低得惊人。实际上,与新中国成立前或20世纪50年代初相比,当时的中国更加孤立和游离于国际体系之外。

    相比之下,20世纪70年代末,尽管深陷自我怀疑和隐忧之中,美国仍然在世界上居于主导地位。越南战争、国内经济发展停滞、“水门事件”,以及所谓的“自由卫士”形象的破灭,都导致了美国的自信受挫和自我形象危机。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随着其他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不断涌入美国和欧洲市场,美国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开始减少。但是,即使面临着当时苏联的军事挑战,即使日本和西德的经济力量在不断增长,美国仍然是全球的核心力量,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如此。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方便以后阅读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导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导读并对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