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135节

    那位户部左侍郎藏得很深,如今也知道他是弃子,纪炀更是伪造他死亡,世上再无李宾整个人。

    他走之前远远回家里看了看,见爹娘有哥嫂照顾,也就放心了。

    以后他就是丘益川,他想照顾自己怀孕的妻子。

    剩下的玉敬泉,凌俊鹏,卫蓝,都要各自回家。

    纪炀留这几日,也有让他们家人团聚的意思。

    毕竟从七月带他们回汴京,现在两三个月过去,家人们肯定也思念。

    而且这可是去汴京,一路上见闻,足够说上三天三夜了。

    不过大家经过这一趟,自然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凌俊鹏等人各自回家,纪炀也到了韩家门口。

    他们还没下车,韩家人已经迎了上来。

    虽说马车进城,大家都习以为常,但上面下来的人可不同!

    那是他们知县!

    还有知县带走的人!

    别的事就算了,纪炀回来,那可是大新闻。

    韩家知道纪炀马车往他们这边走,哪有不迎的道理。

    在扶江县生活越久,越知道这种安定的日子怎么来的。

    更别说他们已经知道,纪炀要被派去灌江府的事。

    他们离开世代生活的灌江府,没想到纪炀却要过去。

    现在自然有很多话要说。

    至于让纪炀夫妇两个留宿的事,这更不用说,韩家欢迎得很。

    晚上时间,现在的扶江县知县章善也来了趟。

    章善明显比之前更加沉稳,只是眼神看向纪炀的时候,崇拜异常。

    在扶江县生活的韩家都知道纪炀治理得有多好,章善更不用讲。

    纪炀走了之后,章善才知道叫井井有条。

    所有事情按着纪炀的规划,只要不出什么大错,扶江县只会蒸蒸日上。

    别看现在扶江县的人口跟税收比去年还要好。

    但原因都不用讲。

    都是纪炀留下的好基础。

    一阵寒暄过后,纪炀当天也算睡个踏实觉。

    扶江县百姓对他热情,他在这地也安心,某种意义上算双向奔赴?

    等睡醒之后,纪炀自然要找韩家家主韩潇了解灌江府的事,更是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第二天,林婉芸被已经准备转学的江小子江乖乖,带出去逛逛现在的扶江县。

    而韩家家主韩潇,韩家族老,纪炀,坐在一处说话。

    所聊内容,只能是灌江府。

    韩家族老叹气:“灌江府,其实并不是荒凉之地,至少我小时候不是。”

    韩家族老今年七十有三,在他小时候,边城跟关外还有来往。

    只是时局变化,两边矛盾越来越深。

    灌江府内的本地世族盘根错节,跟朝廷派来的人矛盾重重,再加上是边关,不时还有流窜过来的匪贼。

    还有关外小国对关内肥沃土地虎视眈眈。

    让原本还算有人气的灌江府,变成现在的情况。

    前年年末的兵祸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韩家都举家搬出。

    这些先不说了,韩潇接话道:“你们所要去的太新县,是三个县合一个县。”

    “据我们所知,并非只因为如今人少,更大原因,还是三个县里,每一个县城都有豪强霸占。”

    “他们几乎是当地土皇帝,连断案都是他们做主。”

    “每一个派过去的知县,都撬不动任何关节,只得郁郁三年。”

    “现在三县合一,让当地几个家族蠢蠢欲动,意图吞并其他家土地。”

    怪不得,在这个时候合县。

    也是,一个家族把持一个县,他们在当地势力肯定扎根极深。

    而且一言堂,也不容易出错,其他县跟他们没有关系,必然不会多过问。

    但朝廷下令,三个县合成一个县,有野心的人,必然会动其他地方心思。

    只要他们动心思,有动作,总能被派来的官员找到机会。

    “我家也是发现这件事,所以从灌江府离开。他们要相互吞并,只会让情况更乱。”

    “现在太新县三家,分别是左边的刘家,中间的裴家,右边的鲍家。”

    “其中刘家在的原县城黑市贸易最多,所以最有钱。”

    “裴家所在的原县城最靠近边关,所以家里私兵甚多。”

    “鲍家所在原县城确实也在边境线上,但有处靠山的天险,易守难攻。那里百姓相对安稳,至少没有关外兵马闯入,粮食勉强饿不死。”

    “这几个县原先也是有名字的,可久而久之,人们只会喊刘县,裴县,鲍县。”

    意思自然不用多说。

    都用他们各自家族的姓氏命名了。

    如此情形的三个县合并,想想都很精彩。

    朝廷并非看热闹不嫌事大,而是没有变化,那就会让他们永远把持三个县。

    总不能真跟梁王说的,派兵平推过去,那当地百姓还过不过了?

    他们派兵去打,豪强们难道自己去迎战?必然会让当地百姓去送死。

    到时候豪强没打成,反而寒了民心,不用了几年,灌江府边域几个小城,必然也会从承平国版图划出去。

    再想收复,可就难了。

    对边域小国,只能怀柔。

    现在合县其实做得极妙。

    至少给纪炀一个相互制衡的机会。

    听着刘裴鲍三家的事,纪炀进一步了解情况。

    一家有钱,一家有兵,一家有粮。

    怪不得不好对付。

    纪炀过去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三合一太新县。

    怪不得陛下给他兵符。

    没有兵符,估计寸步难行。

    了解完这些,纪炀拱手称谢,刚要再谢他们照顾江小子江乖乖,就听韩潇抬手:“应付这些虽困难,对你来说也是时间问题。”

    “但你刚开始要解决的,并非是这些事。”

    纪炀看看韩潇跟韩族老,就听韩潇飞快说了一句话。

    这话让纪炀跟平安面面相觑。

    什么东西?

    韩潇又慢吞吞说了一遍,纪炀还是没听懂。

    等会!

    是方言!

    纪炀眨眨眼。

    他去太新县任职,第一个难题,竟然是听不懂当地方言!

    韩潇见他表情,知道他明白了,开口道:“边域方言本就有些自成体系,我们韩家读书说官话还好,潞州这边有些口音,但多数也是官话。”

    但太新县不同啊!

    那是边关小城,写字还是一样的,方言这东西,必然有自己的习惯。

    纪炀刚扶额,就听韩潇道:“所以,我准备跟你一起回灌江府,至少,至少不会让你们因为方言为难。”

    这话让纪炀立刻抬头。

    韩潇?

    要跟他去灌江府?

    这还是韩家人吗?不用他提,他家主动说出来?

    韩潇认真道:“你上次说的对,有些事必须靠我们自己。”

    “若想天下太平安稳,自身怎会安稳。”

    “我搭不上韩家,但自己去看看还是行的,那毕竟是韩家基业,若能安稳,我们在扶江县也能安心。”

    韩家搬来扶江县一年多,这是他们许多年里,过得最安稳的时候。

    这里没有豪强,没有恶吏,一切都是那样顺畅。

    但越过下去,韩家脸上愁苦越多。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135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135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