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ALAMM 本章:第53节

    看着戚姐这个样子,姜宁宁和姜蓉蓉都有些唏嘘,姜蓉蓉更是感慨道:“这人没钱没势没关系,只要身体好,健健康康,没病没灾的就行。”

    对于戚姐,这明显是个烧钱的病,戚姐和她的家人自己都放弃了,姜宁宁和姜蓉蓉虽然很同情,但是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当个局外人了。

    傍晚罗小香刚下班,林军林豪两个小家伙就连忙凑到奶奶身边,激动的说着晚上要吃火锅。

    “火锅?”罗小香听孙子们描述了出了一个着火的锅子后,那神色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惊悚了。

    姜宁宁见状连忙解释道:“是在锅子里涮食材吃,隔壁市传过来的吃法,说是挺好吃的,我就随便买了些食材。”

    说是随便,这显然是姜宁宁谦虚了,光是那五斤腌制好的牛肉,在这个年代就算是大手笔了。

    不过罗小香以前也没见过两次牛肉,这会儿也没认出盘子里装的是牛肉,只以为是瘦肉。

    可是就算是瘦肉,在这个年代,姜宁宁一次能够弄到这么多的肉,也是很了不起了。

    罗小香更加能够肯定了,自家儿媳妇家里的这个娘家妹子,那是真的不简单,明明只在县里上了几个月的班,就已经有了这么多的门路,光是这一点,就比很多人都要强了。

    为了吃火锅,姜蓉蓉把整炉子都拎到了屋里,然后换上一个新的蜂窝煤,大铁锅往炉子上一放,就可以开始炒料。

    因为是现成的火锅底料,炒料的时候倒也不用太麻烦,直接把火锅底料炒开加清水烧开就行了。

    考虑到这次是大家第一次吃火锅,这火锅底料姜宁宁也没有一次性放完一包,只放了二分一,剩下的小半包她让姜蓉蓉收了起来,回头给她姐夫林纪成炒田螺吃。

    林纪成和林安国回来的时候,见煮饭的炉子被搬到了屋里,不由得有些惊讶,听罗小香和姜蓉蓉大概介绍了一下火锅的吃饭后,两人男人都表现得特别的好奇。

    人齐了就可以开吃了,蘸料都是要自己调的,姜宁宁作为重口味的人,葱花和香菜那是要多多的放的,蒜末也可以来一点,芝麻油是必不可少。

    穿越之前那姜宁宁怕长胖,每次吃火锅都不敢放芝麻油,只敢用锅里的汤汁当蘸料吃,如今倒是不用顾忌这些了,就她现在这八十多斤的体重,再长个十几二十斤都不会显得胖,毕竟她现在约莫有一米六二,就她这身高,一百斤以内应该都是算是正常的身材。

    这都是这两个月姜宁宁自己养的好,长了不少的肉,她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原主瘦的哟,那真是浑身上下都没有几两肉,姜家其他人的情况也差不多,尤其是姜晓敏那个丫头,那真是瘦得一阵风都能把她吹走。

    穿越之后,姜宁宁觉得最好的就是现在的人审美还没有走偏,这个年代的人可不喜欢白幼瘦,反而喜欢稍微胖一点的女孩子,觉得这样的女孩子有福相。

    要知道穿越之前姜宁宁可有一百二十斤,虽然也不算是特别的胖,但是她自己却很焦虑,总觉得自己腿粗,腰上的肉肉也多,稍微热量高一点的东西她都不敢吃。

    穿越之后,这些问题都离姜宁宁远去了,她也能够放开肚子吃了。

    今天准备的所有菜色里,姜宁宁最爱吃的就是牛肉了,这牛肉腌制得十分的入味,在锅里烫熟之后味道并不比火锅店里的嫩牛肉差。

    牛肉的口感到底和猪肉不一样,林安国只吃了一口,就发现了不对劲,他嚼了嚼嘴里的肉,不怎么确定的说道:“这口感,好像是牛肉?”

    这肉吃着嫩滑,鲜美,口感绝对不是猪肉所能比的。

    林安国说完之后,林纪成和罗小香看着那一大盘子腌制好的肉,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林纪成只觉得今天这肉吃着特别的好吃,也没想太多,只以为是涮着吃的原因,这会儿他才知道,这肉竟然不是猪肉,而是牛肉!

