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云上 本章:第156节

    范大人做完这些事情就回京复命去了。

    解决了云南土人的麻烦,众人心里轻松了一些,但愿这姓许的真能把土人管好了。

    云南驻军和土人的拉锯战中,沛哥儿悄悄过了三岁生日。

    三岁是个重要的坎儿,到了三岁以后,孩子的存活率会高很多。而且,到了三岁,小孩子会忽然懂事一些。

    之前的一年多里,刘悦薇真是头疼死了。

    两岁多的娃儿,什么都要自己做主,可他什么都不懂,总是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但刘悦薇又不想强迫他,只能忍着,看他瞎胡闹。

    吃饭的时候,碗是盛饭的,茶盏是喝茶的,他偏偏要把饭倒进茶水里。睡觉的时候,你给他盖上了被子,他觉得你竟然没有经过他同意就私自给他盖被子,立刻踢掉了……

    除了瞎捣蛋,他精力还十分旺盛,在院子里跑一个多时辰都不累,回来后还能把屋子里的东西翻的乱七八糟。

    翻了之后要学着整理,又塞的到处都是东西。

    好在正院里丫头婆子多,他霍霍的快,众人整理的也快。

    这样霍霍了一年多,等过了三岁生,他忽然跟开窍了似的。说话更清晰了,不会再故意和人对着干了,也不会莫名其妙就生气了。

    刘悦薇还记得上辈子,大郎两岁多没了爹。本来还是很调皮的孩子,忽然间就懂事了。这一世,沛哥儿终于熬到了三岁,而此时,她的家还完完整整的,那些不好的事情,一件都没发生。

    为了庆祝家里人平安顺遂,沛哥儿的三岁生日,刘悦薇决定在家里庆祝了一番。正好,母子两个同一天生日,她过二十岁 ,儿子三岁,一起庆贺。

    刘悦薇给家里下人多发了一个月月钱,让大伙儿多叫叫沛哥儿的名字,保孩子更健康。

    当天,刘悦薇让人给沛哥儿换上了一身红彤彤的衣裳,头上戴了帽子,看起来喜庆的很。她自己也换上了一套全新的衣裙,头上的首饰也都是新的。

    郑颂贤今日告了假在家里陪妻儿,见到刘悦薇打扮的娇美动人,郑颂贤喜爱的紧,摸了摸她头上的点翠步摇,“娘子以后多装扮装扮,花一样的年纪,不用太朴素。”

    可能是因为上辈子一个人过久了,刘悦薇很多时候穿着都偏素,头上的钗环也很简单,并不会满头珠翠。

    今日因为过生日,她一身的红衣红裙,戒了奶之后,她的身段又轻盈了许多。因着沛哥儿晚上不怎么闹了,她睡得好吃得好,现在整个人气色十分好看。

    刘悦薇笑着对他说,“三哥整日不在家,我装扮什么。”

    郑颂贤笑,“娘子也可以装扮了给自己看呀,不一定要给我看。”

    沛哥儿忽然插到两人中间,“娘好看,娘好看。”

    刘悦薇摸了摸儿子的脸,这张脸和大郎小时候一模一样,希望大郎现在已经考上了进士,家庭和睦。

    郑颂贤见她眼神缥缈,从怀里掏出个红包,递给沛哥儿,“沛哥儿三岁了,以后要懂事,不能再惹你娘生气了。”

    刘悦薇回过神,也递给儿子一个荷包,里面有几个金子打的小狗,正好是他的属相,“沛哥儿最近乖了许多,娘真高兴,沛哥儿长大了,懂事了。”

    被夸奖后的沛哥儿十分高兴,咧开小嘴笑了。

    郑颂贤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只玉镯子,套在刘悦薇手上,“娘子,这是我送你的生辰礼物。”

    刘悦薇看了看桌子,颜色很好看,“多谢三哥,我很喜欢。”

    沛哥儿缠着他爹,“爹,我也要镯子,我也要镯子。”

    郑颂贤把儿子扛起来,“男子汉大丈夫,戴什么镯子,咱们先吃饭,吃了饭爹陪你去院子里玩好不好?”

