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云上 本章:第160节

    千里之外,刘悦薇派人往云南这边送来了一批年货,来的不是旁人,正是金缕阁外管事招财。

    招财见到郡马后,先砰砰磕了两个头,然后说了一箩筐的话,“郡马,郡主说,让郡马跟着五殿下好生当差,不用担心家里,郡主过年带着哥儿回王府过年,家里一切都好,哥儿已经开蒙了,如今能背一段三字经,还会描红了。青州那边的年货,郡主也和往年一样发了回去。姑奶奶在章郡王府也很好,前儿姑奶奶还让人传信回来,说姑爷升了百夫长呢!”

    郑颂贤十分高兴,让招财起来说话,“父王母妃身子如何?郡主在家里怎么样?”

    招财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郡马放心,家里都好。这是郡主给郡马爷写的信,请您过目。”

    郑颂贤伸手一摸,那信件十分厚实,郑颂贤三言两语把招财打发下去找聿竹,自己在屋里拆了信件看。

    信是刘悦薇写的,字迹和他的字一模一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自己写的呢。信里面把家里的事情拉拉杂杂说了一堆,比如沛哥儿长高了一些,说话更伶俐了,比如刘悦蓁前儿又把来说媒的媒婆气走了,汪彩凤家的巧巧和蔡二郎成亲了,连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发生的变化她都提了一嘴。

    郑颂贤看的脸上一直带着笑,等到了中间,刘悦薇开始关心他的身体,问他有没有被毒虫咬过,蚊子多不多,钱够不够用,她让招财又带了许多药材和常用的东西,还有一些吃食,让他给大家分一分。

    再往后,刘悦薇又托郑颂贤帮招财在边境小镇找个铺子,卖金缕阁的布匹,该怎么收税就怎么收,千万不可徇私。

    等信快完了,刘悦薇告诉他,自己很想念三郎,希望三郎早日归来。

    信的最后是一句话,爹,快回家呀。

    这口气一听,就是沛哥儿说的。

    郑颂贤忽然感觉鼻头有些发酸,他第一次离开妻儿这么久,还跑了这么远。希望明年过年,我们能在一起。

    看过了信,郑颂贤把信重新收好,放在枕头底下。然后去把招财带来东西一一察看了一番,吃的东西给大家分了分,娘子给他做的新衣裳和鞋袜,立刻就上身了,连腰间的荷包都是新的。

    招财此次来是带着任务的,刘悦薇让他一直留在这边,把带来的一批货卖出去,然后把这边的铺面开起来。京城离云南太远,如果和西南小国做买卖挣得多,以后就在这边开金缕阁分号,不光卖给外族人,南边各省也可以发展新的客户。等郡马爷忙完了,他再跟着一起上京复命。

    招财带来了大量的货物,还有几个得力干将。

    郑颂贤把身边两个随从给了招财,让他们带着招财去外面跑。

    这个年,郑颂贤就在这个边陲小地跟着五皇子一群大男人一起过了。

    五皇子今年收了税,上交了一部分,留下了一部分,大家跟着他吃了这么久的苦,他也不小气,一人封了个大红包。

    郑颂贤知道,有人到外面秦楼楚馆里去过。五皇子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别闹出事,没有强抢民女,你情我愿的事儿,他也不好管。

    只有这郎舅两个,跟两个和尚似的,离家七八个月了,不沾女人身,竟然也能熬的过来。

    郑大人也就罢了,郡主好歹是宗室女,五殿下又在,没得当着大舅子的面找野女人的。郡王爷这样的就稀奇了,皇家子弟,王妃出身普通,给他带姨娘他不要,到了外面这么久了,居然还能守身如玉。

    他两个这样守规矩,其余人渐渐也不敢再随意放肆,跟着一起把差事办好,等回了京城,家里妻妾们都等着呢,就怕你到时候精力不够!

    年一过,还没到元宵节呢,五皇子又把小镇支棱了起来,一边修路,一边吸引更多的商人过来。

    修路的过程中,五皇子让郑颂贤全程监督。来这里这么久,郑颂贤多少也学会了一些当地的话,基本交流不是问题,谁想在他眼皮子底下偷工减料,那是做梦。

    等入了三月份,五皇子又往京城送了一批税款,这次直接翻了三四倍。

    辛苦一年,终于有了成果。

    皇帝十分高兴,对庄大人等人道,“你们不要小看这几十万两银子,这还只是个开始。老五送来的折子里写的一清二楚,我们卖出去多少东西,花了多少金银,外面人进来多少货,流入多少金银。总得来说,现在我们并未吃亏。且边境繁荣了起来,更多的人有饭吃了。”

    庄大人道,“陛下,殿下出去已经快一年了,是否要召回?还是把剩下的事情继续都交给殿下?”

