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程中原 本章:第二十一章 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经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全体会议基本通过,4月21日,就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会。毛泽东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的报告,指出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号召“全党团结,如兄弟姊妹一样,为全国胜利而奋斗,不达胜利誓不休!”《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张闻天被选入七大主席团。预备会通过的七大主席团由以下15人组成: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林彪、彭德怀、康生、陈云、陈毅、贺龙、徐向前、高岗、张闻天、彭真、任弼时。

    1945年4月23日,七大开幕。毛泽东在24日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朱德作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在5月2日的全体会议上,张闻天作了长篇发言,着重论述毛泽东政治报告最后一段关于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引文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张闻天的发言据中央档案馆藏七大文件洛甫:《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言草稿》,1945年5月4日铅印稿。

    张闻天诚恳地检讨了自己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缺乏自我批评的小资产阶级作风,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六届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这一时期的“左”倾路线错误,以错误的教训说明“党内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与作风对于党与中国革命,会起一种怎样的破坏作用”。张闻天又说明,“遵义会议后(实际上我从长征开始,即同毛泽东在一起在中央内部反对当时中央的另一部分同志的军事路线),一般说来,我是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工作,故没有发生路线错误。”张闻天实际上以亲身经历的遵义会议前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生动、具体地论证了毛泽东代表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联系群众、自我批评的作风,是领导党和革命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的作风;党内同“左”倾错误的斗争,是无产阶级思想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不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与作风,我们党的车子就不能继续前进,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设想的。

    张闻天向七大全体代表坦诚地叙述自己在整风运动中的切身体验,思想转变过程中的痛苦历程,说明“我的无产阶级的灵魂,就是这样,慢慢的在斗争中占了上风”。他通过两种思想作风的对比,深刻地分析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者的弱点:一是“骄傲”,一是“轻浮与急躁”,其本质就是“脱离群众”;毛泽东的思想与作风“是老老实实的思想作风,它无限深刻而同时又是无限浅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其全部精神,就是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所说的“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向人民负最后和最大责任”的精神。张闻天指出,把握这种精神,建立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当前的迫切任务。能够这样做了,“那末,我们的骄气就可消失了,轻浮与急躁的态度就可改正了,个人主义、宗派主义就可没有了”。张闻天表示:“我以后必须以虚心的态度,以郑重与谨慎的态度来在实际行动中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与作风,以达到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目的。”

    张闻天这篇发言,不仅又一次虚心诚恳地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作了深刻的检讨,不仅对自己三年来参加整风运动的收获和体会作了实事求是的总结,而且以切身的体验,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深刻地解剖了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阐发了毛泽东代表的党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联系群众以及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对全党三年来的整风运动也给予了科学的概括与评价。

    张闻天在七大全体会议上的发言受到大会代表的欢迎。

    5月24日,毛泽东在大会作《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报告时说,有些同志作了很好的自我批评,这些自我批评,我们大会同志都一致欢迎。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张闻天和周恩来。

    毛泽东在5月24日报告中,还明确地肯定了张闻天以及其他犯过路线错误又改正了错误的同志的历史功绩。他说:“在最近的十个年头之内,从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到现在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这十个年头之内的中央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中央委员会主要的成员,是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选举的,六次大会选举的现在只剩下五位,就是说现在的25位中央委员中,绝大多数是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选举的,就是翻筋斗的两次全会选举的。六中全会也选了三位。恰恰在这十年中,筋斗翻得少了一点,乱子闹得少了一点,我们的工作还算有进步。这一条经验是不是很重要的呢?是一条很重要的经验。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就是积极拥护四中全会的人,也就是在第三次‘左’倾路线中犯过路线错误的人,出来反对第三次‘左’倾路线,他们和其他同志一道反对这条‘左’倾路线。现在把这个账挂在我身上,我要声明一下,没有这些同志以及其他很多同志反‘左’倾路线的一切同志,包括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中的很重要的某些同志,没有他们的赞助,遵义会议的成功是不可能的。第二次是六届六中全会,大家知道,六中全会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没有六中全会,今天的局面不会有这样大。当时如果不克服那么一种倾向,即对放手动员群众这样一条路线不赞成、有所畏惧、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束缚起来的倾向,如果不赞成放手动员群众,发展自己,发展八路军、新四军,扩大解放区,不被国民党反动派的政策所束缚同时又不脱离统一战线这个原则,那么,今天的局面就不一样。参加六中全会的是一些什么人呢?还不就是这么一批人。没有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对这条路线的赞助,六中全会就不可能纠正右倾投降倾向。”《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163页。

    毛泽东在6月10日的大会上,因王稼祥在前一天中央委员的选举没有当选,所以特地向代表们讲王稼祥的功劳,“希望大家选他”。讲话中又一次肯定张闻天的功绩。他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位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毛泽东:《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见《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页。

    在1945年6月9日七大中央委员的选举中,张闻天以较多的票数当选,成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44名正式委员之一。七大闭幕后,在6月19日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了中央政治局,13人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张闻天是其中之一。这13位政治局委员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


如果您喜欢,请把《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方便以后阅读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第二十一章 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第二十一章 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并对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