    沛哥儿立刻高兴起来,顿时把镯子的事儿丢到脑后。

    一家三口一起吃了早饭,吃过饭之后一起去了花园子里。

    太阳出来了,二月的风虽然还有些凉,但也让人闻到了一丝春天的气息。

    刘悦薇坐在了秋千架上,“三哥,你来推我呀。”

    郑颂贤轻轻推了一下,沛哥儿见状立刻也来推他娘,没几下的功夫,秋千就越飞越高,刘悦薇的裙摆随风飞舞,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郑颂贤看的有些眼晕。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薇儿都二十岁了。他还记得很小的时候,他们手牵着手一起在巷子里玩耍,路边一块破瓦片和一根枯树枝都能玩上半天。看到蚂蚁搬家也要蹲下来研究半天,数一数究竟有多少只蚂蚁。

    那时候薇儿头上扎两个羊角辫,小脸又白又胖。两个人玩累了就牵着手一起回郑家或是刘家,翻箱倒柜一起找吃的。

    十几年过去了,沛哥儿都会推他娘荡秋千了。

    郑颂贤感觉心里有一阵异样感飘过,这十几年里,郑家和刘家一起经受了许多波折,他和娘子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上苍保佑,那些不好的事情没有发生,自己仍旧平平安安的。

    郑颂贤思绪正在到处乱跑,刘悦薇喊他,“三哥,你推我呀。”

    他立刻回神,又推了她两下。

    沛哥儿连忙道,“娘,娘,我也要坐。”

    刘悦薇停了下来,让沛哥儿坐了上去,夫妻两个站在秋千架两边,轻轻地推他,每次秋千飞起来的时候,沛哥儿都要吓得啊啊叫,然后又激动的咯咯笑。

    一家三口在花园里玩的十分高兴。

    刘悦薇过生日,虽然她自己没请客,该记住的人也都记住了。

    魏氏打发人送来了一匹新料子,刘悦妍送了一根赤金镶宝的长簪和一对金镯子,连汪彩凤和五皇子妃都送了一些小礼物过来。

    金缕阁经过了上一轮的扩张,在京城的份额变大,京郊也打开了一些销路。年前,投入进去的银子都已经回本了,上个月各家终于见到了第一轮净分红。章郡王府有了这项进益,终于不用再像以往那样紧巴了。故而此次刘悦薇过生日,柳氏送来的东西虽然小巧,却值钱的很。

    刘悦薇高兴地收下了大家送的生日礼物,亲自下厨带着丫头们做了几个菜,准备和丈夫儿子好生吃一顿晌午饭。

    云锦熟练地指挥丫头们摆放饭菜,刘悦薇见她一幅干练的样子,觉得应该把她的亲事提上日程了。

    郑颂贤吃了一口娘子做的菜,赞不绝口。

    刘悦薇笑道,“三哥,我做的一般,这还有厨娘做的许多菜呢。”

    郑颂贤连忙又夸赞了一番,沛哥儿虽然不懂,也跟着说好吃!

    郑颂贤吃了几口菜之后举起酒杯,“娘子,我祝你芳华永驻、心想事成。”

    刘悦薇端起酒杯,“多谢三哥。”

    夫妻两个喝了一杯酒,然后各自满上,看着沛哥儿。

    沛哥儿赶紧也举起自己的杯子,虽然里面只是甜汤,他也很正经地和父母碰杯,夫妻两个说了几句夸赞的话,听得沛哥儿十分高兴,缠着和父母碰了好几次杯。

    母子两个的生日悄悄过了,朝廷也解决了云南土人之乱的事情。

    至于刘文谦藏孩子的事情,除了魏氏,姐妹几个一概不知。原以为也就这样了,没想到后面又起了波澜。

    当日范大人在云南和许首领签了边境贸易的文书后直接走了,后面的一应事宜交给了云南布政司处理。

    云南官员们按照往常的规矩,建了个差不多的集市,派了几个兵在那里把手,每隔五天开放一次,两边的人拿一些东西来交换。

    刚开始还好好的,但时间久了,就有人开始钻空子。土人那里有人拿次一等的木料充好木料,汉人这边也有人用粗盐充当上等细盐。

    为此,两边人时常起冲突,闹到最后,不仅打了几次架,还出现过吃了有毒的盐死人的事儿。

    若是打架斗殴死人也就罢了,盐不干净吃死了人,许首领就不干了。

    他找云南布政司,让对方给个交代,云南布政司也就是处罚了一下那个贩卖劣质盐的商人,别的什么都没做。

    许首领心里很不高兴,他知道,朝廷虽然和他和解了,但在汉人眼里,还是看不起土人的。

    且土人这边的人十分团结,死了一个人,整个家族都来闹,所有土人都觉得要找汉人报仇。

    许首领也不再犹豫,带着一队人马冲破了关卡,进城把那个商人砍了,然后收兵回寨。

    这下子云南这边不干了,你不经过我的允许私自冲过边界来我这边杀人,是何居心?两边刚刚达成协议,这么快你就反悔了。

    云南这边立刻上报朝廷,皇帝开始重新审视这事儿。

    皇帝的新政推行有几年了,略微有了些成效。如今各地大地主和土豪们开始按规矩交税,但这一年年的,不是这里发洪水,就是那里干旱,每年的军费、养百官的钱,哪哪儿都需要银子。皇帝觉得自己快要变成个抠死鬼,朝廷的银子还是不够用。

