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静舟小妖 本章:第350节

    一旦被他确认掌握的技巧,只要不是发生意外,他一心一意去做那个动作的时候,通常都不会出现失误。

    这次当然也是一样。

    余乐这一跳完成的太帅了。

    裁判室里的裁判们都在他将身体重新站起来的时候,眼里有了几分赞美和认可。

    不愧是被很多裁判一场比赛就记住的“黑马”。

    【大灾难】是一个很考验选手街区桥上技巧的一个动作,现在全世界能完成这个动作的也不过20来号人。

    道具架在赛道上,滑和不滑,滑的质量如何,很容易就能区分出,这个选手是一流还是二流。

    没有进入决赛的几乎所有选手,都绕开了【大灾难】这个技巧,又或者头铁想要试试,结果摔的稀里哗啦。

    能成为年度“黑马”,肯定是有其极为过人之处。

    说起来,去年的“黑马”是谁来着?

    哦,是r国的那个才上成年组的小孩儿,本来所有人都在期待他能够一鸣惊人,甚至在他15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国际雪联选手库里建立了个人目录。

    然而现实是,他并没有一飞冲天。

    虽然没有人去议论那个孩子,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并没有抗住成年组的压力,甚至压力大到伤痛住院的程度。

    所以,这就是“拔苗助长”啊。

    外国人的词汇里,没有这个成语,但他们都能感受到,水木朝生心态明显还不足以应付成年组,还不如去年就留在未成年组,也免了受这一年的苦。

    至于余乐和水木朝生的矛盾和争议。

    去年大多数站在水木朝生的那边的裁判,今年都站在了余乐这边儿。

    毕竟,结果不是已经出来了吗?

    那小孩儿口无遮拦,在网上胡乱发言,余乐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逆流而行,实现反超。

    要说他不是因为理亏心虚,谁信啊。

    散乱的思绪,直到余乐冲上u型池,才迅速收了回来。

    果然还是要滑u型池啊。

    想要冲击排名,冲击奖牌的选手,肯定都不会绕过这个选项,再难,也要迎难而上。

    速度已经达到近60迈的余乐,冲上了u型池。

    60迈,绝对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速度了。

    只有前面一点速度都没有丢掉的选手,才能够拥有这样的速度。

    盖伦也不过如此罢了。

    60迈的速度会让余乐被抛飞的很高。

    高度足够,自然也就能够做出更高难度的技巧。

    这是一个向右的偏轴转体。

    余乐的一只手抓的在滑雪板上,手腕贴着脚后跟,抓在雪板的内侧。

    【日本抓板】!

    肩膀带动手臂,手掌抓着雪板,形成一个向上提拉的力量,接连两次转体。

    720°!

    u型池!

    并不是特别难的动作,但因为前面的速度维持的很好,所以腾空的时间非常长,被抛飞出去的身影旋出了帅气的线条。

    然后早早的将身体展开,在下落的同时,再一次拧动身体。

    180°的转体!

    反向落地!

    好!!

    这个技巧是盖伦都没有完成的难度。

    无论是盖伦,还是约拿,因为一心一意冲击坡面障碍技巧世界第一的排名,他们不会分出精力去滑其他的项目。

    所以哪怕自由式滑雪的小项都有相同的地方,他们能在u型池做到的水平也很有限。

    设在这里的u型池,大概除了u型池兼项的选手,其他人,最多也就能完成一个900°的难度吧。

    余乐就很有意思了。

    他并没有去提高周数。

    不擅长的运动,多一圈的风险性太大了,很容易直接就摔倒在池底。

    但他接下来半周的转体上,选择了和盖伦相反的反向,这就让他有了一个反向落地的加分点。

    不过难度毕竟超越了单项选手的极限,余乐在落地的时候,是有一点点小小失误的。

    滑雪板稍微岔开的大了一点。

    这点小失误扣分很少,影响不大,只是会降低余乐保持到现在的速度优势,导致他在后面一系列跳台的发挥可能会差一点。

    稍微有点可惜。

    但又能够接受。

    作为第二年踏上赛场,应该还能算作新人的余乐而言,他认真去对待每一个挑战,这种精神足以打动裁判。

    唔……

    打动裁判,和让裁判在后面跳台区域给他漏分是两回事。

    这完全就是私人感情,和职业道德的区分。

    他们更希望的,是余乐能够调整过来,自己做到完美。

    当然这一轮如果不行,不还有第二轮吗?

    坡面障碍技巧就是在失误中总结经验,在摔倒后爬起来迎难而上的运动。

    看选手这种摔都麻木的裁判,理所当然地认为,包括余乐在内,这一轮做不到,下一轮再做就好了。

    余乐却不接受这种理论。

    比赛就是比赛。

    每一轮都很珍贵。

    他倒滑落地的时候,因为脚下一边高一边低,出现了落地失误这件事,确实赖不了别人。

    没控好就是没控好。

    但他完全没有放弃的想法。

    首先这个失误不算大,最多就没那么干净,会在全程分上扣一点小分。

    唯一麻烦的是因此减掉的速度,能骤然降低了有10迈吧?

    正常情况下,滑到这里的速度,应该差不多接近70迈了,这样才能够保证他在第一个两周的跳台,完成两周以上的技巧难度。

    一旦低于60迈,不用想,就算是盖伦来,也就只能完成两周。

    余乐手上也没有速度表,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少迈,他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大概是在60~65迈之间。

    丢掉的10迈实在可惜。

    但还不至于放弃。

    就看接下来的操作了。

    原本制定好的计划,因为意外开始有了变化,备用计划使用了出来。

    余乐毫不犹豫地冲向了第一个跳台,二分之一馆右侧跳台。

    原本他想用小跳台,刷自己的右侧动作的“难度储备”,但现在不用想了,捡自己最擅长的滑就好。

    而且也要庆幸自己现在是在倒滑,虽然就是这个倒滑让他出现微小的失误,但也保证了他在这个跳台能有一个难度起跳。

    冲上跳台的时候,倒滑的弧形路线并不比正滑差,余乐很注意自己的小细节的问题,短板问题一定要处理。

    优秀的弧形线条,在飞出的那一刻,成功让他偷到了90度周数。

    屈体,抓上板头,偏轴转体!

    二分之一馆很不好做翻腾动作,所以余乐也不勉强自己,偏轴他现在一样掌握的很好,尤其是他本来就很擅长的左侧动作,轻松在半空中完成了剩下的270°,以及接上的第二周。

    快如闪电的转体之后,身体迅速展开。

    “展开”这个动作是跳水的核心,难倒其他人的技巧训练,余乐几乎没怎么花费心思就掌握了。

    只不过是把大头朝下,变成双脚落地而已,那更简单了好不好。

    世界一流水平的跳水运动员,必须就是快准狠!

    明明速度不是很理想,无论是飞出去的高度还是力量,都稍微差了那么一点儿劲儿,但余乐还是凭借自己千锤百炼的爆发力,追赶上了丢失的速度。

    人才从弧形线的最高处滑过,身体就已经展开,等待落地的到来。

    然而这样并不是余乐的目标。

    他在起跳前就已经做好了这一跳的安排。

    只见他在腰胯在半空中轻巧的一拧!

    滑雪板最先拧转过来。

    同时板头已经高高翘起。

    接着肩膀转动,留头一瞬!

    转头!

    眼前便是他刚刚才跳出了的跳台。

    倒滑起跳!

    倒滑落地!


如果您喜欢,请把《滑雪后我成了大佬》,方便以后阅读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350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350节并对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