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花白茶 本章:第18节

    如果把两个葫芦酒樽放到一起,便连成一幅美人醉酒仰望仙境的画卷。

    这也是滕显的绝妙之处,他落下的字画还算不错,可比起这雕刻工艺,还是雕刻要更活灵活现些。

    如此精美到极致的葫芦酒樽刚问世,就让众人皆惊。

    最后则是纪炀重金买下。

    这对葫芦酒樽也算滕显的成名作之一。

    原身对这东西宝贝的厉害,来当知县也要带上,纪炀就无所谓了,再精巧的东西能让扶江县衙富起来吗?

    要知道现在衙门里的伙食还是从他荷包出的。

    不赚钱不知柴米贵,他带来的那点银子谁知道能养几时。

    还是让扶江县富裕起来,才能一劳永逸解决吃饭问题,不仅解决衙门吃饭问题,更要解决百姓们的吃饭问题。

    现在看着扶江县似乎井井有条,也没什么事。

    但在纪炀看来,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不说别的,就那黄土路,就那一碰就要倒的城墙。

    就当这些全看不到,那官学呢?没官学也要有个私塾吧。

    应该有的慈幼院呢?冬日的抚恤孤寡老人呢?

    什么都没有!

    凑凑合合也能过,可过得怎么样?

    那些听到粮食也许能增产就冒雨跑来县城的百姓,还有对化肥一无所知,可愿意潜心学习的乡亲。

    再有照顾妹妹,四五岁就会主动帮忙做事的江小子。

    凑合的话,对得起努力生活的他们吗。

    纪炀自认不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但他明白在其位谋其政。

    他努努力,治下的百姓生活就会不同。

    换做是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华国人,应当都会这么做吧。

    两个漂亮的葫芦酒樽被纪炀安排小厮平安跟县丞玉敬泉送出,他们两人骑着快马往潞州城方向走。

    今日是八月初九,赶在中秋之前送到潞州知州府上。

    汴京葫芦秀才做得酒樽,放在潞州绝对是最新奇的物件。

    他这是送酒樽吗?

    不,分明是告诉潞州城的人,汴京有名的葫芦秀才在他扶江县!

    想要买东西?

    那就来吧!

    扶江县百姓还沉浸在化肥的快乐当中,殊不知他们的小知县已经在筹划另一件赚钱的买卖。

    而且很快就会见到成效!

    第18章

    时间一晃便到八月十五。

    这天从早上开始,同样住在衙门的玉家娘子,凌家娘子就在忙碌,准备晚上的小宴。

    按照知县大人的说法。

    衙门最近忙了许久,又是做肥料,又是召集百姓学习。

    之后又让平安跟玉县丞去潞州城送礼,两人刚回来正在各种院里休息。

    送出去的那礼让知州格外喜欢。

    按照玉县丞转达的话便是:“知州大人说,他们虽远在潞州这种偏远地方,可心里也喜欢汴京的新鲜玩意,更知道葫芦秀才的名声,可怎么也没想到,还能得到他做的物件。”

    玉县丞继续道,“知州大人还说了,等知县大人您得空,请您去府上说话呢。”

    其实玉县丞心里奇怪,总觉得知州大人对他们知县十分客气?

    平安自然知道客气的原因,但也奇怪为何知州并不透露少爷的身份。

    等纪炀得知,只私下说道:“还能有什么原因,自然是那边的问题。”

    不管伯爵府弃子的名声如何,他到底还姓纪,汴京那边看不起也就罢了,偏远之地的官员们虽用不着巴结,但也不会落井下石。

    官场浮沉,谁知道以后有什么变故。

    能当官多年的人,心里都有数,既不刻意优待他,那就不会招惹汴京那边的人,更不得罪他,给以后留条后路。

    纪炀知道他们的想法,自然不会生气,有多大的本事,就有多大的面子。

    他如今这情况,已经算可以了。

    他们两个忙着一通自然是有成效的,想必此时的潞州城已经知道汴京葫芦秀才来了的消息。

    过了中秋,只怕会有人登门买葫芦。

    纪炀已经看到白花花的银子了。

    那是银子吗?那分明是扶江县的即将要修的路!

