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静舟小妖 本章:第512节

    弯路和跳台多过波浪,但波浪却又无处不在,遍布在这条赛道的任何地方,几乎全程都有着波澜起伏的地势。比起其他大部分赛道刻意增加的难度,这个赛道其实相对而言是简单的。

    然而这正是余乐资格赛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

    作为技巧型的运动员,赛道越难,他越容易发挥,反而这种类似于高山滑雪,侧重于“滑”的赛道,对他很不友好。

    明明余乐出发反应很好,甚至出发的力量也不算太差,但是在接下来两个极为简单的波浪路面上滑过之后,余乐很快就被超过了。

    克劳斯加速的实在太快了。

    余乐就看见那双手臂舞动了几下,就冲到了他的前面。

    随后抵达赛道的第一个弯。

    这是一个弯度大概在100的,将近90°的直角弯。

    更靠近内侧的位置上插着橙色的旗门,克劳斯抢在所有人的前面,第一个贴着旗门滑了过去。

    然后是余乐和马林。

    旗门在马林那边,也就是说,直角弯是向马林那边,克劳斯抢了马林的道,导致马林的速度慢了一点。

    余乐只需要跟在克劳斯的身后滑就够了。

    所以在回转结束后,两人再次聚合,余乐还要快上一点。

    但这并没有什么意义。

    比赛才开始,此刻的领先不代表一直的领先。

    余乐很清楚。

    他的目光就落在克劳斯的背上,就像克劳斯说的,跟着他。

    这真是让人无奈又真实的狠话。

    作为这个项目的世界杯总冠军得主,哪怕克劳斯这次比赛的状态似乎不太好,但吊打他们这些世界二流的选手还是没有问题。

    从第一个弯道滑出来,克劳斯实现了在领滑的目标,完全挡在了余乐和马林的前面。

    余乐和马林的第二位还没有分出前后。

    在他们后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选手,大家几乎挤在了一团。

    克劳斯来到第二个弯路,这一次旗门在余乐这边,在他身体倾斜,控制板刃回转。

    几乎同一时刻,余乐的瞳孔收缩了一下。

    这么早做动作的吗?

    也对,内角度进外角度出,外角度进内角度出,哪怕是中角度进中角度出,其实只要能够缩短回转的用时,理论上都是正确的用法。

    只是大部分人,像是一种习惯和本能,更倾向于抢内道,然后控制角度回转出来。

    这本来也没有错,不过因为过于在意“抢内道”本身,很容易就丢掉了“滑”的流畅状态,先不说是否会减速,对心态的影响也很大。

    是不是,抢不到内道,就输了呢?

    自信心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打击吧?

    这个想法其实在这瞬息间还没有完全的通透,但余乐是一个比赛型的运动员,他的冷静不仅仅是对赛场压力的适应,最重要的是在那瞬息万变之中,他总是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毫无疑问,跟着前面的克劳斯滑,没有错。

    因而余乐在看见克劳斯在他预料不到的位置就开始做回转准备的时候,余乐的身体就自发自动的跟着在做出了相同的动作。

    正好做出反应的时间,与他和克劳斯一前一后的位置差距差不多,所以当他紧跟着克劳斯倾斜身体,几乎沿着相同的滑辙越过那个旗门的时候……

    余乐就像被高手,手把手地带领着,完成了一次完全契合赛道和速度,中进中出的回转。

    怎么说呢?

