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186节

    这消息一出,别说太新县百姓震惊,就连隔壁今安县,文饶县,还有跟着太新县百姓一起要求减免田租的其他地方百姓,全都不敢相信。

    现在谁人不知,他们太新县只等着粮食换银子,然后换羊群,换牧草,建设牧场?

    如果粮食只能关在粮仓里,岂不是什么都干不成?

    几乎一夜之间,太新县都在讨论这件事。

    大家仔细合计,今年的粮商真的都没来,连裴,刘,鲍,三家,也都没去。

    裴家主指望用粮食换钱,然后给自己做身新的盔甲。

    现在倒好,因为纪炀的原因,他们都不愿意来?

    那今年就抱着粮食过日子?

    暴怒的裴家主被裴县令勉强安抚,但看样子也只是一时的事。

    刘家倒是淡定,毕竟他家有黑市,而且他家以前也不卖给粮商,反而跟粮商暗中勾结。

    鲍家则哭诉几句,说如果粮商不来,那修桥的钱都给不起了。

    纪炀看着三家的做派,倒是跟往常一样,面对这三家的家主道:“你们的意思是,这全是我的错?”

    三家不说话,连裴家主都不吭声。

    但意思很明显。

    您想想,您怎么得罪人了。

    为什么因为您,粮商都不来收粮食的?

    您要好好反思反思。

    以前太新县没有您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

    今年不仅他们三家跟衙门不能用粮食换钱,百姓们也只能握着大笔粮食,很容易被流寇抢,这种情况很危险的。

    说来说去,都是纪炀的问题。

    纪炀并不吭声,看着下面表演。

    如今情况是很严重。

    最严重的,自然还是直接影响牧场,牧场那边要在秋天的时候把羊群,牧草安置好。

    否则就要等到明年春天,直接浪费大半年时间。

    更重要的是,承诺给百姓们的事没有办好,就会损失在百姓当中的信誉。

    如今的太新县,已经不止在为本地百姓做事。

    隔壁今安县,文饶县,以及大半个灌江府的百姓,都在看着他们。

    学着他们要求减免田租,学着他们索要官田。

    不夸张地讲,作为奋起反抗的榜样太新县,如果这个时候垮了,想来踩一脚的人肯定很多。

    毕竟牧场的事宣扬那么久,如果到来头里面空空如也,那肯定会十分丢人。

    太新县百姓们的拥护也会缩减。

    没了百姓们,那纪炀在他们眼中,就跟其他知县没什么区别了。

    试想士气正盛的时候,来这么一手,整个灌江府的粮商,牲畜商贩都不跟你交易。

    等错过秋天种牧草,养殖山羊绵羊的好时机,就要等到明年再说。

    那些招募来的牧民,种植牧草的百姓,他们可是既没有租种三家的土地,也没了牧场的活计。

    接下来这一年,日子会非常难熬。

    这会鲍家,刘家,乃至灌江城几个人家都在看笑话。

    甚至今安县,文饶县,以及其他灌江府的县城豪强,都等着纪炀把牧场砸手里。

    让你减免田租,让你多事。

    闹得他们当地百姓也在喊着减田租。

    真是好的不学学坏的。

    不知什么时候,纪炀所在的太新县,已经成为灌江府百姓口中口口相传的县城。

    他们这边只要有动静,不少地方都在响应。

    俨然成了百姓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关注的人越多,失败的时候,就会越惨。

    不止纪炀知道这个道理,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所以这次整个灌江府粮商不合作,以及未来牲畜商同样不合作。

    只怕不是一家豪强所为。

    而是灌江城那边有人开的口。

    毕竟纪炀触及了这些豪强的利益,也是触及他们上面的利益。

    减免田租看着痛快,迎来的打压也如影随形。

    只是这主意。

    到底谁出的?

    纪炀环视一圈。

    裴家?没这个脑子。

    刘家?

    没必要,人家有黑市。

    鲍家。

    纪炀笑笑,果然会咬人的狗不叫。

    纪炀看着低眉顺眼的鲍家主跟鲍主簿,随口道:“所以呢?你们觉得这事要怎么办?”

    他的语气没什么起伏,让人听不出什么心思。

    好像真的要他们出主意一样。

    如今这锅都砸他头上了。

    纪炀笑眯眯看着众人,想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主意。

    “要不,您去灌江城走动走动,说说软话,让粮商过来。”

    “对啊这样不耽误您去灌江城交今年的田税,也不耽误您修牧场。”

    “而且必须尽快去,否则让附近山贼知道,咱们太新县有那么多粮食,说不定就会铤而走险,过来抢一把。”

    “别说山贼了,就连关外那古博国,每每到丰收时候,都对咱们虎视眈眈。留这么多粮草到手里,也是祸患。”

    最后说话的是刘金牙。

    纪炀冷不丁接了句:“刘家的似乎对古博国很了解?”

    刘家主一顿,赶紧摆手:“听说,听说而已。”

    这三人尽力劝他去灌江城说软话。

    看似是出主意。

    其实不然。

    如果他去了,那就说明他认下,今年粮商不来是他的过错。

    如果不去,纪炀看看这三位。

    他们三个里面,肯定有“厉害”人物,“忍辱负重”去灌江城帮忙联系,来顶替他这位知县的职责,把粮商的事给办成,甚至把牧场的事也办成。

    到时候这家的手岂不是顺理成章插进这两件事里。

    后面帮百姓们要抵押田地也会理不直气不壮。

    而且话里软中带硬,逼他快点选择。

    否则“山贼”,“敌军”就要来了。

    到时候粮食都没了,看他拿什么修牧场。

    纪炀听出话中的意思,这三家除了裴家主之外,另外两个也知道其中意思。

    说白了。

    逼着减免田租,像是从他们身上割肉。

    再加上清除隐田,更是挖了心头血。

    加上持续不断,到现在也没修好的石桥,一点点地放血。

    后面又是牧场又是要回抵押田产。

    几件事加起来,这三家已经明白纪炀的决心跟毅力。

    不仅他们明白,他们背后的人也看了出来。

    连周围的豪强们心里也有些害怕。

    只有怕了,才会联合绞杀。

    只有敌人怕了,才说明纪炀做对了。

    所以纪炀这会反而笑着回话,丝毫不觉得眼前三人杀气有多重。

    现在就是让纪炀做选择。

    承认是自己的错,以后在衙门话语权便少。

    让三家跟之前一样,继续插手衙门的事。

    不承认有错,三家站出来解决粮食的事,或者让“匪贼”们过来洗劫一空。

    鲍家主缓缓道:“知县大人,我们知道您是为百姓好,但百姓们苦,我们就不苦吗。”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186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186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