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云上 本章:第148节

    郑颂贤也不反对,师兄弟两个一边走一边把自己做的文章背了出来,相□□判了一番,然后买了些东西一起回去了。

    殿试成绩出来的快,几位考官们两个时辰就把卷子阅完了,然后呈上了前十名的卷子,让皇帝亲自看。

    皇帝从头看到尾,亲笔圈出了一甲前三名,其余人就按原来的次序往后排。

    等拆了封条之后,众人发现,原来的会元变成了探花郎,新科进士是一名寒门张姓子弟。众人心里顿时清楚,陛下这是怕人家说他包庇亲戚。

    虽然前十名没拆封,陛下头先看过郑会元会试时的卷子,定然认识他的字迹,才故意把他从第一排到了第三。

    庄大人看了看郑探花的卷子,“陛下,此子文章也当得头名。”

    皇帝笑道,“他是朕的侄女婿,虽然出众,也只能委屈他做个探花郎了。才二十岁的年纪,长得也不赖,做个风流探花郎岂不是更好。”

    礼部尚书秦大人道,“陛下此言差矣。”

    皇帝看着秦大人呢,“爱卿何出此言?”

    秦大人道,“朝廷开科取士,是为天下百姓而取,非是为了陛下。陛下先把郑会元当做侄女婿,再当做新科进士,这岂不是本末倒置。陛下定名次,应当先抛开考生的身份,若是先看身份再看文章,那才是公私不分呢。”

    旁边的户部尚书吴大人笑着打哈哈,“陛下心系天下,取张姓子弟,是为朝廷名声,取郑会元,也是为科举公平。”

    庄大人看了吴大人一眼,对皇帝道,“陛下,秦大人说的也不无道理。臣听说,此子解元会元一路考上来,刚才考官们又一致定了他的状元,如今他是陛下门徒,能有个三元及第,岂不是很好。雪灾刚过,如今天下人心思定,灾后春闱,出了个三元及第的状元,是陛下福泽深厚,也是我朝之福。”

    吴大人笑眯眯的,“还是庄大人会说话,陛下,不瞒您说,当初臣考科举,只考了二甲,看到状元郎的时候,臣恨不得抱着他狠狠闻两口,是不是比我们这些人香一些。”

    大伙儿被吴大人都逗笑了,连皇帝都忍不住笑道,“诸位爱卿既然这么说,看来是朕着相了。郑会元既然有才,真不该因为他是长乐的夫婿就贬斥他,也罢,那还定他做状元吧。”

    秦大人是个老耿,立刻行礼道,“陛下这才是明君所为。”

    皇帝笑道,“朕要是没有秦爱卿,怕是一天都要昏庸三次。”

    秦大人一向不苟言笑,为人一板一眼,每天都要给皇帝提建议,皇帝不管他说的对不对,都会很和善地听他说。就算皇帝不采纳,秦大人也不会穷追不舍。君臣之间的分寸,二人都把把握的很好。

    听见皇帝这样说,秦大人立刻行大礼,“陛下言重了,臣不敢。”

    说笑过后,皇帝重新定过名次。

    庄大人看透了皇帝的心思,陛下故意把郑会元调到第三名,就是等着大家劝谏呢。三元及第,多好听啊,没有哪个皇帝不喜欢的,且还是宗室女的夫婿。原来天下人都说宗室是蛀虫,只会趴在朝廷和百姓身上吸血,那些娶了宗室女的子弟,都是废物,只想靠着老婆吃软饭一辈子不动弹。如今郑家三子这样出彩,不光给宗室女的夫婿们正了名声,也给陛下和李太后争了光,省得以后外头人说起诚亲王一家子,都是市井商人出身。看,人家流落在外几十年,随手找个女婿就是状元!

    可陛下是皇帝,他要考虑天下百姓和寒门子弟的想法。历来科举考场上的规矩,取寒门不取贵族。陛下可以调名次,全了陛下的英明,他们也可以劝,成就陛下的美名。别看秦大人是个老耿,他能做尚书,不是靠着脾气臭,也是因为他多少知道一些皇帝的心思。

    这下子好了,皆大欢喜。

    第二天早上,殿试的成绩就在礼部衙门大门口两侧张贴开了。

    郡主府的小厮看过榜后,喜得一蹦三尺高,然后转头风一样往郡主府跑,真的是把鞋都要跑掉了。上次那两个丫头一人得了五两银子,今日他们谁能头一个把这消息送回去,郡主肯定会赏赐的更多!

    第一个进门的小厮一只脚刚跨进大门后立刻就喊开了,“郡马爷中状元啦!”