    就是很自然,很流畅。

    犹如溪水汩汩,太阳升起,春风习习,在他从弯路出来的瞬间,水到渠成的感觉就在他的心里炸开。

    这是来自于高手的亲身示范,是在无数次训练和比赛中,获得的对弯路的最为敏锐的直觉。

    这是他无论复盘多少次,就连教练都无法明确指出的本能。

    至少目前华国的教练做不到。

    非要去形容,就像余乐可以在坡面障碍技巧拿到96分,他的每一个技术处理,是别人暂停了录像跟着一帧帧学都无法复制。

    这是一种天赋,也是经验。

    余乐训练障碍追逐也有一段时间了,他在各方面的成长都很明显,但还不够,在世界赛场上,他还差的很。

    在前一秒以前,他甚至都不明白他和世界超一流的选手差距在哪里。

    现在他懂了。

    类似于顿悟,亦或者是入了门。

    余乐至少在这一瞬间,明白了自己可以在克劳斯身上学到什么。

    如果说之前,他还觉得克劳斯让自己跟着他是一种侮辱,那么现在就没有这个想法了。

    多难的机会啊,可以和世界冠军同场比赛,可以就在他身后,不过一米的距离,这么近的距离观看他的技巧处理。

    他很惊喜,更是心甘情愿地跟着。

    只要有所成长,都无所谓。

    接下来,余乐的世界里就只有克劳斯了。

    除了偶尔分心在地形上,他甚至没有注意马林他们哪里去了。

    他跟着克劳斯学习回转的进出,一开始只能用身体去模仿,去学习,但这种领悟是刻在心里的,他有种明悟,这样的直觉,他早晚能够掌握。

    直线部分,克劳斯偶尔会拉开和余乐的距离,但一心追着克劳斯学习的余乐,会拼命追上去。

    余乐的跳台非常好,他在压高度这一点上,有着自己敏锐的判断,就是克劳斯也不会比他更好。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个赛场没有难度较大的波浪区,所有的波浪都设置在加速区上。

    这限制了余乐的发挥,但也给了余乐更多学习高手处理回转技巧的机会。

    他想过,为什么自己的回转部分一直不如小白,甚至还不如叶玺,但因为无论小白还是叶玺,他们距离超一线选手的差距都很大,不是每一次都能处理的这么好,近乎于完美,余乐就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但现在不会了。

    余乐感觉到自己每一个弯道都在成长。

    他模仿,学习,了解,他看到了弯道最美的风景,于是他的脑海里就有了画面。

    如果这个赛场有人能够做出一个弯道的计时图,就会发现,余乐在处理相同角度的回转速度一直在不停的减少,他无时无刻不在成长。

    可惜没有人看见,所有人能够看见的就是余乐从第二个弯道出来,就牢牢地占据在了第二位上。

    他一直紧紧咬在克劳斯的身后,就像他的影子,有时候两个人几乎做着同样的动作。

    看克劳斯的比赛是一种享受,他可以极限速度下,完美地处理所有的障碍,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快的速度。

    渐渐的,锁定在克劳斯身上的视线,多了余乐的身影。

    就像是一副完美的画卷,余乐的存在并不突兀。

    余乐一直紧紧地跟着克劳斯。

    当克劳斯在波浪上起伏的时候,身后的人也在随着海浪起伏。

    当克劳斯在跳台贴地飞跃,身后的余乐也在他的空中轨道上翱翔。

    两个人始终维持在一个犹如平行轨道上的距离,倒是身后的两个选手,渐渐的有点脱节。

    马林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拉开了两个身位。

    另外一个选手距离他们更远。

    马林追的很辛苦。

    他很尊敬余乐没错,但不代表他想要输给余乐啊啊!!

    在坡面障碍技巧不如余乐是理所当然,但障碍追逐可是他练了七年的项目,余乐才转项不到一年啊!

    这个结果他不接受。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想要超过余乐,但无论怎么去努力,好像都无法拉近之间的距离。

    又一次的小回转出来,看着他的板头和余乐板尾的距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好像就拉大到了一个让他警惕的程度。

    差距一个板位的距离,对于他们这些职业障碍追逐选手,是一个很值得警惕的距离底线。

    因为到了个程度后,就代表想要超越对方,就必须追上两个板位,将近三米的距离,时间差距就在半秒以上。

    在以毫秒计算的这项运动里,半秒的差距几乎临近无法逆转的绝对值,除非对手出现失误。

    但是……

    马林犹豫了一瞬,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应不应该祈祷余乐发生失误。

    但显然现实也没有留给他太过纠结的时间。

    从他发现,距离差距就要突破底线时,赛程已经过了大半,他们已经从超级大回转滑出来,距离终点已经不远了。

    不行!要把距离追赶回来!

    可是……好难追啊!

    从马林的角度看,余乐和克劳斯“咬”的非常紧,余乐就像是已经完全进入了克劳斯轨道的卫星。

    他们同步了!

    作为这个项目的“老运动员”,马林非常清楚被超一流高手“带飞”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就是很过瘾,很流畅,那种舒畅的感觉简直可以治愈强迫症,有种让人痴迷的魔力。

    他有过两次这样的机会,不但成绩会很好,对他之后的成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就像是……普通老师和高级教授教导后,所收获到的天差地别吧。

    余乐在学习,在成长,毫无疑问,让他羡慕。

    而且,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已经从比赛的状态下走出来了,技巧的出来开始出现错误,渐渐混乱。

    此消彼长。


如果您喜欢,请把《滑雪后我成了大佬》,方便以后阅读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512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512节并对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