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148节

    井旭:????

    三级跳是吧!

    先是粮草,咱们自己买了,那也算了。

    兵器???

    这也是没办法,其他东西纪炀可以自己弄过来,兵器只能依靠上面。

    而且这事并不难,他为什么要兵器,兵器很清楚。

    透过井旭来要,不过多了一层而已。

    让亲眼见过定江关的人来说,只会更有说服力。

    而且借此扶持井旭家的侯府,陛下估计也会有考量。

    井旭叹口气:“我就是操劳的命。”

    这话让人想笑。

    你前十几年,哪里操劳了?

    井旭看到林婉芸笑,又想到她方才那句话,忍不住道:“怪不得文家四郎为你要死要活,现在竟然自己跑到嵩阳书院求学,不在汴京待了。”

    林婉芸还没什么表情,纪炀就道:“看来他已经知道,那事在几方当中,只有他一头热。”

    文家。

    文家四郎。

    看似确实一体,但其中也有差别。

    文家四郎以为家里跟他想的一样,又或者以为婚事真由自己的意思。

    估计这事,也让他终于看明白。

    自己若无本事,在自家也是难说上话的。

    去外地嵩阳书院求学,也是一种历练。

    井旭琢磨半点,有点明白意思,叹气道:“咱们这种人户,婚事不就这回事。”

    “等我回去,估计也要成亲。”

    纪炀到现在都没习惯古代的早婚,不过按照现在看来,确实到年纪了。

    但提到文家,文家四郎,跟现在的裴家,裴家主,裴家下面管账的人,其实一样的。

    他们看似一体,在大多事情上确实能达成一致,但在个人利益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纪炀随口说的话,必然会引起波澜。

    只要有私心,那就有缝隙。

    井旭等人既然打算回去,很快便会启程。

    这路上估计要受不少风雪,可他们一行都是男子,井旭一路下来也已经习惯。

    估计回到汴京,会似脱胎换骨。

    不过侯府对井旭,既然能狠下心,又为他筹谋,必然让他顺着这条走下去。

    十一月二十七,井旭身上裹了厚厚的皮子,带着家丁一行骑马回汴京。

    “别送了,回头,回头回汴京,我请你吃好酒。”

    “对了,你要的东西,年后给你送来!”

    跟着一起送信的裴县令,刘县丞,鲍主簿,全都齐齐看向纪炀。

    又送什么?

    他这人,来了边关之后,竟然还把侯爷的孙儿招过来?

    三十万斤粮草已经够惊人了,他还能弄来什么东西?

    这话自然是纪炀让他喊的。

    故弄玄虚这事,他做得熟练。

    无非让人觉得他背后有人,轻易别动他。

    这事也会让边关的吴指挥使知道,在拿到东西之前,那边绝对不会让他有事。

    截止到现在,纪炀从十月二十六到太新县,如今十一月二十七。

    他这条命已经有了两层保障。

    吴指挥使手下一千骁勇将士,还有裴家为着他的示好,也不会动。

    另外两家即使想做什么,也要看看他在谁的地盘上。

    背后有兵,他也能真正从土地上面撬个缝隙出来。

    这头一个要撬的,却是裴家“租”的官田。

    刚到太新县那日,纪炀便看到,距离县城稍微远点的地方,其实并未有人开耕。

    纪炀更是亲自来过好几趟,这里原本是官田,只是“租”给裴家。

    既然裴家种不过来,他可要收回了。

    说到官田,自然要提到民田。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自然不用多说。

    但官田很大一部分的作用,就是为了平衡地主,少地,无地百姓之间的矛盾。

    任何一个朝代发展下去,必然会走到豪强兼并田地,侵吞土地,使其百姓流离失所,然后有血性的百姓们起义。

    在漫长时间的税收演化里,田税以及耕田制度的种种变化,基本都是为了抑制延缓这种情况发生。

    官田的存在,会让很多少地,无地,没有生产资料的百姓有个喘息空间。

    尽量用来调节里面的矛盾。

    可看裴地,刘地,鲍地就知道。

    这些人贪婪无度,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连官田都敢吞并。

    说是租,其实就是占有,其中租金几钱?上面所种何物?是否违反律法?

    一概不知。

    这样是疆域辽阔的某种弊端。

    没办法,太远了。

    距离中央朝廷实在太远了。

    政令不达,消息闭塞,这才是常态。

    但因为太远就不管了吗?

    自然不行,他们自古都是血脉相关的同一国家百姓,任何一个皇帝,都会视分裂为耻辱。

    只有抱团起来,才能走得更远。

    所以纪炀要撬开口子,从而让口子撕得更大,直到所有土地归于普通百姓。

    让他们的辛苦劳动有所回报。

    再说他要撬的官田,官田大致分为六种类型。

    军队屯田,百姓种供给军队,补充官员俸禄,供办学的田地,专门用来赈灾的田地,地方官吏所管的田地。

    这些统归官田,分别又叫屯田,营田,职田,学田,仓田,公田。

    每种官田的名称不同,种出来的粮食用途更不一样。

    按理说每种都有名目,每处都该有不同的账目。

    但也只是按理而已。

    之前说过太新县裴地五分之四的田地都被占裴家了。

    剩下的五分之一在哪?

    自然是戍边的吴指挥使所用的军种屯田,他手底下将士的田地并未被吞并,原因自然不用说。

    其他田地却尽数归到裴家。

    那有什么好借口来从他家嘴里抢下田地呢?

    让吴指挥使来?跟他唱双簧,帮忙要百姓给军队种的营田?

    他只怕不会淌这趟浑水。

    三十万斤粮食,不足以让他冒这个险。

    武侯孙儿,也只会让他拒绝的时候委婉一两分。

    算来算去,最理直气壮的。

    只有职田。

    也就是补充官吏俸禄的田地。

    说白了,那就是当官的所分的田地。

    至于其他官田,慢慢来。

    送井旭回汴京的队伍慢慢往回走。

    一路上大家的话并不多。

    这队伍里各有心思。

    纪炀路过那些空着的无人种,裴家也不愿意吐出来的官田时,忽然开口:“这些田地,哪些是我的?”

    他这话一出。

    整个送行归来的队伍几乎全都顿住。

    不是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148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148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