    那可是牛肉,南县养牛的地方并不多,林纪成活了二十几年,这还是第一次吃到牛肉。

    之前不知道还好,这会儿知道自己吃的是牛肉了之后,林纪成再也舍不得像最开始那样狼吞虎咽了,他进食的动作整个地慢了下来,打定了主意要好好品尝这美味的牛肉,彻底抛弃之前那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囫囵吃法。

    这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姜宁宁笑着说道:“还是林叔舌头灵,这确实是牛肉,我一个朋友从北方买了一头牛,运回来偷偷找人杀了的,这消息一放出去这肉就卖的差不多了,我求了我朋友好久,才得了这么几斤,我全都腌上了,咱们今天也好好吃一顿。”

    编完瞎话后,姜宁宁又道:“还有这牛肚,牛蹄筋,都是平日里不常见到的东西,今天大家都尝尝,看好不好吃。”

    除了早就知情的姜蓉蓉外,等姜宁宁解释完以后,屋里所有人都对桌子上摆着的这些食材改变了看法。

    就连原本捧着碗乖乖吃着脆皮肠的林军和林豪,都闹着要吃牛肉了。

    罗小香和姜蓉蓉都是疼孩子,也顾不上自己吃了,又一人一个,给他们用开水涮肉吃。

    好在林军他们到底年纪小,胃口也小,吃了两个丸子,两块牛肉、几根脆皮肠之后就饱了,又一人捧着一块西瓜乖乖的去旁边消食去了。

    见姜蓉蓉忙完了,姜宁宁连忙往她的碗里夹菜。

    一共就四个大人,姜宁宁准备的这些菜肯定是够吃了的,四个人边聊边吃,最后姜宁宁准备的蔬菜压根就没怎么动过,就她自己,因为喜欢吃平菇的原因,抓了一把平菇扔锅里煮。

    至于土豆和豆芽,那真是都还没有来得及下锅,大家就纷纷摆手表示自己已经吃不下了。

    就连被姜宁宁寄予厚望的林纪成,把锅里的牛肉和蹄筋、脆皮肠什么的捞起来吃完之后,也捂着肚子表示自己是一口东西都吃不下了。

    最后不止是素菜剩下来了,就连姜蓉蓉提前煮好的一锅干饭,也没有人吃,今天晚上,他们真的就靠吃肉吃了个肚饱。

    ?

    【作话】

    先更一章!

    【评论】

    不是特别好的那种牛肉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真的超级柴,超级不好咬的。我之前都不知道,去超市买了几斤还可以的牛肉打算自己做,炒出来真的完全咬不动,最后都倒掉了。后面看了一些视频教程,做出来的牛肉才好吃了一点,但是太麻烦了,还不如直接买猪肉方便

    一米六二,一百斤以内才正常吗,太太是不是也很瘦呀,算bmi的话,120斤都算是正常体重,一百斤以内可能是偏瘦啦

    五斤牛肉!也太多了!

    先打个卡

    先打个卡

    总是一个朋友一个朋友

    吃肉吃到饱,啊!羡慕

    花花花花花花

    撒花

    撒花花

    码字没动力?来瓶营养液!写文没灵感?来瓶营养液!营养液——对作者大大最深沉的爱~

    好看好看!大大加油!

    撒花撒花

    撒个花∠※

    -完-

    第六十二章 、第二更、

    吃过晚饭后,姜宁宁照样回家,自从她有了自行车后,现在她在林家吃了晚饭后,姜蓉蓉也不会送她回家了,反正骑车就三、四分钟的路程,近得很,也出不了什么事情。

    再一个姜宁宁现在有了手电筒,晚上走夜路的时候都是把手电筒开到最亮,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不敢不主意打到他的身上。

    姜宁宁他们吃完火锅没几天,县里就出了一件大事情。

    之前也说了,南县有个小发电站,因为发电站里是用的煤气发电机,生产出来的电力只够县成中心的一小部分居民和各大单位的日常用电,县城周边和乡下都是没有通电的。

    现有的电力供应根本满足不了南县人民的日常需求,县里的领导班子也是一直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今年他们向上面打去的报告总算是通过了。

    经过技术人员缜密的分析过后,县里的领导们决定要在县里建一座水电站。

    南县有一条大江,可以借着水力发电,这座水电站只要能够建起来,所产生的电力别说是供县城人民日常用电了,就连县城周围的公社、乡村的日常用电,那都是能够供应上的。

    然而建水电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一个大工程,不过领导们都决定了,上面也同意了,下面的人就只能硬着头皮干了。

    而且只要这座水电站能够建起来,能够全县通电,这是一件多让人兴奋的事情啊。

    然而要修建水电站,就的需要劳力,县委一声令下,就要从南县个公社,乡镇抽调民工修建水电站。

    按照县委领导们的想法,正好田里的稻谷都已经收完了,公粮都已经上缴了,地里的活没有那么重,正好让青壮年去水电站修大坝,留下老年人和女人照看土地,也不耽搁正事。

    这一次总共从各乡镇召集了整整七万民工,按照县委的规定来看,正值壮年的姜正武和姜正德得去当这个民工。

    姜宁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姜正德他们可不可以不去。

    这修建大坝多累呀,听姜蓉蓉说,那就是整日凿石头,扛石头的苦力,现在天气这么热,让姜正德他们在江边干上两个月,那不就要累趴下了?

