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技术开发区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皮埃尔·皮卡尔 本章:十一、技术开发区

    中国的56个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导着这个国家的产业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刺激经济、鼓励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中国创设了一些特区、自由区以及科技园区。

    这些特设地区在中国的产业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与主管部门、金融界、实验室、大学、企业以及研究项目息息相关。

    中国人倾向于集群原则,集中发展一个高端的经济领域。

    中国年轻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汇聚

    集中的地区业务使得曾经处于贫穷或去工业化状态的地区整个活力十足。这些优先项目主要针对一些关键领域,这些领域自身也具有高新技术的特点。

    这些特区包含各个领域:光学、化学、机器人、计算机、软件、能源、生物技术、卫生、航空航天、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等。简直不胜枚举!

    这些新的发展领域得到了公众的支持以推进研究。国家推出这项政策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这就造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结果。

    比如说,在湖北省,“光谷”园区则定位成为国内最大的光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中心。该园区拥有1000家企业,设立众多研究院、大学中心和著名实验室等机构。

    同样还有一些经济特区、自由出口区、新型工业中心和政策优先区。这些地区在创新的同时也在发展着。每个特区都有其特点:实验区、先锋领域、独特的地位、多元的技术等等。

    经济特区:中国发展的关键

    世界银行断言,像某些工业中心一样,经济特区对国内生产总值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些经济特区促进了就业、出口、国外投资以及现代化管理的应用。2007年,这些工业园区和特区创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代表了46%的国外投资以及60%的出口。

    它们是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发电机。这些特区的出现和发展,代表了公众渴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意愿。它们展现了中国的改革之路。


如果您喜欢,请把《20年后中国和世界》,方便以后阅读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一、技术开发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十一、技术开发区并对20年后中国和世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