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304节

    原因基本就那几种。

    要么是名次太低,能力不足,各处都不想要。

    要么是部门眼光高,反正翻过年就是昌盛四十二年,马上新一批的进士们就要新鲜出炉,不如挑选新人。

    还有一部分则因为没有背景,更没有人脉,学问也不是特别突出,于是就被留了下来。

    他们这二十多人很是尴尬。

    中进士三年了,还是见习进士,还在翰林院打杂。

    马上新人要来,那可真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不过比他们更尴尬的,还有上上届留下来,没被选走的两个人。

    他们两个中进士快六年了,本以为登榜之后便有官做,没想到得罪了人,直接在翰林院打六年的杂。

    一般来说,马上要到科举年,他们肯定更加无人问津,估计只有等到新科进士来了之后,他们的名单再被送到各部挑选。

    等到那会,或许有大人可怜,选他们去其他地方。

    反正能留下来的,多多少少会有点问题。

    不过今年有些不同,他们的名单在科举年的前一年又被整理出来,跟赋闲的名单放到一起,全都送到纪炀那里。

    也有人称这份名单是次等名单。

    毕竟有本事的被挑走,有人脉的不愿意跟着纪炀。

    只有这些没什么本事还没人脉,甚至得罪人了的臣子们,才会上这份名单。

    那可不就是次等名单。

    这种恶毒的酸话,也只有汴京文报了。

    看似讽刺名单上的人,其实是在笑话纪炀,笑话他只能选这些“次等”官员。

    可惜纪炀竟然认认真真在京都趣闻头版上回应了。

    回应得十分简短。

    大意是,这些都是正经科考上来的学子。

    从童试到县试乡试,再到中进士,已经是许多人没有的造化跟努力聪明。

    只因时运不济便嘲讽他们,实在有辱斯文。

    在自己眼中,他们只是明珠蒙尘,作为陛下的臣子,作为承平国科考上来的官员,怎么可能没有真才实学。

    有朝一日青云直上,那可未可知。

    谁也想不到,纪炀头一次在报纸上回应那些一直损他的酸儒们,竟然是为酸儒们说话。

    夸得这些名单上众人只觉得自己马上要飞黄腾达了。

    这些被冷落的官员,以前哪个不是心高气傲,如今纪炀说他们明珠蒙尘,私底下头都要点酸了。

    就算再谦逊的人,都会被这句话安慰到。

    原本众人还在想怎么推辞,毕竟上这份名单确实不好听。

    但纪炀这么一说,大家竟然有点期待怎么办?

    他们都已经这样了,跟着纪炀得罪人又怎么样?

    有这样赏识他们的大人,他们还有什么好求的?

    总好过再留在翰林院,当个三年的见习进士?

    挑剩下的又怎么样!

    他们是明珠蒙尘!纪炀说的!

    纪炀的本事跟眼力,你们不服的吗?

    其实纪炀这话,不仅安慰了名单上的人,这世上时运不济的人可比高官厚禄仕途通达的人多。

    汴京文报看到纪炀的文章好几日才反应过来。

    他们是在嘲讽纪炀只能拿到次等人员名单。

    这些大家都明白的。

    可纪炀的回应,直接把问题上升到汴京文报是看不起这些辛辛苦苦却运气不好,人脉不行的读书人。

    这下可不引起天底下所有时运不济官员的共鸣?

    与其思考自己是不是有问题,还不如把这事怪到运气不好上。

    纪炀的说法,显然更得人心。

    还有一件事,是他们也没法否认的。

    就算那名单上的翰林们迟迟没人挑选,他们也确实中了进士。

    这些人都被自己这么嘲讽,那下面的举人秀才呢?

    此时不敢多想,一想起来,就已经发现不对劲了。

    汴京文报的人这时候才发现。

    纪炀一直不直接跟他们打擂台,是人家根本就不想。

    他这一番话,直接让还未入职的官员们对他抱有好感,甚至死心塌地。

    纪炀只能说,跟他打舆论战,那还早呢。

    他这边看过名单之后,直接大手一挥。

    这些人。

    他全都要了!

    全都来他们汴京府衙!

    都说了大家是明珠蒙尘,那就让大家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吏部尚书欲言又止。

    可想着纪炀做事看似莽撞,其实一直有分寸,等私下问过皇上之后。

    这事竟然就定下了。

    纪炀一口气要了四十多人补充到汴京府衙里。

    所有收到通知的见识进士跟赋闲官员们,一时有点懵。

    刚开始是高兴的。

    等知道所有人都被选中的时候,自然就变成发蒙了。

    纪炀要这么多人,是干什么啊?

    汴京府衙,需要这么多人吗?

    不管大家怎么想。

    反正纪炀就是要了

    要这么多人,自然有他的道理。

    他甚至觉得这些人手还不够呢。

    毕竟接下来要做的事,跟之前可大不一样。

    九月二十五,所有来报道的官员看着上面年轻的长官。

    命运在这一刻,悄然发生改变。

    虽说是糊里糊涂进来。

    可心里却有无穷的向往,更有无限的希望。

    当纪炀的手下,应该不是件坏事吧?

    第123章

    万忠杰, 汴京人士,四十三岁, 昌盛三十六年的进士。

    在昨天到汴京府衙之前, 还是翰林院的“见习”进士。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昌盛四十一年九月底。

    在翰林院做了整整五年半的杂事。

    没办法,现在人人都知道,皇上喜欢年轻有为的官吏, 皇上这么选,下面的各部也这样选。

    各部选人,要么年长有资历的, 要么选年轻刚中进士的。

    还有些是家里有点关系,可以托人说情的。

    他哪个优势都没有。

    只能在翰林院蹉跎。

    硬生生做了五年半的杂事, 看着身边年轻人一个个被选走, 来了一批, 又走了一批。

    这里只剩下他跟陈子云, 陈子云倒是年轻, 今年也才三十,刚中进士的时候二十四。

    可他刚中进士的时候, 跟着嘲笑了宗室的鸟粪刺绣, 正好被长公主听到。

    直到现在, 鸟粪刺绣也是长公主的禁忌之一。

    原本以为过两年就没事了, 可陈子云又在醉酒的时候吐槽宗室什么也不敢,只会吃喝玩乐。

    这下就不是两年的事了。

    要知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就因为是短处, 所以被指出来之后对方便会恼羞成怒。

    更别说这些年皇上一直也在因为这件事跟宗室掰手腕。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304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304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