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70节

    跟着一起走的,更有另一封给他手下掌柜的书信。

    他在汴京那些铺子,统交给一个叫王伯打理,他此次写信,便是询问王伯认不认识卖鲜花种子的货商。

    同样问了香料的事,

    这信写的也是半真半假。

    原身从昌盛三十二年四月出发,如今已经是昌盛三十四年二月,期间只有过年时通书信。

    纪炀不知对方情况,只是模拟原身语气照常询问,所以也不知道这王伯到底如何。

    更不知道是个忠心的,还是背主的。

    这次做香料买卖,正好试探一番,把这条线给连上。

    他既跟庶弟母子一脉早有恩怨,有些事还是早点做准备为好。

    等书信全都寄出,还有扬州想买葫芦的书信,更有四周知县询问化肥生产进度的信。

    别催了别催了。

    今年的葫芦真的供应不上了。

    凌家湖的化肥日夜赶工,真的供不应求。

    给他写信也没办法啊!

    自家东西太受欢迎,也是个错吧!

    纪炀干脆把这些信件扒拉到一边,就当没看到,等到东西生产出来之后再说!

    去年种出的葫芦,被扬州那边一购而空,想要葫芦器皿只能等到今年六七八月份葫芦收获。

    化肥更是没法,鸟粪抬出来也需要时间发酵,否则用到田地里反而会害死庄稼。

    凌里长已经紧急找其他村子人过去帮忙,但做太多,也赶不上周边几个县都要购买。

    只能说幸好他们村修路了,否则运化肥的牛车都要堵在路上。

    不过这样一来,扶江县其他村人,只要是勤快的,都从这上面赚了些银钱,日子宽裕不少。

    要说不仅纪炀忙,百姓们更忙,春耕跟赚外快,哪个都不想舍弃!

    新搬来的几家非编户,同样跟在后面忙碌,他们本来以为自己是外来人,凌家湖那边可能不要他们。

    谁料凌里长只看做事好不好,根本不看外乡人本地人。

    能干活!那就是好人!

    倒是帮这十几家非编户快速融入扶江县了。

    非编户的意思就是,名下没有房产土地,不能入编,也就是流民。

    不过按照承平国规定,非编户可以去租种官方田地,或者地主家田地,又或者开耕荒地。

    租种别人家的地,没那么辛苦,但要自己攒钱,攒够银钱买田地,成为编户。

    开耕荒地的,只要耕种满三年,便能入户籍,自己开耕的田地只要付官府很少量的银钱,便属于他们名下。

    这十几户人家,有的是从凉西州跑过来求生,有的是隔壁常华县的佃户。

    常华县那边土地基本已经占完了,很少有荒地,他们之前只能租地过活,现在扶江县发展起来,而且还有荒地可用,自然拖家带口而来。

    毕竟能自己开耕,好过种别人家的地。

    现在春耕还没结束,已经有十几家过来,纪炀听其他知县给的消息,凉西州那边日子贫苦,估计会有不少人户听说扶江县的事,会主动到扶江县过活,让他做好准备。

    非编户说的好听,但换成流民,便会让人心生恐惧。

    他们居无定所,没有田地傍身,本身就会焦躁,再加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人或偷或抢,偷抢之后再跑了,谁也没办法。