    皇帝心里清楚,朝廷的钱和民间百姓的钱加起来总量并不少,但活不起来。

    所有人都喜欢把钱藏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只有一小部分钱在外面流动,使得整个大环境死气沉沉。

    此次云南之事,给了皇帝一个提醒。

    他想开边境贸易。

    皇帝有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他知道,此事不可轻举妄动。全天下百姓都觉得,大周朝地处中原,物资丰饶,外面都是些蛮夷之辈,若是开了边境之口,一则外敌容易入侵,二则和蛮夷做生意,岂不是让他们白占便宜。

    周朝成立到现在,一百多年了,一直闭关锁国。除了象征性的和边境几个小国家开了个像云南那样的小口子,安抚一下这些整日找麻烦的跳蚤小国,还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开过边境贸易。

    皇帝却有不一样的想法,外面肯定也有好东西,只要开了边境贸易,肯定能招来许多外面的游商,把周朝的茶叶、布匹这些东西卖出去,他们来买东西,自然就要花银子,这样周朝的钱和物就能活起来。除了卖出,肯定也能买入一些周朝没有的东西。

    但这个过程中,到底朝廷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不好说。

    皇帝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几位中枢大臣们听,大伙儿立刻开始激烈讨论。

    有人觉得这样好,可以让钱和物流动起来。若是一样东西只留在一个地方,再怎么折腾也出不了什么水花。比如江南的美酒可以卖到塞北,西北的牛羊也能贩卖到南边,这样流通起来,许多人有饭吃不说,还能让大周朝更繁荣。

    也有人觉得,要是外头那些蛮夷来把我朝的粮食盐铁什么的都买走了,岂不影响朝廷国力。

    众人吵闹个不休,皇帝最后拍板,跟新政一样,先找个地方试一试。等个两三年之后,要是能成,再干大,要是不能成,也就罢了。

    皇帝提出新政,反对的人也不好在说什么了。当初初初提新政的时候,众人都反对,后来不也出了成效。那行吧,先试一试。

    众人立刻就想到了云南。

    皇帝是个行动派,立刻要派人去云南那边开个正儿八经的外贸口子,专门和南边土人以及西南那些边陲小国做贸易。

    中枢重臣们都点头了,大朝会上很容易就通过了这个决定,现在最关键的,就是人选问题。

    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想去。这种试点,干的好也没多少油水和功劳,干的不好,说不定还会惹陛下不高兴。

    头一天,并未决定出人选。

    大朝会结束后,郑颂贤回家和刘悦薇说了此事。刘悦薇自然是赞成朝廷开外贸的,金缕阁开了这么久,赚的都是自己人的钱,要是能把那些蛮夷人的金银赚回来,那才叫人高兴呢。

    “三哥,我听说那些外族人,和咱们长得不一样?”

    郑颂贤点头,“南边的外族人,因为那里天气热,比咱们肤色暗一点,个子矮一些。北边的外族人,因为天气冷,皮肤白鼻子大,还长了黄头发和蓝眼睛。”

    刘悦薇觉得很有意思,“什么时候我能见到这些外族人就好了。”

    郑颂贤笑,“陛下正在愁人选呢,要是这事儿能成了,以后说不定就有外族人进来,京城这边肯定也少不了的。”

    两口子才说着这事儿,外头人来传,宣郡王来了。

    郑颂贤放下碗筷就去迎接,“五哥来的好巧,我正吃饭呢,要不要一起去吃一些?”

    五皇子坐下了,“叨扰妹夫吃饭了,我来是想和妹夫商议一件事情。”

    郑颂贤见他神色严肃,连忙问,“殿下,出了什么事情?”

    五皇子抬头看着他,“妹夫,你说,我去南边帮父皇把外贸开起来怎么样?”

    郑颂贤犹豫了一下问他,“殿下为何会有这种想法?”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方便以后阅读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第156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第156节并对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