    皇帝沉吟了片刻,问太子,“你是如何看的?”

    太子回答的很谨慎,“父皇,这个还是要看五弟的意思。若是五弟想善始善终,那就可以留下,若是五弟觉得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父皇再派几个人过去以后长久在那里,五弟也就可以回来论功行赏了。”

    皇帝嗯了一声,“传旨,召宣郡王回京。”

    旨意还没出京城,刘悦薇就知道了,立刻告诉了沛哥儿,“乖乖,你爹要回来了。”

    沛哥儿都快忘了他爹长什么样子了,但家里下人每天在他耳边念叨,他爹是状元,是了不起的人,到外面去办一件很了不起的差事,时间久了,沛哥儿像期待英雄归来一样,天天等着他爹回来。

    听见他娘这样一说,沛哥儿顿时高兴了起来,他去把自己描红的本子找了出来,等爹回来了教他写字,还把他用泥巴捏的小陶罐拿了出来,送给爹,可以装水喝。

    那小陶罐虽然粗制滥造,好歹是儿子亲自捏的,刘悦薇让人小心烧制好了,放在外书房摆着。

    刘悦薇也开始忙活起来,她让人把花园子里重新整理了一遍,新进了许多新鲜品种的花,院子里也稍作休整。至于她的房间里,准备好了新的纱窗和帷幔,还有全新的被里被面,估算着时间,等郡马快回来时全部换上。

    五皇子接到圣旨后,虽然有些不舍,也规规矩矩和来人交割了差事,然后带着一群人,疾驰向北而归。

    一路上,郑颂贤心里十分畅快,“殿下,这一年过得可真不容易!”

    五皇子笑,“是我把怀瑜强行带出来的。”

    郑颂贤哈哈笑,“我要多谢殿下,不是殿下想到我,我还在翰林院看史书呢。整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写能把先皇写的威猛睿智,可是难坏了我。”

    五皇子也忍不住笑,“怀瑜可真是个实诚人,等回京了,说不定你也能动一动呢,不用再琢磨每天怎么拍马屁了。”

    郑颂贤一甩马鞭,“能升官谁不高兴呢,到外头来走一年,我发现状元郎这个头衔,也就是说起来好听,干起事情来,屁用没有。”

    五皇子见他说粗话,笑道,“怎么会没用,老百姓信服你呀。”

    一行人因为心情高兴,策马疾驰,还不到四十天的工夫就到了京城。

    一到京城,其余人都可以直接回家,只有五皇子要先进宫复命。

    皇帝听说老五回来了,高兴地让人传了他进来,还让太子在一边陪着。

    五皇子进来后就磕头,“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安。”

    皇帝笑道,“快起来,一路可好?”

    五皇子没有起来,继续道,“儿臣不辱使命,特来向父皇复命。儿臣一路都好,多谢父皇关心。”

    皇帝摆手,“坐下说话。”

    五皇子这才起身,又给太子行礼。

    太子笑道,“五弟出去一年,如脱胎换骨一般。”

    五皇子谦虚,“太子谬赞了,臣弟只是听命行事。”

    等五皇子坐下后,皇帝问了许多细节,五皇子一一认真回答,等垂问完毕,他掏出一个小本子,“父皇,儿臣把此行差事中间的一些重要事情都记了下来,请父皇看一看,若是可行,以后别的地方再建此事,倒是可以借鉴一二。”

    皇帝很高兴,“东西留下,你先回去歇两日,后天大朝会,你直接来上朝。”

    五皇子谢恩后走了,皇帝让内侍赏赐了一些东西,直接送到了宣郡王府。

    那头,郑颂贤已经回到了家中。

    才进垂花门,他就看到妻儿手牵手站在正房廊下看着他。娇妻貌美如花,稚儿玉雪可爱,他感觉自己内心像有把火在烧,烧的他止不住快步往前走。

    等到了他们母子面前,他先墩身把沛哥儿抱了起来,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把刘悦薇搂进怀里,“娘子,我回来了。”

    刘悦薇笑看着他,眼眶有些红,“三哥,你回来啦。”

    郑颂贤把她仔细打量了一下,她好像刻意装扮过了,衣服首饰都是新的,脸上还有些脂粉痕迹。

    沛哥儿见他爹只顾着看他娘,立刻急了,在他爹脸上亲了一口,“爹,你回来啦。”