    然而姜正德他们不去还真不行,民工的事情县里是下了死命令的,但凡是年纪合适,身体上没有任何残缺的青壮年,那都得去修水电站,不想去还不行。

    就算是姜宁宁手里有钱,也改变不了姜正德他们去当民工的结果。

    为此姜宁宁急的不行,她待在县里也不知道家里是怎么一个情况。

    最后姜宁宁实在是没了办法,只能从超市里买了一斤肉,和之后三天要休假的同事商量着换一下休息时间。

    姜宁宁必须得赶在姜正德他们出发之前回去一趟,不然她心里不放心。

    只是换一天的休假时间,就能得到三两肉,对于姜宁宁的同事们来说,那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哪一天休假它不是休呀,换一天休息就能白得三两肉,那肯定是要换的,但凡她们多犹豫一秒,就是对这三两肉的不尊重。

    换好假期后,姜宁宁回去之前,还让罗小香帮着找了五张鞋票。

    姜正德他们是去干活的,姜宁宁超市里的那些鞋子都不适合让他们穿着去干活,偏偏他们又是在江边修大坝,到时候地面上什么都可能没有,最不可能没有的自然就是凿石头时四处飞溅的碎石子,碎石子虽然不起眼,但是也锋利到能够刺破人脚下的皮肤了。

    姜宁宁不想姜正德他们去上工的时候还是只能穿草鞋,所以她拜托罗小香帮着她在纺织厂收了五张鞋票。

    可别小看这鞋票,这一张鞋票,就能在供销社买一双带胶底的解放鞋。

    现在解放鞋和棉手套一样,都属于劳保用品,一般人买不着,倒是厂里的后勤、技术人员每一年都能领两次。

    他们有的自己用不完,可不就得卖出去换钱吗。

    五张鞋票,就花了姜宁宁十块钱。

    这还只是鞋票,姜宁宁拿着鞋票去买鞋子的时候,一双鞋还得再花三块八毛钱。

    属实是不便宜,这个价格姜宁宁超市里的那些皮鞋都能够随便买了,但是虽然那些皮鞋、帆布鞋加起来都没有这中老式的解放鞋耐穿呢。

    五双鞋子,姜宁宁按照姜蓉蓉给的码数,给姜正德和姜正武一人买了两双,剩下的一双则是按照姜山的鞋码给他买的。

    这解放鞋对于县里的人来说都还算是个好东西,更别说是姜山他们了,平常姜山他们上工的时候,那几乎都是直接打赤脚的,就算是不打赤脚,那穿的也是用稻草和碎布条编成的草鞋,根本就没有穿过除了布鞋和草鞋之外的其他鞋子。

    除了这五双解放鞋后,姜宁宁还在供销社买了十双厚棉手套,这是手套票是林纪成花钱找人买的,也是为姜正德他们准备的。

    姜宁宁要给林纪成钱,但是他没要,说这些手套是他和姜蓉蓉给姜正德他们准备的。

    听林纪成这么说了,姜宁宁也不好再坚持要给他钱了,卖完东西后她稍微收拾了一下,就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这次回去,姜宁宁除了奶粉之外,也没买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就只买了十斤五花肉,准备让姜正德在走之前好好补一补。

    修大坝那么重的活,不吃点好的姜正德他们恐怕是扛不住的。

    也得亏姜宁宁回去的及时,她要再晚两天回去,姜正德他们都已经出发了。

    因为要去修大坝了,这两天队里已经给姜正德他们放了假了,就是为了让他们好好的休息一下。

    姜宁宁骑着车回到家的时候,姜正武和姜正德都在自家院子里坐着,一人身边堆着一堆篾子,在编背篓呢。

    乡下人就是这样,闲不住,就算是不用上工,也不可能整日在床上躺着,兄弟两也不知道这大坝要修多久,就听说好像还要挖好长一段运河,他们大伯去公社开会的时候,公社的领导也说了,这是一个大工程,估计怎么着都得赶个一两年。


如果您喜欢,请把《带着超市穿七零》,方便以后阅读带着超市穿七零第53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带着超市穿七零第53节并对带着超市穿七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