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249节

    但谁也不会难过。

    因为还有更好的日子,在等他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场宴席就算散了,也还有更大的宴席等着他们。

    不知谁开口道:“敬我们知县大人。”

    “敬知县大人!”

    纪炀满饮此杯,笑着扣了酒杯:“走,出去欣赏我们的关外夜景。”

    他们打下来的关外夜景!

    现在就去看!

    第102章

    古博城, 早在千年前就是中原王朝的领土。

    四百多年前,当时强盛一时的前朝, 在这上面建造了如今的古博城, 真正成为中原王朝的防御体系。

    一百多年前,此地因战乱,被当时的前朝藩王占据。

    如今, 终于回归中原王朝。

    纪炀等人冒着风雪,走了旧时的城墙,一百多年的时间, 从古博城到太新县,今安县的两处城墙, 早就已经破损得不成样子。

    看着既有人为破坏痕迹, 也有自然风霜侵蚀。

    但只要根基还在, 那就有重建的可能。

    吴将军道:“等天气暖和一点, 我就派人过来丈量, 到时候把准确数据送到灌江城。”

    纪炀点头:“有了这些,就可以算算建造城墙需要多少银钱。”

    “虽说灌江府库房因抄家富裕不少, 可年后需要用钱的地方极多。”

    他好歹也在灌江府待了两年, 大概情况都了解。

    需要建设的地方极多。

    他不能把银子一股脑全用到这上面, 民生恢复也很重要。

    说到底, 所做的一切,都是让百姓们生活质量更高。

    昨天晚上冒着风雪去看了关外,这会又冒着风雪看关内的屯兵地。

    这风霜直接糊脸。

    纪炀等人回去的时候, 头上还带着寒霜。

    不过一行人却极高兴,连旁边小云中小白鹤都很兴奋。

    特别是小白鹤, 她似乎很喜欢这座边城, 还对这里的历史熟知, 应当是五姑娘讲过的。

    回了古博城内,寒风明显少了些,但破败的街道虽然经过简单修整,还是残破不全。

    不仅残破不全,还没有一个人。

    韩潇道:“古博王室对此地百姓吸血极狠,整个城内,只有皇城周围还算干净整洁,其他地方的房屋,不对,根本就没房屋。”

    “所以我跟玉县丞,还有吴将军商议,把皇城周围清理出来,以及皇宫里也收拾出来,让一部分百姓安置。”

    “城内只有皇宫,皇家别院,官员豪强们的家,以及许多邪神庙宇干净整洁。”

    “现在古博城大部分百姓,都安置在里面。”

    古博城十五万百姓,一起供养最上层的五千人。

    他们自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好在韩潇跟玉县丞的安排下,开粮仓,整理房屋,换做最穷苦的百姓进去。

    不过韩潇看了看韩大夫跟林婉芸,又道:“除了吃喝之外,生病也是很大问题,所以还要调用一部分药材跟医女。”

    药材是太新县种的,自然要让纪炀这个知府同意。

    医女们是林娘子跟韩大夫一起带出来的,自然也要林娘子点头。

    这都不是太大问题。

    而玉县丞反应过来,韩潇这是干嘛?

    提前抢东西啊!

    他的宁兴县难道就不要了?

    那边没什么人口,跟之前的扶江县有的一拼,旁的不说,基础建设的东西肯定要。

    眼看大家大过年的,都能进入工作状态,倒有几分像纪炀了。

    武知县看得乐呵,他又不是知县了!是校尉!

    根本不用管这些。

    谁料吴将军给他使眼色。

    以后屯兵不要东西了?

    还在这傻乐?

    不止他们,随后过来的文饶县赵大人,还有今安县徐铭,基本都是这个意思。

    以前大家凑在一起,都是想怎么薅别人羊毛。

    轮到自己的时候,纪炀直接挑眉:“年后再议,我心中有数。”

    众人忍不住笑。

    怎么回事,跟着纪炀时间久了,竟然开始变得这么热爱工作?

    接下来,纪炀倒是认真商议古博城的规划。

    吴将军负责屯兵,就在古博城跟今安县之间的地方驻扎,这不用说。

    韩潇作为第一任代理城主,开春之后彻底清查此地人口,帮助百姓修缮房屋。

    趁着修缮房屋的时候,把以前的边城模样修整出来。

    古博城本就四四方方,中间最大集市,以前就是用来做关市,提前收拾出来。

    等到四五月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关市贸易。

    以后来交易的人都要到古博城内,所以这里人口土地必须清查丈量,为以后每年的贸易打好基础。

    不出意外,古博城只要安稳几年,以后就是连接西边跟承平国的贸易之城。

    此地的繁荣会远超其他地方。

    可再大的饼,也要一点点地烙。

    做好基础建设,帮助此地百姓恢复生产,才是头等要事。

    不过说到最后,韩潇踌躇片刻。

    “那个,等到年后,听说朝廷会派来一批官员?”

    纪炀立刻装傻:“说是三月份左右到,具体还不清楚。”

    “反正古博城肯定不会派人,你都做得这样好,陛下怎么会再派人手。”

    他也不会派人手啊。

    有韩潇在,他还能不放心吗?

    话又说回来,如今灌江城已经稳住,那搬迁至潞州扶江县的韩家还回来吗?

    韩潇对这个自然有答案,每个月都有从扶江县来的几封家书。

    韩潇,玉县丞,凌县尉他们都跟家里经常通消息。

    “韩家应该不会再搬回来,不说官学里当夫子,还有韩家女眷在扶江县开的女学也进入正轨,此时搬回来,他们也不忍的。”韩潇罕见笑,“再说,扶江县有你打的底子在,如今可是十分繁华之地,大家也不想离开。”

    韩家人是避世,但不代表不喜欢繁华稳定的地方。

    那里山清水秀,花田芬香,航运通达,十分宜居。

    只是韩家倒是没怎么住县城的宅子,反而搬到更为僻静的新建村落,周围种田耕牛,一片田园美景。

    不愧是韩家,还是你们啊。

    说起这事,韩潇又说了件事。

    等年后韩家人会秘密过来取走藏在书库的书籍,算是正式搬迁,这是把家底也拉过去了。

    不过韩家人会借口来看韩潇,再秘密回来。

    跟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玉县丞跟凌县尉,卫蓝的家人,一个是来看望他们,还有就是带着妻儿到任地。

    他们几个,连卫蓝也一样,最少要在这里待上三年,也算稳定,肯定要带着家人上任。

    以前灌江府情况不明,所以才没提这件事。

    如今事态平稳,家人自然会过来。

    不过玉县丞的娘子应当是个例外,她还操持着香粉作坊,不过这次也会过来探望。

    夫妻二人分居两地,可两人心中都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又有自己的事业,书信也来往地频繁,感情依旧不差。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往前走。

    纪炀心里也算宽慰,跟着自己,算是没让大家白忙一场。

    说到最后,玉县丞跟凌县尉,卫蓝,还说起如今扶江县的发展。

    他们三个是土生土长的扶江县人士,家人也都在那边,对那边的发展最为了解。

    不怪韩家都要把家底拉过去定局。

    实在是那边山清水秀的,在新知县继续治理下,航运陆运,都畅通无阻。

    两岸码头的生计日渐红火,当地百姓的田地也被治理的肥沃起来,再也不是当初一提起,就说他们田地特别贫瘠,特别苦的地方。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249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249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