    郑颂贤扭头在儿子脸上亲一口,“沛哥儿乖,想不想爹。”

    沛哥儿的声音十分响亮,“想,娘也想。”

    此话一出,刘悦薇顿时红了脸,旁边的丫头婆子们都跟着捂嘴笑。

    刘悦薇忙道,“三哥,咱们进屋说话吧。”

    一家三口进去了,云锦进屋送了茶水,然后也出来了。

    郑颂贤让儿子坐在自己腿上,拉着刘悦薇的手道,“娘子,我也想你。”

    刘悦薇又红了脸,“三哥快别说了,我让人给你备水。”

    说完,她叫了云锦进来吩咐道,“让人给郡马备水,厨房也动起来。”

    一家三口说了一会子话,刘悦薇带着郑颂贤去耳房洗漱,亲自给他搓背,看到他腿上有一块疤痕,心疼的仔细摸了摸,“三哥,这是如何受的伤?”

    郑颂贤笑道,“无妨,就是被木头刺了一下,都好了。”

    刘悦薇难以想象这么大的疤痕当时出了多少血,见他不说,她也不再多问。男子汉大丈夫,想挣前程,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她懂他的心。

    郑颂贤洗漱干净后,换上了新衣裳,和妻儿一起吃了顿团圆晚饭。

    吃过了晚饭,沛哥儿拉着他爹教他写字,刘悦薇洗漱过后,坐在一边做针线活,偶尔抬头看一看他们父子两个。

    等夜深了,沛哥儿熬不住,自己先睡了。

    郑颂贤把儿子放在床的最里面,盖好被子。他看了一眼屋里全新的帐幔,火红的颜色刺的他心头跳得也快了几分。他出来坐到刘悦薇身边,拉起她的手亲了一口,轻声说道,“娘子,夜深了,咱们歇着吧。”

    刘悦薇红着脸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活,笑问他,“三哥,云南的姑娘美不美?”

    郑颂贤把她揽进怀里,“比起娘子差多了。”

    刘悦薇捂嘴笑,“三哥这样坚贞,可以立座牌坊了。”

    郑颂贤磨了磨牙,拉起她的手按在早就蓄势待发的郑小贤身上,“我不要牌坊,我就要娘子。”

    刘悦薇立刻把手抽了回来,郑颂贤一把抱起她进了里屋。

    夫妻分别一年再相聚,自然有一番浓情蜜意,不必赘叙。

    郑颂贤和五皇子在家里歇了一日,等第三天大朝会,一起起个大老早去上朝。

    皇帝十分高兴,当场夸赞了五皇子一番,把三皇子和四皇子嫉妒的心里直冒酸水。老五个奸鬼,云南边境那等穷地方,他也能做出功劳来。等下次再有了这等好差事,定然不能让他抢先了。

    口头夸赞也没用,皇帝也没问五皇子的意思,直接把宣郡王调去了兵部任职,也没有具体的职位,只说先学着,享受三品待遇。但明眼人都知道,兵部右侍郎老了,随时都会卸任。

    郑颂贤也从六品修撰变成了五品翰林供奉,二十二岁的五品官,还是在翰林院这等清贵之地,可不多见。其余去的人,多少都有封赏。

    六品变五品,最重要的不是官的大小变了,而是以后可以每天都来上朝了,大朝会的时候,也可以站在殿内。

    多少人一辈子都卡在五品上面,再也上不去了。郑颂贤这么年轻就做了五品,将来不出意外,肯定大有前程,翰林院的一赶同僚们顿时都对他侧目起来。

    有五皇子珠玉在前,郑颂贤倒不打眼。下了大朝会,依旧老老实实去翰林院。

    临走前,他看了五皇子一眼,五皇子给了他一个莫要担忧的眼神。

    五皇子没有直接去兵部,而是去上书房找皇帝。

    皇帝奇怪,不是才给了调到兵部去了怎么又来了?难道对封赏不满意?皇帝的意思是想升他为亲王,但封亲王的事情也不能在大朝会上随口吐露出来,还要和中枢大臣们商议呢。

    儿子来找,皇帝总不好把他撵回去,让人带了他进来。

    五皇子磕头行礼谢恩。

    皇帝问他,“你有什么难处?先去兵部学一阵子,等过几天父皇给你封个亲王。”

    谁知五皇子继续磕了几个头,“父皇,儿臣不要亲王之位,儿臣想求父皇一件事情。”

    皇帝见他这样,正色问,“发生了何事?”

    五皇子道,“父皇,儿臣恳请父皇,重查当年陆家案,换陆家一个清白。”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方便以后阅读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第16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第160节并对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