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中国的教育体系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皮埃尔·皮卡尔 本章:十六、中国的教育体系

    中国的教育体系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在中国,教育部依然是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行政部门。中国有超过3亿人在从事教育事业。

    上海的成功

    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上海的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科目中远远优于所有其他国家的参加者。这令全世界感到震惊。

    中国学生的声音在国际上越来越响亮。他们不再是西方思维模式的“被动受益人”。相反,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拥有自己的思想,设计自己的生活轨迹。

    中国的教育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其发展要归因于在教育领域投入的增多。政府的目标是要把教育领域的投入增加到GDP的4%。

    在外语和计算机方面的教研突飞猛进,继续教育、专业技能教育以及农村地区的教育也同样发展迅速。中国有近30所大学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的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硕士生和博士生

    大学和学院

    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院

    中学教育专业学校、技校和普通院校

    职业中学初级和高级

    普通中学初级和高级

    初级教育和幼儿园小学

    幼儿园和学前班

    成人教育、军校、民办高等院校等;

    成人自考教育、神学院等

    专业学校或专业课程

    继续教育

    教育无处不在

    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中国要改善西部地区受教育水平低下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地区和自治区;在2015年之前,还要全方位实现“达喀尔行动”的所有目标。

    自从世界教育论坛确立了全民教育的目标以来,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幼儿保育和教育、高质量的免费小学教育、扫盲、消除贫富歧视、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等。

    尽管不同国家的世界排名证实了其教育水平的停滞,上海的青少年独占鳌头:超过前冠军韩国和芬兰,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

    难道经合组织的专家们错了吗?在震惊之余,经过计算核实,这些年轻人的得分超过600分,比平均分数足足高出100分!

    即使上海的成功不能类比到整个中国教育体制中,我们也不能否认中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政府、教师和家庭所付出的努力。尽管投入教育发展中的预算不到全球投资的2%,但是中国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罕见成就。

    中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在中国推行全面教育改革之前,教育水平非常落后。根据中国宪法,所有公民有义务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直至16周岁。

    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在减少社会歧视和男女工资差距方面,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教育以及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和扫盲教育等。

    此前,有许多儿童上不了学,只能呆在家里。如今依然存在这种现象,但往往是在中国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而且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消失。

    2009年末,义务教育已经覆盖了全国99。7%的人口。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98.9%;初中达到了94.1%。而且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文盲率已经从80%减少到了5%。

    虽然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但已经在逐渐好转。在某些城市的大学和高中都是免费的,会给学生发放奖学金。在中国的各大省份和城市,教育方面的投资、教学法的支持(电脑、双语教学、体育设施等等)以及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帮助都在不断开展。

    动员全中国

    要想鼓励教育,首先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谁能在空着肚子的时候好好学习和工作呢?谁又愿意在不健康、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学习呢?

    在中国西部,设置了具体课程以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这种教育支持也增加了当地的种族或文化财富。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农村教育的发展。2009年,中央财政已拨款超过60亿欧元作为专项资金,用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机制。

    例如,在2011年,1600名官员动身前往新疆,带来了超过10亿欧元的额外投资。这种援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当地的教育和社会进步(首先是双语教学——汉语和维吾尔语,然后是住房和饮用水等)……

    再如,到2015年,由中央政府拨款,西藏自治区将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双语学前教育。到那时,藏族孩子上幼儿园的比例将由24。5%增长到60%。目前,西藏人民生活主要依赖于畜牧业和农业,这项措施旨在改善西藏地区早期儿童教育。

    本着同样的精神,农民工现在也可以进入大学了。在放弃学业并成为在上海的农民工七年后,杨帅从来没有想过他还会去上大学。

    这位27岁的年轻人,是第一批获得工商管理培训的1000名农民工之一。其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律。最后,杨帅在上海电视大学拿到了一个学位。

    即使传统的民办教育不复存在,现代化的民办教育机构也在中国发展着,但是仍然少有需求。不是因为教学质量原因,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务实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

    中国教育体制的薄弱环节

    仍然是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领土广袤……因此,中国必须继续推进改革,以满足数以亿计中国人的需要。中国将在小学和中学等早期教育方面大力投资。涉及到教育方面的问题非常敏感,中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仍在不断努力。

    到2020年以后,要完成的战略目标包括:教育的完全现代化、普及全民教育以及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

    此外,中国已经参与了许多国际教育项目,在非洲的塞内加尔等发展中国家兴建学校和学院。

    得益于中国向世界开放的政策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国学生结合了中、西方教育各自的优势,对于寻找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信心十足。


如果您喜欢,请把《20年后中国和世界》,方便以后阅读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六、中国的教育体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六、中国的教育体系并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