    丫头们听见后,也争先恐后往正院跑,这个时候主子们也不会计较规矩上的事情了。

    刘悦薇听到消息后比上一次还高兴,赏了第一个进正院的丫头和那个先进大门的小厮一人十两银子!

    除了他们两个,府里所有人多发一个月月钱,多做一套衣裳。

    有人见正院的轮不到了,立刻往庞世渊那边去,“恭喜庞大爷中了二甲三十二名!”

    林檀姝也不小气,赏了这第一个报信之人五两银子!

    郑颂贤微笑着听人告诉了他这个消息,等看到刘悦薇忍不住哭了,掏出帕子给她擦了擦眼泪,“娘子别哭,我在呢,以后一直都在。”

    刘悦薇一边哭一边笑,“好,我不哭,三哥,以后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到老。”

    郑颂贤伸手揽住了她的腰,钟妈妈赶紧把沛哥儿抱走了。郑晗珺本来想来向哥哥嫂子贺喜,才进了月亮门,看见三哥正在给三嫂擦眼泪,两个人还紧紧靠在一起,立刻缩回脚步往自己院子去了。

    吴管事一边打发家里小厮往所有亲戚家去报喜,一边让人在家里准备迎接衙门送喜的差役上门。

    长乐郡马中了状元,这个消息顿时像风一样吹遍了满京城。

    魏氏和刘悦妍听到后喜的直念佛,和长乐郡主夫妇交好的人听到后也为他们高兴。

    等到琼林宴那一天,郑颂贤和上次考举人一样,排在了最前面。打马游街时,状元郎在新科进士中十分打眼,不光因为他是状元,还因为他年轻。

    才二十岁呢,三元及第,多难得啊,几百年也难得出一个!

    郑颂贤骑着高头大马,乘着春日的微风,帽子上插了一朵杏花,在长安街接受了满京城百姓的围观。

    琼林宴上,皇帝很和蔼地和他单独说了几句话,羡煞一众新科进士。李太后听说孙女婿中了状元,十分高兴,让人从库房里挑出了许多好东西,派薛内侍送到了长乐郡主府。

    热热闹闹的琼林宴一过,郑颂贤就被分到了翰林院去了。

    庞世渊中了二甲三十名,翰林院他是去不了,只能想办法谋个外任。郑颂贤暂时也不认识几个官场上的人,只能带着庞世渊去找岳父。

    刘文谦见到两个新科进士,心里十分高兴,一个是他女婿,一个是青州的老乡,多好的孩子啊。

    他让师兄弟两个坐在自己身边,笑着问道,“你们预计后面要如何?”

    郑颂贤道,“父王,我还要去翰林院继续读书,师兄想到外地去谋个差事。可我们也不大懂这中间的事情,还请父王帮我们。”

    听说庞世渊想谋缺位,刘文谦摸了摸胡须道,“那等最好的地方,不好谋,盯着的人太多,那些中等县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庞世渊立刻起身行礼,“多谢王爷,我在京城,全靠王爷和郡马周全。别说中等县了,若是让我自己去,小县都不一定能谋得到。”

    刘文谦让他坐下,“繁华的地方虽然好,但不容易出政绩,且富贵高粱之地,你一个年轻人乍然去了,万一被迷了眼,就容易做错事情。你父亲对你抱了很大的期望,不管以后去了哪里,定要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你家里不缺吃不缺喝,千万莫要像当年的冯知府那样,千里做官只为求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今陛下雄心万丈,新政刚刚推行没几年,正需要能干实事的人,你千万莫要跑偏了。”

    庞世渊再次起身行礼道谢。

    二人回去后,刘悦薇先热热闹闹办了一场酒席,遍请京中各家亲朋。这等锦上添花的事情,家家都来贺喜,长乐郡主府前后院加起来摆了快上百桌酒席,才算把这事儿办妥了。

    过了没几天,吏部给庞世渊送了公文,南边一个中等县的七品县令。

    庞世渊高兴地接过了任命书,准备回乡探亲。刘悦薇也收拾好了东西,要带着丈夫儿子和小姑子一起,回青州!

