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223节

    所以才派人过来试试看,能换多少是多少。

    熬过冬天,他们明年还会搞事,一定会推翻暴君的统治。

    纪炀眼神有些笑意,笑着对一脸疑惑的小贼道:“不知义士如何称呼?”

    小贼闻着羊汤流口水,但半点不敢动,问题倒是可以回答:“我叫李弦。”

    纪炀看看韩潇,韩潇跟着纪炀时间久了,心领神会。

    “李?也算承平国第二大姓了。”

    “有说李姓源自赢,更有说源自姬,这都是上古时候就有的家族姓氏。”

    纪炀跟着道:“是了,还有讲这姓氏源自黄帝。想来你家先祖应该是中原人士,之后迁徙至此。”

    “直到战乱古博城被乱臣贼子占领,这才没能回到故乡。”

    等会,这李弦有些迷茫。

    他们说这些虽然有些道理,可提这干什么?

    李弦开口:“我等祖上都是承平国前朝的人,这是肯定的,大家都知道啊。”

    纪炀跟吴将军等人相视一笑。

    知道就好。

    没忘就行。

    “既是同宗同源,我等也不好苛刻。”纪炀道,“玉县丞,回头拨些盐,粮草,牧草,炭火,布匹给到这位李义士,务必将他平安送到古博国。”

    纪炀朝古博城的李弦微微一笑:“一定要收下,以后还有来往的机会。”

    能带着叛军简直四五年之久,想必带领叛军的人必然不是等闲之辈。

    眼前的小贼李弦或许听不懂弦外之意。

    没关系,总会有人懂的。

    就算不接受他的提议,那也会借此机会来索要更多物资。

    等跟着叛军首领亲自接触,有些事就可以开始了。

    纪炀原本想扶持皇室的人,来跟雷温背后的人打擂台。

    可没想到雷温背后竟然是古博国国王,既如此,那他就扶持一个想让这位国王下台的人。

    岂不是更有意思。

    想插手他们的边域,那就别怪他们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李弦看着戒备森严的靖临关,以及神情严肃令行禁止的兵士帮他推着物资送到外面接应的人手中。

    整个人还是不敢相信。

    那个知县竟然说,他对外讲把他处决了,所以不用担心古博国会找他麻烦。

    更在原有的物资上加了一成,又说了些原本就是同胞,没必要算那么清楚。

    啊?

    不是你们堵关口的时候了?

    纪炀面对这样的问题,还能笑眯眯道:“都是为了安全,你们那边的兵士跟这边豪强勾结,让百姓民不聊生,为了百姓的安定,才会出此下策。”

    “如果古博城的豪强贵族也能倒下,那大开关市,肯定是必然的。”

    李弦听了大概,即使不太理解,但把所有事情记得清清楚楚,回头给他们首领讲。

    首领聪明,肯定能听懂说的是什么意思。

    送走偷偷进来的小贼。

    这次关市也正式关闭。

    靖临关的城门再次锁上,不准任何人进出。

    此次关市贸易,至少能让关内外百姓都过个安心年。

    等数清楚这些关市挣了多少银钱之后,纪炀等人更是安心。

    这次交易的东西,其实多数是生活必需品,来往数额以百万计。

    十五天里,每日都有至少五万两的交易进行,最后几天部落国家交易,更是庞大。

    而他们所得的关市税,约莫二十七万两银子。

    当然,也因为关外害怕下次关市时间不定,所以能多购就多购入。

    二十七万两真金白银,如今都在靖临关放着。

    纪炀却不让人动。

    这次关市本就是临时开设。

    还是陛下跳过程序,亲笔写的书信。

    那边如此信任他,他就不能辜负这份心意。

    必然把这事做得漂漂亮亮。

    跟吴将军商量过后,过了三十初一,便派信得过的兵士,从靖临关出发,将此次关市账本名目,以及大概过程,全都清清楚楚十分详细写下来。

    连带挣的所有银子,不差一分一毫地送到汴京。

    虽说那边得到消息,应该要等到开春了。

    可这个面子必须做到。

    要让陛下知道,他给自己等人行方便,自己这些人便会还一个体面。

    再说,太新县百姓们,从这次关市贸易里,也挣了不少银钱,算是两边都得了好处。

    操劳的,只有他们这些衙门的人罢了。

    换了其他地方,可能还会因为收益的事扯皮,想要留下些银子。

    可纪炀身边的人,都是极听他吩咐的,吴将军看着他的本事,忍不住道:“如果身边的手下,都能跟你的手下一样听命就好了。”

    纪炀倒是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身边人也没想过这件事。

    他们都已经习惯了啊!

    十二月二十三,纪炀等人启程回沧依镇的衙门。

    其他各地知县也已经陆陆续续离开,其中包括赶了大批羊群的文饶县赵大人。

    从关外买来的羊,确实更为健康,还更便宜。

    有了这些羊,等到明年春天,他那五千亩的牧场,也能正式运行,只是明年还要开始养猪,估计还有得忙。

    但现在不想那么多,马上过年了!

    今年可是难得的轻松年节。

    边关过年跟汴京那边有些不同,这里早早就开始造冰刀鞋,多是用石头磨成,在冰面上滑行。

    贯穿几个地方的河流早在冬日冻得十分结实,无论男女老幼,都能上去滑冰。

    年岁好的时候还有比赛。

    只是这些年大家饭都吃不饱,也懒得搞这些东西。

    今年跟往年不同,几个村的村长早早过来询问,能不能热热闹闹办几天比赛。

    就从东边的石桥,一直滑行到西边石桥。

    选出个第一名出来。

    这种活动,纪炀自然允准,而且时间就定在大年初三到大年初六。

    到时候他也会带着家人去观看。

    有了纪炀的同意,这次的热闹肯定更大。

    纪炀等人从边关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河面上已经张灯结彩,有不少“参赛”选手,都在冰面上练习。

    还有穿得厚实的小孩,看起来蹑手蹑脚的,十分有趣。

    这河面本就宽阔,地方也大,很适合大家冬日玩耍。

    除了滑冰的习俗之外,过年期间还有击平安鼓的活动。

    越到年节,人数越多,等到三十初一时,红男绿女,填街塞巷。

    十余人背着大鼓,扮做鬼怪在街上且跳且击。

    纪炀等人看着这场面,过节气息扑面而来。

    一行人的疲惫也渐渐消散。

    此地百姓太平安稳,比什么都强。

    去年刚来的时候,可没有如此热闹的场面。

    那会他们还在想办法让百姓住到豪强爪牙家中,更用库房里的米粮让百姓们吃上饭食。

    不过一年时间。

    太新县已经悄然改变。

    这一切都说明,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说起来,太新县衙门,也准备放假过年了!

    等领了年礼之后,该值班的值班,该休息的休息,好好过个平安富足的年节!

    第92章

    过年期间, 平安鼓,鞭炮声, 以及外面大街小巷前去看滑冰的男女老幼, 都让太新县显得格外平和。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223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223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