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21节

    所以不说了!

    凌家湖确实有一座宝藏山。

    这么多肥料,别说一个凌家湖了,整个扶江县用此处的鸟粪做磷肥,对凌家湖后山来说也是毛毛雨。

    上百年上千年累积出来的财富,后人自然受益无穷。

    纪炀心里狠狠震撼,看向凌里长的眼神愈发不同,最后拍拍凌里长肩膀道:“你们凌家湖,要发财了。”

    凌里长:???

    发财?怎么发!这东西怎么发财?

    还怎么发财!

    咱们来做潞州,不对,做承平国第一个土化肥加工厂!

    纪炀实在没想到,来巡查一圈,竟然能发现这个意外之喜,其他村子百姓想方设法抢材料制肥的时候,这边已经有了开加工厂的规模!

    这里可以直接补足整个扶江县,乃至周边县城的肥料空缺!

    纪炀仿佛看到沉甸甸的谷穗朝他招手了!

    第20章

    凌里长一时间有些摸不清头脑。

    鸟粪赚钱?他现在稍微明白了,应该能做成肥料,但加工厂又是什么?

    纪炀轻咳,换了凌里长能听懂的话:“就是开个作坊,专门用来制作化肥。”

    “化肥这么好的东西,肯定不止我们扶江县需要。”

    “有些地方做不了那么多化肥,自然会来购买。”

    纪炀说完,周围人竟然没有想象中兴奋。

    凌里长踌躇片刻道:“买?农家人哪有钱买,各家不是也能做化肥吗,那不就够了。”

    “咱们还是扶江县东边的,比西边要富裕些,我们这都不舍得买的,反正自己家能做。”

    等凌里长说完,纪炀已经明白过来。

    之前化肥只是小范围实验,大多数人没看到当时的情景,其实不能想象亩产能增加那么多。

    俗话说眼见为实,别人说的再厉害,他们没感受到,这也没用。

    为还没看到的东西花钱,哪个贫苦百姓都不愿意的,这种一分钱恨不得掰两半花的家里,不必要的钱,真的不会出。

    别说古代了,现代化肥刚普及的时候,很多人家也是不愿意出钱的。

    现在大家对做化肥那么热衷,也因为大多材料基本不要钱。

    他们出力可以!出钱不行!

    说到底,那就是还没亲眼看到化肥的效果。

    所以在纪炀看起来激动的事,凌里长等人则格外淡定。

    旁边有个村民嘟囔句:“要真的能赚钱,怎么会扔在那么多年啊。”

    凌里长瞪他一眼,纪炀摆摆手,里长不要责怪。

    是他想简单了,大家现在对化肥半信半疑也正常。

    但纪炀可太知道化肥的作用,更知道以后看出化肥的效果,整个扶江县都会出现抢化肥热潮,为这事打起来也未可知。

    毕竟化肥等于粮食增产,谁不想让自己粮食增加?

    这可是做梦都想的事。

    不管粪肥也好,植物肥也好,施肥下去之后,十到十五天就能看出庄稼的不同。

    之前马同峰那六家不就如此,在农作物刚出芽的时候,已经欣喜若狂,肯定是看出了施肥的效果。

    那六家都能看出来,没道理其他乡亲看不出来。

    现在大家觉得各自做得百斤肥料不少,用着用着,必然不够。

    不够之后会出现什么场景?

    纪炀觉得马同峰跟他家偷粪肥的邻居已经做了最好的说明。

    作为知县,他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更不能等全县都在找化肥的时候干瞪眼。

    更没道理守着“金矿”哭穷。

    纪炀见凌里长等人确实不理解,想了想道:“要不然这样,你们先做,如果到时候卖不出去,全算我的。”

    全算知县大人的?

    纪炀继续道:“你们信我,以后只有供不应求的时候。到时候恨不得直接卖原料。”

    不出意外的话,到时候他们制作化肥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别人购买的速度。

    作为承平国第一个化肥厂,绝对有这个待遇。

    凌里长听着知县十分确定的语气,又想到儿子凌县尉平日跟他说的话,儿子说他们知县十分可靠大方,而且很有想法。

    要不然试试?

