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静舟小妖 本章:第311节

    不仅仅是余乐,包括雅克、白一鸣,在他们眼里都只是“二流运动员”。

    “一流的运动员”最起码要拿到一次世界杯分站赛的冠军,这个项目超一流的现役选手,全世界只有两个,约拿·达罗和盖伦·内维尔。

    余乐毕竟才上场,并不能彻底颠覆裁判的印象,但只凭借两个道具,就拿到裁判一句夸赞,也说明了他今年在处理道具的细节上,更加出色了。

    余乐在第二个街区,选择了450°的上桥和270°的反向落地。

    同样是【麻花】。

    而且反向落地的分数也不低。

    这两个道具余乐都完成的很轻松,他一路倒滑,身体拧转,朝着他选择的第三个道具滑去。

    这个时候,他的速度已经快达到50迈。

    速度的感觉终于有了。

    不但不会让人觉得恐惧,手忙脚乱,更高的速度反而会让余乐这样水平的运动员,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他的身体素质,也更适合50迈以上的技巧处理。

    就比如3匹马力越野高配四驱带涡轮增压的汽车,你让它始终保持30迈的速度低速行驶,信不信发动机会委屈到颤抖,发出焦糊的味道。

    速度上了50迈,余乐的注意力也变得更加集中,在滑向下一个目标道具前,他张开嘴大口地喘了两下,肺腑里的浊气跟着嘴里的白雾喷薄而出,在冰冷的空气里逸散开。因为不断细微精调而发热的身体,在这个过程里快速降温,整个人也更加清醒,思维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其实也不太需要脑子。

    路线和技巧早就已经编排好了。

    在过去二十来天的训练里,这几条路线都已经练出了肌肉记忆,余乐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进行体能控制,以及判断角度和起跳的时间,位置。

    跳!

    在第三个道具前,余乐选择的是倒滑的正面上桥。

    只有90°。

    难度比较低,不是余乐无法完成更高难度,而是他有别的安排。

    90°上桥,在桥上站稳的下一秒,再来一个【桥上跳】,180°的跳跃,身体换成了左侧在前。

    随着桥尾在一点点靠近,一点点接近,余乐在最后一米的时候猛地跳起。

    这是一个360°的侧面翻腾动作,而且在落地的时候还进行了一个90°的转体。

    正面落地。

    完成!

    裁判们在点头。

    在道具结束的时候去做翻腾类的动作明显是更难的,因为翻腾的周转更大,而道具桥最高也只有一米。

    要知道在跳台区里,一周台的高度是两米起。因而想要在完成道具的时候,做出一周翻腾的动作,选手需要多么大的爆发力。

    但这是爆发力的问题吗?

    不!

    爆发力仅仅是去做这个动作必须的条件,而不是完成这个动作需要的能力。

    在任何技巧类的运动里,细微动作的控制,其中就有对力量的控制,多一分力,就要多一分与之抗衡的力量进行控制。

    在不足一米高的道具上完成一周翻腾的技巧,那么余乐就必然用到更多力量的同时,还要用出能与之抗衡的相同的力量,处理落地时候的平衡稳定。

    然而再难,余乐依旧将他完成,并且从容的继续往下滑去。

    裁判对余乐的印象分一直在提高,他表现出了很多“一流运动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让人惊叹他再度刷新的成长性,以及对这个赛场的期待值。

    就在余乐完成这个道具,前往下个道具时间段,主裁判发言:“箱子上的动作就放在第二个道具上吧,那是一个明显的连续性动作。”

    其他人听完,知道这位主裁判显然很欣赏余乐之前的尝试,虽然都受限于道具,限制了选手的发挥,但这样组合下来,也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余乐此时已经滑到第四个道具前。

    是的。

    这个赛道有很多的道具,乱七八糟地摆在很短的一个范围里,和现有的国际赛道完全不同,余乐必须去完成第四个道具。

    这是一个彩虹桥,也是整个赛道,唯一一个“异形道具”,对于余乐来说,完成彩虹桥太简单了,他身体一矮,90°就轻松上了桥,在冲上长虹桥最顶端的时候,又往上一个180°的【桥上跳】,飞跃了一米多的距离,直接落在接近桥尾的位置,然后身体往下一沉,就直接落在了地上。

    没有下桥动作,很可惜,因为余乐做不了。

    就是盖伦和约拿来了,也不可能在彩虹桥上完成【桥上跳】的下一秒,再接上一个下桥动作。

    彩虹桥的坡度很大,远高于35°,想要在上面平稳的滑过都很难,想要做技巧,就只能在【桥上跳】和下桥动作里二选一。

    这一次,余乐先做【桥上跳】,下一场比赛,再做下桥动作。

    虽然没有什么炫酷的技巧,但选择彩虹桥本身,就足以让裁判给出更高的分数。

    真是看够了在平桥上的各种动作了,除非真的做出超难的技巧,对于阈值已经超高的裁判而言,已经很难有选手能在平桥上给他们什么触动。

    从彩虹桥上下来的余乐,终于正式告别了街道区,来到了跳台区。

    跳台区依旧继承了这个雪场独特的,简单的风格。

    就比如前面两个一米高的连续跳台,简直就像是开玩笑一样的存在。

    这个高度能做什么动作?什么都不能做。但你又不能忽视它,绕过它到后面去。只能硬着头皮去挑战,还得尽可能做的“高级一点”。

    余乐只能左侧的360°偏轴转体,落地后,马上往右侧滑去,再来个右侧的360°偏轴转体。

    也算是努力展示了一番自己在偏轴跳跃上的能力。

    余乐连续做了两个跳跃,只有一周,他觉得这太简单了,但裁判们可不这么认为。

    看的人,和做的人对难度的看法,肯定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余乐的两次跳跃,在裁判看来,真是太棒了。