    不止他们两个,县尉捕快兵士,最近哪个不是忙得脚不沾地。

    凌县尉还开玩笑说,他把前些年没干的活全都补上了。

    玩笑归玩笑,可手头的事一点都没拉下。

    他们都是扶江县本地人,最是知道知县大人让做的事,对扶江县真的很好。

    不过再忙也要有个休假时间。

    现下过节,纪炀就说让大家都休息休息,以后总有忙的时候,过节当天还是轻松些吧。

    中秋正是个好时候,所以今晚的小宴,还让衙门众人携家人一起热闹。

    说是宴会,其实就是吃顿好的,改善改善伙食。

    所以一大早,县衙厨房就飘着香味。

    旁边还有纪炀吩咐平安从潞州买来的果脯点心,全都是中秋小宴上来用。

    纪炀更是分出不少出来,今日凡是来衙门口的小孩,都能来讨几颗糖吃吃,也算与民同乐。

    虽说在其他地方,这些零嘴不算什么,放在扶江县算是稀罕物,不管哪家的小孩过来,都能领两颗麦芽糖甜甜嘴。

    小宴过后,再去看看当地的民俗游火龙,水边赏月。

    这个中秋也算热闹。

    难得放松一天,纪炀也放下手里的差事,顺便再把沉浸在做葫芦的滕显拉出来,好让他知道晚上要去改善伙食。

    谁料滕显随便摆摆手,眼里只有漂亮的葫芦们,身边的奴仆显然已经习惯了。

    纪炀看了看滕显做出来的两个杯子,刚上手,就被滕显抢走。

    看什么看!还没做好呢!

    纪炀也不计较,笑眯眯出门。

    不错,认真干活就好。

    等滕显设计出现,他们便能正式售卖葫芦器具。

    纪炀随后反应过来,说好的休息,怎么又想到这些事了!

    想他节后两件大事,一个是下乡看看各村制作化肥的情况,这也是之前答应过乡亲们的。

    二是监督滕显设计出合适的饮食器具。

    只要把这两件事办成,他也能松口气。

    纪炀对节后的事已经规划好,只是回去看到平安的时候,见赶路回来的平安并未去休息,反而一个人愁眉苦脸的。

    这会看到他,竟然更加沮丧。

    等纪炀开口询问,一向沉默的平安忍不住道:“少爷,您这次出来,本就没带多少银子。衙门饭食您包了,多了两个孩子都不算什么。”

    “可来回送礼的钱,还有买糖过节的钱,如果以后都是您出,再多的银子也会花光的。”

    换做之前,平安绝对不敢说这话,也不会说这话。

    在汴京时,别说只给孩子们买些糖了,就算给整个扶江县一千五百多百姓人人买糖过节,那也是可以的。

    今时不同往日,平安确实在担心自己少爷。

    纪炀心知他的担心,也看出平安的好意,认真解释:“放心,很快便用不到我的银子。”

    “扶江县很快就会收入的。”

    纪炀声音不算洪亮,但说起来却十分有力度,平安认真点头。

    纪炀瞧着,给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一把糖:“快去休息吧,等着晚上吃席面。”

    等平安刚走,纪炀便对上另外两个亮晶晶的眼睛。

    江小子江乖乖目不转睛地盯着方糖,两人只吃过一次糖,还是一点点糖屑,这会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连一向“定力足”的江小子都如此。

    纪炀好笑地看着他们:“来,帮我一个忙,帮了就有糖吃。”

    肯定帮!

    他们想吃糖!

    纪炀把衙门大门打开,就在对面茶摊坐着,让来往的小孩过来领糖吃,江小子江乖乖负责给糖。

    不多时县衙门口便聚了不少孩子,更有过节的气氛了。

    晚上宴席自不用说,各家携家带口,纪炀这也不冷清,有平安跟江小子江乖乖陪着。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知县》,方便以后阅读小知县第18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知县第18节并对小知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