    可凌里长还是道:“您不是还要在这待上两天,要不然让我想想?跟村里的人,村里老人们都商量商量。”

    这自然可以。

    纪炀点头:“眼看马上要秋种,你们快些商议好,然后就可以着手准备这个加工厂了。”

    如果真正开设鸟粪肥作坊,制作肥料的工序还要再细致点,作坊的员工们还要培训。

    现在八月底,算着时间紧赶慢赶,应该能赶上九月的播种豆子跟大白菜。

    所以纪炀说要快点商议好。

    凌里长点头:“在您回县城之前,我们肯定给个答案。”

    凌里长也没想到,知县大人因为他们村里临时搭建的制粪肥棚子,还有了开作坊的想法。

    当天晚上里长便召集村里人开个小会。

    其实讨论出来无非两个结果,一个是粪肥卖出去了,大家都挣钱,另一个是卖不出去,白费了力气?

    可有个老人家道:“这东西反正我们也要用,实在不行留各家慢慢使呗。”

    这个老人家也是种田好手,他隐隐已经发现化肥真的像传闻一样,能让庄稼长得更好,只是现在自己没种出来,不好多说。

    “也是,无非费点力气,咱们还怕出力?”

    “如果真能做出来,那还能赚钱呢。”

    “你们说的轻巧,真做个几万斤,放哪?知县大人可真有意思,开口就是开作坊。咱们这地方能开作坊?”

    “你不想赚钱?”

    “试试,试试反正不要钱。”

    “知县不是说了,卖不出去算他的。”

    九月初三早上,纪炀等人已经在凌家湖待了三天,各家的化肥基本看过一遍,该指点都指点了。

    按理说现在应该启程回衙门,但纪炀明显在凌里长的消息。

    这作坊到底开,还是不开。

    纪炀已经做好两手准备,凌家湖愿意开自然好,算靠山吃山。

    不愿意开,他可以召集人手,以官府的名义开设作坊。毕竟山林川泽,都是官府的东西,开设官方作坊很正常。

    这样的话凌家湖百姓从中分不了太多利润。

    纪炀肯定想让他们来做,至少在这事规范之前,让他们挣点钱。

    现在开采制作化肥,只用交山泽税。

    山泽税的意思是,天下百姓采取山林川泽里面的东西,无论动植物,都要交税。

    按照承平国的律法,他们国家的山泽税跟关市税专供皇家内廷花销。

    比如现在采下来的鸟粪,按理说也该交税的,但东西少,他们地方又偏远,纪炀并不想为难人,自然不提这茬。

    如果大规模制作,定然要交山泽税。

    但现在也就是朝廷不知道鸟粪制化肥能挣多少钱,更不知道有多大作用。

    等朝堂明白过来,以后像这山上如此大规模的鸟粪层,肯定如同矿产一般严禁私人开采。

    说不定跟盐矿一样,需要买盐引才有资格开采。

    到时候姜家山虽在凌家湖后面,那也由不得他们随便动,必然有人花重金买开采权,到那会,当地百姓挣不到什么钱。

    什么?他就是朝廷的人?

    纪炀假装看不出里面的弯弯绕绕,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当然,发展到以后,这些东西也必须由朝廷管控,当地若没强有力的监管,必然会引起械斗。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缺少监管的赚钱,肯定造成混乱。

    就连现在凌家湖开设化肥作坊,他都要看牢了,不管定价还是售卖,都要在他眼皮子底下。

    当然,开化肥作坊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供应百姓们的需求,改善当地的土质。

    让凌家湖赚钱只是顺带的。

    所以这作坊必须开,谁开倒不重要。

    纪炀这会心思九转十八弯,但外人看来,只觉得他是个年轻气盛的小知县。

    平安小声抱怨:“少爷,您干嘛要答应买下制出来的化肥,又是一笔钱。”

    纪炀好笑看看平安。

    他算发现了,平日平安看着沉默寡言,竟是个财迷。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21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21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