    就像会功夫一样。

    “华国功夫。”甚至有裁判笑着这样说。

    翻跟头这个动作肯定任何一个坡面障碍技巧的选手都会,但前提是有一个很好的起跳条件,让他们有时间去完成这个动作。

    就像之前余乐侧翻腾下桥一样,在一米高的雪台上做翻腾技巧,其实是很难得,理由同样是爆发力和相对控制力的问题。但是当余乐连续翻过两个跳台的时候,视觉上的效果当然又不一样了。

    1加1叫做双倍。

    余乐是跳水出身,他的空中动作是极为规范的,这是他和其他选手很不一样的地方,就连约拿在完成空中动作的时候,腿都会不自然的打开,又或者是蜷缩的不到位,导致他们在空中的展现力过于松散,在一部分裁判的眼里并不好看。

    至少不能用这些人的动作作为教科书。

    余乐这两跳,就是完全“教科书级别”的偏轴转体了!

    无论是左转也好,还有右转,余乐的身体都蜷的很紧,这样或许在展开的时候有点麻烦,可是蜷的越紧,他的周转半径就越小,其实完成整个动作,在空中的耗时差不多。

    耗时差不多,但动作更规范,自然也就更好看,干净利落的大开大合,从裁判眼前滑过的,完全就是一颗如同流星般耀眼,帅气飒爽的运动员。

    就像是会功夫一样呢。

    所以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了具备足够高的技巧外,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共七名打分裁判,大半数的裁判在上个赛季都没有遇见过余乐,但只是半场比赛,就让他们确认,这就是一名非常好的运动员。

    在连续跳过两个一米的简直就像是雪丘一样的跳台后,余乐终于来到了赛道上,第一个正式的规范的跳台。

    很简单的一个“印钞机跳台”,又宽又长,高有4米,选手可以轻松借助宽大的跳板,进行一个偏轴跳跃,如果技术好,还可以“偷周”,只要没有抵达裁判判定的“减周”数值,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平白获得90°的额外周数。

    余乐也打算做偏轴动作。

    他已经把偏轴练出来了,现在就是展示的机会。

    这个赛季,他必须要让裁判记住他的全面性,完成“技术储备”。虽然他更擅长向前向后的翻腾。

    双脚控制滑雪板的方向,在跳台上滑出一个悠长的弧线,在滑行的过程里,身体已经做好了拧转的准备。

    双腿好像变成了弹簧,压缩,再压缩,同时还向一个方向拧着,复杂的力量在身体里形成精密的控制,直至来到跳台的边缘。

    余乐向上一跳。

    飞起来了!

    这是一个左侧的偏轴转体。

    他在半空中,身体蜷缩成一个足够紧,却又依稀放松的姿态,同时手已经摸到了滑雪板的板头三分之一处,在那旋转拉拽的过程里,神奇的身体控制力,双脚竟然没有丝毫的分开。

    大大地治愈了强迫症。

    就连裁判看着都觉得格外的舒适。

    他在半空转体,上升的过程就轻松完成了一周,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又完成了一周。

    已经转了两周,对于一个4米的两周台而言,这并不算什么能力,但他跳的真的很高,飞的也很远,这说明他在之前的速度很快,在街区里没有丢掉速度,也就是说没有出现失误。

    非常稳定的发挥,流畅地一路滑下来,到目前为止,都无错可挑。

    裁判们都清楚,余乐不会因为是两周台,就被限制发挥,他已经还有后面的动作。

    果然。

    在两周之后,余乐从最高处落下来的时候,他又再度转了一圈。

    往下落的过程,伴随着余乐同方向的旋转,让频率有着微妙的契合,也让明明速度同样快的偏轴,好像被拉长了一倍。

    裁判们的眼球,简直就跟着余乐的身体,在眼前那巨大的屏幕上,从右边转到了左边。

    3周!

    很好!

    能在两周台上完成三周,余乐确实已经具备了一名“顶尖选手”应该具备的能力。

    然而这还没有完。

    偏轴转体的落地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选手无论往哪边转,最后基本都是横在雪上,所以想要完美的落地,就还要加上一个小角度的转体。

    这个转体就变得很关键。

    是朝前面转,降低难度,正面落地呢?还是朝后面转,提高难度的同时,去努力获得更高的分数呢?

    余乐显然选择的是后者。

    到了他这个级别,参加这样的比赛,无论怎么滑都能够进入决赛,自然就会考虑怎么做,才能获得更高的积分。

    尤其是这么简单的赛道,在被限制了能力之后,余乐就更渴望展示自己,尽情的尝试。

    三周偏轴转体。


如果您喜欢,请把《滑雪后我成了大佬》,方便以后阅读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311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311节并对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