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安美院擦肩而过(5)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李咏 本章:与西安美院擦肩而过(5)

    刘老师对我解释说:quot;假如声带闭合不好,有缝隙,声音就是嘶哑的。声带的宽窄、薄厚,决定了你声音的粗细、音域的高低,表面的光滑程度决定了声音的质量。懂了吗?quot;

    似懂非懂。我一脸迷茫地望着她。

    挂号费和诊断费都是刘老师替我交的。她是真想培养一个自己的学生。

    很快,我开始上课了。每周二、四两天,放学后直接去音乐教室找她,每次训练两个小时。

    头一回去她那儿,她从屋里抱出一面红色的腰鼓,从上面拆下一条红绸带,扎在我的腰上。确切说,是在quot;小腹quot;那个位置。

    quot;这叫丹田。quot;扎好以后,她用手拍了拍,quot;唱歌要用这里的气。quot;

    quot;这里还有气?quot;我很诧异,下意识地挺了挺肚子。

    quot;来,我教你。quot;她双手按住我的肩膀,让我呼吸,呼吸的时候肩膀不许动,只能肚子动。

    quot;这就叫腹式呼吸,学美声,这是基本功。我们每个人躺着睡觉的时候,用的就是腹式呼吸,今晚睡觉前,好好体会体会。quot;

    然后是练声。quot;闭上眼睛,想象有一个点,在你头顶上,唱呜--,用你的声音去触碰那个点,感觉丹田的鼓荡变化……quot;

    我试着quot;呜quot;了一声,不对,像假哭。又粗着嗓门儿quot;呜quot;了一声,也不对,像狼嚎。

    quot;发声的时候,声音不是从嗓子眼儿里挤出来,要用脑后音。quot;她轻拍我的后脑勺,quot;从丹田出来,经过后脊梁,在这里共鸣,穿过这里顶到头顶!quot;

    我越听越迷糊,后脑勺还能出声?

    第一天就在我高一声低一声的quot;呜呜呜quot;中过去了。

    隔一日又去,刘老师想出了新招数。练习发声的时候,我站在窗口,夕阳从窗外照进来,她正好看到我侧面的剪影。她盯着我的喉结,声调越高,喉结越往下降,就说明我没偷懒,确实在quot;气运丹田quot;。

    quot;唱歌啊,特别讲究吸着唱。quot;她说,quot;只有在吸气状态时,你的喉结是下降的,喉咙才会打开。quot;

    这也太有悖常理了。以我当时有限的实践,很难理解这一点。

    quot;见过夏天里狗是怎么喘气的吗?quot;看我一脸困惑的样子,刘老师突然问我。

    quot;见过啊。quot;

    quot;什么样?给我学一个。quot;

    我心想,您可真会逗闷子,人这口气还没喘利落呢,怎么又学上狗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咏远有李》,方便以后阅读咏远有李与西安美院擦肩而过(5)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咏远有李与西安美院擦肩而过(5)并对咏远有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