    按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聚众的闲散人员。

    如果拖家带口还好,单单一两个汉子,难免会对周围治安产生影响。

    所以靠近凉西州的松双县知县,提前给纪炀写信。

    以前扶江县太平,但如今发展起来,人员必定繁杂,安置好这些非编户,扶江县才不会乱。

    对这些扶江县来说。

    安置好非编户,那他们就是扶江县多出来的民户,安置不好,则是动乱的流民。

    纪炀没想到这么多知县书信里面,还有个如此有用的信息。

    但再往下一看,松双县知县又拐到化肥上面。

    好家伙,是用消息换购买化肥啊。

    纪炀想到这个知县,他看着个子不高,说话也慢吞吞的,没想到也是个精明人。

    不过他带来这么重要的消息,自然要投桃报李,让凌县尉那边安排一下。

    这下,是真的放下书信了。

    对于外来人,纪炀自然欢迎,扶江县的荒地不少。

    扶江县西边,从北到南,上集村跟马家湾之间有大片荒地,马家湾到三江村,三江村到官田。

    都有不少无主荒地,安置个几百户不是问题。

    更别说县城往北,那边也是大量无主土地。

    就连扶江县东边,凌家湖到玉家湖之间,同样是有土地的。

    毕竟按照之前扶江县建县的规划,这一块至少跟隔壁常华县一样,至少是个中县。

    但之前一直贫苦,肉眼可见没有发展空间,土地质量又差,本地人口生得少,外地人口不愿意来。

    这不就没什么人了。

    可现在稍微有远见的都能看出来,官道,运河一修,本地有个强干官吏。

    自然而然会迁徙到这里。

    纪炀想过会有人因为运河官道过来,但没想到来的这样快。

    纪炀扒拉下手头的人。

    自己跟小厮平安就不说了。

    下面玉县丞管着葫芦作坊,管着税收账簿,还有库房各色物件,以及耕牛农具损耗使用登记。

    他本身肩负两个职位,县丞跟主簿的活都是他干了。

    连他家娘子也被拉去看管官田。

    捕快卫峰卫蓝是他助手,但毕竟捕快更有许多差事要忙,东家调解个矛盾,西家抓个偷鸡贼,平日跑腿也是他们俩。

    然后是凌县尉,这更不用说,刚刚帮他把请来唱戏的戏班送回潞州城,又骑马去凌家湖催促化肥作坊。

    若不是凌家娘子现在专职帮衙门做饭,估计也会去官田那边盯着,专职做饭也是有报酬的,算起来也是给官府做事?

    凌县尉原本身边还有两个兵士,现在调走一个,只剩江海城,江海城同样累到不行。

    说起调走的江历帆,如今已经不再是兵士身份,算是副队长,虽说也没什么队给他带,但职位上来,待遇也上来。

    可化肥作坊那边忙到让他根本笑不出来!

    新招的两个小吏,去年招来的,今年已经被繁重的事务压到想问一句,他们为什么要来当小吏啊。

    这还有一个小吏还要去官学帮忙,另一个没事也会去搭把手,更多时候帮纪炀跑腿。

    去年不会骑马,今年已经敢在马上睡着了!

    这么算下来。

    他这个上司,似乎有点魔鬼?

    就这兄弟们还肯跟他一起干活?

    他自己都快看不下去。

    如果扶江县一直这么点人还行,眼看着凉西州不少人户过来。

    只有他们这些人维护治安,恐怕是不行的。

    他们能做完手头的事就不错了!

    既如此,招人的事势在必行。

    但这次要招多少才够?兵士捕快小吏,估计全都要补充。

    感觉又要找玉县丞拿账本了,他都想对自己说一句,能不能不要老花钱!

    他们衙门好穷的!

    第45章

    既然说了招人, 玉县丞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这一年多里,早就被知县大人锻炼出来了!干事不快的人, 都不能留在扶江县衙门!

    衙门招聘一出来, 原本以为会有很多人应征,没想到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拒绝。

    没办法。

    这么长时间的,大家也发现扶江县衙门有多忙, 每每过去,总觉得他们连口水都喝不上!

    凌家湖百姓更是说了,总觉得扶江县衙门众人, 还没他们家有钱。

    这个,好像也是实话?

    玉县丞甚至反思了一下自己, 但想到跟知县大人没来之前相比, 他们确实很闲, 但连顿饱饭都是奢侈。

    如今在县衙里, 每日三餐不说了, 几乎顿顿都有肉。

    不仅如此,逢年过节的礼品更是数不胜数, 他家孩子的东西更不用讲。

    他们知县对手下可好了!

    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7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70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