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柔弱无助的慈禧给自己留了一手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冯飞 本章:87、柔弱无助的慈禧给自己留了一手

    尽管大清国已经表态,同意就贵阳府发生的两桩教案作出巨额赔偿;尽管两教案的当事人赵国澍、戴鹿芝,已经先后在战乱中死亡,然而,法兰西驻华公使哥士耆,仍然坚持要田兴恕“以命偿命”。同时,他一再炫耀般地强调法兰西的军事威胁。

    然而,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决心已定,他们不愿再向法方作任何让步。

    恭亲王奕:“太后,田兴恕那小伙子,他好歹是我朝一品要员、封疆大吏!我们岂能任那洋夷说杀就杀呀?”

    “对。”慈禧太后缓缓点头道,“那田兴恕,他即便千错万错,也只能最终由我朝皇上赐旨惩办。何况今后,我们这孤儿寡母,也许还用得着他呢!”

    恭亲王点头:“太后英明……我,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那,小六子,”慈禧太后亲热地呼着恭亲王的小名,郑重其事地问他,“那法兰西人怎么去应付?”

    恭亲王:“太后,这件事情,我朝可以多赏些银两给他。但法夷的‘处死’之说,我们绝对不能答应。倘若我们一味顺承,今后定会遭人耻笑!”一脸忧虑的慈禧太后一边点头,一边喃喃自语:“赔、赔……怎一个赔字了得啊?!”

    恭亲王愤愤不平地说:“太后,说到这个‘赔’字,我看该是他们英吉利、法兰西赔!他们杀害了大清国那么多无辜百姓,还焚毁我圆明园,盗走那么多珍宝——要讲赔,他们又赔得起吗?!”

    “算了,小六子,咱叔嫂不说这些啦!”慈禧太后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冷气。她突然感到,自己其实是个很不幸、很孤独的女人!

    经过近两年的谈判,法兰西放弃了处死田兴恕的强硬要求。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大清国与法兰西就“贵阳教案”的善后处理达成协议:在中方履行一系列苛刻附加条件的前提下,把田兴恕发配新疆。

    随后,清王朝以云贵总督劳崇光、两广总督兼署贵州巡抚、提督张亮基的名义,公布了“贵阳教案”的最终处理结果——

    “已革贵州提督田兴恕,起自寒微,十年之间由步卒擢至提督。查天主教业已弛禁,传教习教者,即均系无罪之人。该教民等并无别项过犯,辄行杀害多命。……而赵国澍、戴鹿芝之敢于杀害教民,实因奉有田兴恕、何冠英联衔公函。

    “该革员田兴恕从戎十年,转战数省,聿着勤劳……仰恳圣主逾格鸿慈,免其一死,发往新疆充当苦差。

    “张茂萱等愚弄田兴恕,均与同罪例,与田兴恕一体发往新疆,充当苦差。

    “何冠英与田兴恕厥罪维均,业已病故,应勿庸议。赵国澍已于上年四月在贵筑水田坝地方打仗阵亡;戴鹿芝已于上年九月在开州殉难,应勿庸议。

    “至于田兴恕所居之六洞桥公廨,本系入官房屋,年久糟烂。哥士耆及胡缚理屡次请将此房屋给予作为经堂,并无妨碍,尚可俯如所请,以示怀柔。已经臣等派员点验,交给胡缚理收管。

    “……其被杀各教民,应给恤银,并应给各项银两。共应赔银一万二千两。亦经臣等筹款拨给胡缚理收清,取有收文备案。胡缚理深为悦服。”

    奉命处理“贵阳教案”的劳崇光、张亮基二人,实可谓殚精竭虑、用心良苦。关于六洞桥的贵州提督衙门赔付法方一款,尽管大清国已同法兰西办好了交涉,但是,贵州提督衙门却被劳崇光、张意地笼统称做“公廨”。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糊弄国人,减小刺激,避免他们惹出新的麻烦。

    此外,清政府还分别在青岩、开州两地,各为贵阳教区修建天主教堂一座。并为“贵阳教案”的玛尔大(罗大娘)、罗廷荫、张文澜、陈昌品、文乃尔、章天生、吴学圣、陈显恒、易路济等九位死者,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坟墓。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清血地》,方便以后阅读大清血地87、柔弱无助的慈禧给自己留了一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清血地87、柔弱无助的慈禧给自己留了一手并对大清血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