    魏氏见女儿要回去,叮嘱她一定要去魏家看看。朝廷给了一个半月的假,来回都要花上近四十天,也就是说,他们在青州最多只能住个五六天。

    郑颂贤和庞世渊一起,带着妻儿,乘着马车,一起往青州去了。

    因为有孩子,也不能走太快。好在天气不错,新科状元和郡主同行,路上住的驿站,得到了很好的招待。

    一行人还没到青州呢,郑家和庞家就忙活开了。

    孩子们离开好几年了,父母岂有不想念之礼。特别是庞家父母,儿子去了京城寄居在郡主府,虽然郡主和郡马为人好,但住在别人家怎么能和自己家里一样。

    庞老爷听说儿子中了二甲进士后,高兴的老泪纵横。当年他和庞太太一连夭折两个儿子,等到这第三个儿子出生,夫妻两个精心捧着,根本不敢对他有太多的要求,只希望他能活下去就好。

    谁知道这个孩子却这么争气,好像是把两个哥哥那一份也一起活了起来。

    郑太太和两个媳妇把老三的院子收拾的妥妥帖帖,就等着孩子们回来了。

    三月底的一天,青州的桃花开的正旺,郑颂贤和刘悦薇的马车驶入了青州城。

    师兄弟两个别过,各自回家。

    还没到郑家呢,就有人发现了,拔腿跑去报信。郑太太在正院转圈圈,后来实在等不及了,到二门口迎接。

    夫妻两个带着儿子和妹妹一起,一进垂花门就看到了双目含泪的郑太太。

    郑晗珺直接扑了过去,哭着喊娘。

    郑颂贤也跪了下去,“娘。”

    刘悦薇也要跪,郑太太一把托住了她,又拉起了儿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然后,郑太太看见了后面立着的那个小童。长得玉雪可爱,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看着爹娘给一个老太太行礼。

    郑太太高兴地把儿子女儿都丢到了一边,笑着和他打招呼,“你是沛哥儿吗?”

    沛哥儿听得懂青州话,但他只会说京城话。

    他点了点头。

    郑太太不知道要怎么和他亲热,她知道孩子从来没见过自己,可能会认生。

    刘悦薇拉着儿子的手,教他给郑太太作揖,喊祖母。

    沛哥儿作揖过后,含糊不清地喊了声祖母,他才刚刚两岁,说话还不大利索呢。

    郑太太高兴地轻轻拉住了他的手,“沛哥儿乖,祖母拿点心给你吃。”

    爹娘在一边,沛哥儿也不害怕,就让郑太太牵着他一起进了屋子。

    郑太太把大房的旺哥儿和二房的平哥儿都叫了来,小哥三一起玩。

    看够了孙子,郑太太又和儿子媳妇说话。

    刚才在外面,刘悦薇都没行礼,这时候赶紧又补了个标准的深蹲,喊了声娘。

    郑太太赶紧让她坐,又问了许多京中的生活,还问了郑晗珺的亲事。

    郑老爷也火速赶了回来,一家子见面,其乐融融。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帝忽然做出决定,要把二皇子记到皇后名下。

    第92章 惩恶人请立太子

    郑老爷回到家时, 就看到三个小孙子正在院子里一起疯跑。

    旺哥儿最大,两个弟弟在后面跟着,平哥儿最小, 迈着两条摇摇晃晃的小短腿跟在两个哥哥身后。沛哥儿忽然多了两个兄弟,刚才一起吃点心分玩具,这会子已经熟悉起来了,且他胆子一直大的很, 也不怕生, 跟着一起玩。

    跑着跑着,沛哥儿忽然见到一个身穿青色衣衫的男子摸着胡须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沛哥儿停下了脚步, 旺哥儿和平哥儿冲了过去,一人抱着郑老爷一条腿, 旺哥儿会喊祖父了, 平哥儿还不会说话呢, 只知道昂昂叫,扯着郑老爷的袍子要往祖父身上爬。

    旺哥儿见弟弟往上爬, 他也要抱,郑老爷一手抱起了一个。

    沛哥儿哥哥弟弟被抱了起来, 他还不认识祖父,自然不会有嫉妒之心。

    郑颂贤听见声音出来了,拉着儿子一起给父亲见礼。

    郑老爷抱着两个孙子呢,只能说道,“老三起来,进去说话。”

    郑颂贤起身,拉过沛哥儿, 跟着父亲一起进来了。

    等郑老爷坐下, 刘悦薇正经给公爹行个礼, 郑晗珺也坐到她爹身边去了。

    郑老爷问候了刘文谦夫妇的身体,刘悦薇一一仔细回答。

    说完之后,郑老爷放下手里的两个孙子,对沛哥儿招手。

    沛哥儿不敢过去,看了他娘一眼。

    刘悦薇拉过沛哥儿,柔声对他说道,“那是祖父,你快去,祖父给你好吃的好玩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方便以后阅读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第148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第148节并对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