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父如是(1)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李咏 本章:有父如是(1)

    【有父如是】

    我出生之前,我爹已经有两个闺女了。我娘遵照党的方针指引,没日没夜地搞quot;社教quot;。正事儿也没几件,就是一群老娘儿们咋咋呼呼。其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相互嘀咕:闲着也是闲着,生个孩子得了!

    于是妇女们不顾老公的劳累,开始了下一代的quot;制造quot;。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娘有一天告诉我爹:quot;咱有了。quot;

    我娘有个朋友,是妇产科大夫,做完检查,高兴地告诉我娘:quot;是个儿子!quot;

    算起来,大姐比我大8岁,二姐比我大6岁。我爹我娘根本没征求我意见,就这么把我造了出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医生把我从产房里抱出来,跟我爹照了个面,我爹喜极而泣。

    他一溜烟儿就跑到了大街上,干吗?给我娘买礼物。今天她立了头功!

    东街走西街,不知道买什么好,最后买回来一个肥皂盒。

    20年后说起这一段,我娘还在笑我爹quot;不靠谱quot;。

    我爹一生满怀未竟的理想,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从形式到内容都精益求精。比如他让我从小头顶quot;三七开quot;,打头油,头缝细而笔直,发丝服服帖帖。我们站一块儿,就是电影《包氏父子》里那爷儿俩。马褂、怀表、小分头--在他心目中这是文化人的范儿。

    还有一些观念,完全不合常理。我七岁那年,有一天肚子疼,疼了一宿,满身大汗。我爹果断地说:quot;送医院!quot;我被扛到医院,送进病房,检查结果是quot;急性阑尾炎quot;,要立刻切除。换上病号服推进手术室,也不知为什么,突然就不疼了,我脱了蓝条褂儿直接溜回了家。

    回家以后我爹开始给我讲道理,说这个阑尾啊,得割。有本书上写的,在英国,凡是贵族家庭,讲究点儿的,小孩儿都割阑尾,更别说我这还是个发炎的阑尾。

    我当时小,没跟他争,后来懂点儿事了,才又提出来跟他讨论:阑尾它招谁惹谁了?父精母血,人身上哪个零件没用?再说了,咱又不是贵族,管人家贵族什么样呢。

    我爹曾经跟我说:quot;小咏,我给你讲讲我小时候吧。quot;我当时正忙着呢,回了一句:quot;没心思。quot;他就没讲下去。

    我只知道我爹年轻的时候在兰州一家中药店当过学徒,表现不错,19岁那年被派到上海进修,见了不少世面。再回兰州,就感觉呆不下去了,第二年又来到上海,投奔一位堂兄。堂兄在位于南京东路的quot;达仁堂药房quot;工作,给我爹也谋了份差使--坐在药房里的高台子上,抄方子,记账。

    我爹在那里练出一手好字,药堂里一直保存着他写的笔记,直到几年前被拆迁。后来我上了大学,我爹要求我给他写信时,也一律用竖排繁体,导致我直到今天也不大会横着写字,怕弄错行。


如果您喜欢,请把《咏远有李》,方便以后阅读咏远有李有父如是(1)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咏远有李有父如是(1)并对咏远有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