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287节

    纪炀看着好笑,但他知道韩潇是赶在新知府来之前便离开。

    他们韩家性格一直如此,这几年来帮忙,已经超过想象了。

    没看玉敬泉,凌俊鹏他们家人都搬了过来,反而韩家则稳稳留在潞州。

    这是早就有的打算。

    韩潇那边离开,古博城便万分不舍,这再听说纪炀要走,更是心痛万分。

    就连补开的关市,都不能让他们心里好受点。

    那关市原本是年前开,谁料去年大雪,推迟到今年,也就是昌盛四十一年的三月份。

    以后的关市时间也已经确定。

    每年的三月,六月,十月,各开一次,如果有其他事情,那再做调整。

    过来交易的关外人,看着古博城以及其他灌江府各地商户百姓的脸色,不知道还以为这次雪灾,他们受灾才厉害。

    明明关外才损失惨重,许多部落甚至死伤过半,羊群更是无一幸免。

    再看看人家关内,虽说也经历雪灾,但像没事一样。

    他们虽在关外,也知道雪灾时灌江府的情况,没炭火的发炭火,没食物的发食物,没房屋的安置住处。

    不管哪一点都是不他们能有的。

    也有些因为这些事起了贪婪的心,可看看人家的城墙,看看人家的城门,你的铁骑能踏过去吗?

    人家兵强马壮,你打得过吗?

    还不如老老实实做生意。

    今年雪灾,人家关内还给他们一些优惠,买货物赠送一些盐巴,说是他们也受灾了,帮帮忙,连买羊羔的价格都低了点。

    至于灌江府百姓的脸色?

    到底为何这样难看啊?

    难看的原因,已经在灌江城了。

    那就是灌江府的新知府已经到了。

    别看新知府比纪炀大近二十岁,但刚过来,就对纪炀作揖道:“纪大人的威名,下官早有耳闻了。”

    官场上,也不论什么年龄,自然还是按职务称呼的。

    不过看向纪炀,看他风神俊茂,眉宇俊朗,那身官服在他身上穿着,那就是明显的华衣,到自己穿上,只剩一身官场气。

    新知府咋舌,幸好纪炀已经成亲,否则他这相貌,这本事再回汴京,那多少人户都会明抢。

    “在汴京跟吏部交接的时候,就听说去年灌江府雪灾的事,二十年不遇的雪灾,您跟夫人两人却能处理得十分妥当。无一人伤亡不说,还在第二年立刻组织起来耕田,下官实在敬佩。”

    这位新知府二十八岁中的进士,当官也有十三四年,能在这个时间升任知府的,定然也有些本事,更是从知县做起,所以对实际的公务很是了解。

    不懂政务的人看来,可能觉得厉害,但也就那样。

    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明白,从九月开始预防,能立刻组织府内百姓清雪,组织小吏捕快兵士巡查,这是何等的行动力跟掌控力。

    隔壁凉西州知州,今年把雪灾处理得也很好,灾后的乱象全都没发生,人员伤亡控制在百人以下。

    但就是怕对比。

    不过谁也没拿纪炀这种教科书般的应对方式对比,实在太欺负人了。

    越是到危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纪炀的能力,毋庸置疑。

    纪炀笑着客气:“以后灌江府还仰仗您,你说笑了。”

    他们这边和和气气,手下人则一脸难受。

    新知府带来的班底颇有些不服气,来了新领导,你们这些旧人怎么这个表情,难道是想排挤新知府?

    他们自然是忠心的,可随着一点点交接,灌江府内里的事实在让人震惊。

    要知道其他地方,百姓能拥有自己田地那都是少数人家。

    可换做灌江府,上次平分土地可不是闹着玩的。

    家家户户基本都是普通农户,稍微田产多点的,则要客客气气,遇到修路修水渠救济雪灾的,也要多出力。

    百姓互相监督,谁家大肆购置田产,兼并土地,便会被周围人举报。

    那些商贾更是要小心做人,苛待工人?那伙计们会联合起来,将商贾告官的。

    靠着底下百姓自己监督,极大遏制这些人的发展,稍有不慎,就会被告上府衙。

    什么?

    灌江府对商贾豪强限制太多?

    不爽你可以走啊。

    走是不可能走的,先不说这里都是祖业家产,再者西北几个地方,哪里比灌江府更安定?

    冲着官府不收苛捐杂税,已经可以了。

    这种好地方让他们走?

    他们傻吗?

    新知府跟他们的亲信,只觉得去过那么多地方,办过那么多差事,灌江府这样的,还是头一次见。

    更别说百姓们受教育程度,就算是个老太婆,也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

    各个县城的医女更是很多,极大保障很多人的健康。

    灌江府能发展到这种地步,实属罕见。

    等他们再回来,对纪炀的态度,那不用说。

    而纪炀跟林婉芸已经在打包行礼,他们一行人不日便要前往汴京。

    这次回去,倒是不那么着急,慢慢赶路即可。

    不过到底带谁回去,又是一件事。

    玉敬泉跟凌俊鹏肯定是不带的。

    卫蓝作为灌江府的捕头,同样不能离开。

    而身边小厮平安,家丁辛顺一行,丫鬟素竹等人,肯定要跟着回汴京。

    至于小吏?

    其中“背叛”梁王的小吏蔡源,则不会不回去,就算回也要避避风头,否则正撞枪口上。

    纪炀已经给他在灌江城里安排了个七品的职位,只要好好做,以后不会亏待。

    剩下的小吏里面,佃户出身的小吏鲁战,还有小吏岳文塞则会跟在纪炀身边。

    那个书生龚选要留在官学好好读书,他的科举之路还未结束。

    除开他们,灌江府里自然还有不少得力干将。

    算来算去,愿意跟着他去汴京的小吏竟然有十七八个,纪炀选了其中五六个随行。

    还有个外乡人卡里,这会兴奋地不行。

    他来的时候带的人就不多。

    如今离开,同样不要太臃肿的队伍。

    再说了,把这些人都带走,灌江府还要不要发展了。

    能被纪炀点名跟随的众人自然立刻回家收拾行李。

    汴京!

    要去汴京了!

    他们有多高兴,不能跟着纪炀离开的官吏们就有多难受。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人人都知道,纪炀未来前途无限。

    也知道,早晚有一天会离开。

    纪炀看着众人,笑着朝默契来送行的知县们道:“都说宰相起于州郡,又有人说,官之至难者,令也。”

    “我在汴京等着诸位。”

    这既然是鼓励,也是夸赞。

    虽说本朝没有宰相的职位,但当朝大学士也有首辅之实。

    纪炀说在汴京等他们,那就鼓舞他们,好好做事,回头或许汴京再见。

    那时候,大家就不是这七品芝麻小官了。

    人群里的知县们齐齐拱手。

    他们在灌江府这几年学的东西,实在带来太大改变。

    作为长官的知府纪炀,是他们最要感谢的人。

    有纪炀做上司,根本不用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只要好好办差,只要为百姓做事,他就不会为难任何人。

    很多人隐隐觉得,再也不会有纪炀这样好上司了。

    新知府看着,心里更是感慨。

    他做官这么多年,属下是真心送行,还是虚情假意,一眼便能分辨。

    此刻府衙众人的表情,显然是真心的。

    纪炀办公务厉害,跟属下相处也厉害。

    他这样的官员调到汴京,各处不抢着要才奇怪了。

    闲话并不多说,纪炀交接好之后,还是找了个人少的清晨离开。

    天还未亮,车马已经启动。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287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287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