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全球耕地采购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皮埃尔·皮卡尔 本章:十六、全球耕地采购

    为了保障粮食自给自足,对耕地的收购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头等大事。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要用仅占全球约7%的耕地面积来养活世界22%的人口。中国大部分耕地位于长江和黄河流域。

    耕地不足:产量是关键

    领土面积占世界第三,人口总数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山区和高原。尽管中国的农业产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它仍然需要寻找耕地。

    中国正在由传统农作物转向蔬菜生产。如果说中国的农产品加工工业目前仍有待提高,那么中国将在接下来几年里把该领域发展为强项。

    在城乡人口收入差距方面,农村问题是中国领导人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是农村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这部分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一半。

    因此,需要实施改革,以避免因社会不稳定而出现社会危机,提高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保证城乡均衡发展。

    2011至2015年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其目标就是提高农民收入,为其提供税收优惠和社会福利。除了某些戏剧性时期,中国一直懂得如何养活这个比欧洲总人口还要庞大的国家。

    虽然拥有多样的耕地——尽管面积非常有限、多元化的技术、多重的耕作方式、较高的产量以及多变的气候,中国在许多方面仍显不足。

    中国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成为世界农产品市场重要的进出口国家。今后,如果不通过作为必经之路的中国,就不会有全球化,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也是一样。

    鉴于其众多的人口和大量的食品需求,中国的大米、黄豆、玉米、油菜籽、大麦、棉花和肉等等农产品都十分紧缺。它在不断进口食品,特别是红酒、烈酒类以及其他产品。

    考虑到食品资源成本,分布在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中国数十家农产品企业,在不断购买成千上万公顷的农地和耕地。

    在此之前,这种现象仅限于非洲

    非洲不再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了。中国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400km)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袤土地上大面积租赁和购买耕地。他们也希望在苏联的国家以及加拿大魁北克地区购买土地……

    中国在全世界广泛投资,以供养本国经济,实现交换贸易。面对中国的出现,美国和欧洲将不再是,也不再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了。

    于是,一个在非洲的农场将为中国人生产大米。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中国的中兴电讯国际集团收购了300万公顷的森林,用来种植棕榈树。在柬埔寨、老挝、津巴布韦等国家,中国人的土地收购和租赁正在快速发展着。玉米、大米、木薯、三叶橡胶树、甘蔗、桉树、棕榈树、橡胶树、森林、牧场以及多样的作物,所有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的务实态度

    中国在国外办厂很容易,因为中国人在非洲以及其他国家都奉行不干涉别国内务的原则,而且奉行务实的外交政策,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不会插手任何它所投资国家的内务和内政。

    在经济增长、贸易、进出口、金融、法规、协定以及国际市场等各个方面,今后的国际发牌方式都将改变。今天还是正确的事,明天就不一定依然正确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20年后中国和世界》,方便以后阅读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六、全球耕地采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六、全球耕地采购并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