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资源和原材料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皮埃尔·皮卡尔 本章:十四、资源和原材料

    中国的矿产资源总价值约为337630亿欧元,占世界矿产资源总量的12%,位居世界第三。

    然而,当这一储量平均到中国14亿人口中时,其排名仅占第53位。此外,中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铁矿、锰矿和铜矿却并不丰富。

    经历了五十年的勘探之后,中国的矿产资源状况才日渐明晰。各自治区、省份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资源。

    中国拥有171种矿产资源,是世界上矿产资源储备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世界资源进口大国

    中国在许多原材料的需求上都主要通过进口。但是就其目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来看,中国还需要更多!

    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有煤矿、铁矿、石油、锡矿、铅矿、汞、锰矿、钨矿、钼矿、磁铁矿、锑矿、铝土矿、钒矿、银矿、铀矿和铜矿等。

    2009年,中国在电力、能源等企业的投资量位居世界第一,而在原材料方面则位居第二。

    出于战略原因,中国把西方作为其资源资产。后者占据了中国国外交易的三分二。

    由于其对原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国企和私企打破了原材料市场国际贸易的平衡。

    更激烈的竞争以及生产国的优势

    中国与非洲和拉丁美洲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就这样,中国击败了西方的垄断公司,进行了许多对生产国不利的贸易。

    而与此同时,中国使世界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使得生产国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也是它遭受批评的原因。

    尽管价格上涨,但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中国在全世界采购依然在持续进行。中国人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或者其他地区的生产国非常受欢迎。

    然而,我们可以毫不吃惊地发现,卖方国家与它们曾经传统的买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中国在这些国家购买一部分市场份额,投资建厂,而这些国家曾经一度是西方、欧洲等地区的国家的后院。中国作为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出现在这里,提供条件、设备和廉价的商品,由那些欧洲国家曾经的买家来买单。因此,那些出口国开始对曾经的合作伙伴表现得很苛刻,放弃它们或者提高价格和条件。

    中国对各式各样的资源都很感兴趣:智利的铜矿、阿根廷的铁矿、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矿产资源、非洲的石油、古巴的镍矿等等。

    世界资源耗尽预计年份表

    2012铽

    2018铪

    2021银

    2022锑

    2023钯

    2025金、锌、铟

    2028锡

    2030铅

    2038钽

    2039铜

    2040铀

    2048镍

    2050石油(尚有争议)

    2064铂金

    2072天然气

    2087铁

    2120钴

    2139铝

    2158煤

    中国新的合作模式

    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鼓励它的新的合作伙伴,那些曾经依附于某些西方国家的非洲国家、南美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出口自然资源的贫穷国家,一同发展经济。

    中国帮助它们修建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路、石油管道、铁路等等,同时帮助它们促进经济发展和输送资源。

    中国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中国对石油、矿石以及各种食品的进口都在不断增加。它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中国力捧非洲的石油生产国,它们提供了世界石油总量的10%。中国在委内瑞拉的石油投资就是一例。2008年,拉丁美洲吸引了中国190亿欧元的投资,使其全球投资总额的一半。

    像中国一样,印度也在加强其在拉丁美洲的投资。中国在一个月内就把铜矿的进口量提高了28.5%:2010年11月,中国进口了350000吨铜矿,而此时的市场环境则预期在2011年全球将短缺370000吨铜矿。

    中国同样对镍矿市场很感兴趣,古巴则主要出口镍矿。中国的花旗集团与美铝公司签订协议,要共同创办一家铝业公司。

    俄罗斯与中国交流其在石油、核能和军事等领域的经验。通过把石油管道延伸到北京,俄罗斯编织了其在欧洲以外的销售网。

    智利的国有铜业公司Codelco与中国的矿业公司签订了16亿欧元的协议,每年给中国集团提供55000吨的铜矿。

    对生产国的积极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的奇迹”。这个国度拥有令人惊叹的丰富矿产资源:铁矿(53.4%)、煤炭(34.6%)、金矿(17.9%)和石油(10.9%)。

    澳大利亚同样满足着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通过从这里购买原材料,中国同样为澳大利亚的飞跃发展出了一份力……据商业周刊杂志统计,近年来,澳大利亚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700欧元!

    非洲也不例外!在这块土地上,印度与中国也存在竞争吗?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在非洲国家投资了几十亿欧元。通过与非洲合作,中国建立起了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并享有优惠权。

    与非洲的特殊关系

    2006年,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一场中非峰会,它标志着未来的中非关系正式进入转折阶段;有48个非洲国家和41位国家或政府首脑应邀出席!许多非洲国家非常愿意与中国进行合作。

    2007年到2008年,中非贸易增长额为786亿欧元,涨幅达到45%。在尼日利亚,中国投资的45亿欧元有75%是在石油工业方面,中国在这里建了30个分公司。

    如果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以及中非贸易的发展对非洲的影响仍难以做出衡量,那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在金融危机时拯救非洲于水火之中。

    依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2010年和2011年非洲次大陆的经济增长分别为5%和5.5%。面对中国在非洲的出现,美国、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开始对这场在他们曾经的后花园发生的角逐有所警惕。

    然而许多贫穷国家梦想能实现中国式的发展,以减少贫困,刺激经济增长,因此他们与中国关系亲近是很正常的。中国在世界各地广泛投资,编织着它的全球发展网络。中国的投资、贸易和双边协定无处不在:非洲、拉丁美洲、美国、缅甸、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俄罗斯、巴西、土耳其、葡萄牙、韩国、古巴、瑞士、法国等等。


如果您喜欢,请把《20年后中国和世界》,方便以后阅读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四、资源和原材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四、资源和原材料并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