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春未绿 本章:第106节

    程晏作为郭清手下的猛将,治理宗室疲敝,如何运行新政,他都重度参与和执行。

    因此,妙娘在宫中非常受到礼遇。

    “近来京中常刮大风,程夫人这一次进宫,想必也受冻了吧,来人,拿一件大氅给程夫人。”谢太后含笑看着妙娘。

    妙娘忙推辞一番:“臣妾多谢娘娘好意,太后娘娘您玉体娇贵,才更应保重好身体才是,臣妾不过微末之人岂敢享用您的物事。”

    谢太后便道:“你很不必客气,这也是应该的。”

    钱雪茹今日作为国舅夫人也在此处,她连忙帮着打圆场道:“程夫人,既然是娘娘好意,你可不能辜负。”

    现在的钱雪茹可不是当年那个满腹愁绪的林黛玉似的女子了,她和谢宗尧感情非常好,后来还为谢家产下一子,谢宗尧对她很是喜欢,她不会再为谢宗尧曾经对她族姐好而黯然伤神,反而越活越自在。

    当然,唯一不变的是她和妙娘的感情,平日二人多有避讳,主要是因为身份问题,一个是权臣之妻,一个是外戚之妻,不便多往来。况且,二人也不是那种觉得感情好,就一天到晚黏在一起的,她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交际圈,但二人的感情一个眼神都能意会。

    既然钱雪茹都说了,妙娘也就不推辞了。

    “臣妾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谢太后微微点头:“不必客气。”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谢太后却不是为自己所求,她咳嗽了一声,只听座下一中年女子笑道:“程夫人,本宫早听闻你的长子是位神童,怎么不带进宫来太后娘娘看看?”

    此人妙娘识得,她正是先帝的贵妃孙贵妃,在永嘉帝晚年十分得宠,谢太后母子偶尔还得看她的脸色过活,她还生了一位公主两位皇子。

    当然,现在她是太妃了,这也不是永嘉年间的事情了,所以,妙娘也不怕她吹枕头风,故而淡淡一笑:“犬子哪里称得上神童,不过是大家看在他爹爹的面子吹捧几句罢了,还请太妃娘娘不要惯坏了小子。”

    孙太妃听她拒了,倒也不生气,她又笑道:“谁都知道程家出了一匹千里驹,日后怕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难得宫中太妃恭维,妙娘也句句滴水不漏的回着,一直到孙太妃扯到这里,她方才觉得戏肉来了。

    “本宫听闻程夫人的二弟才学出众,正好我们荣王府的荣寿郡主说起来倒是年龄相仿呢?”

    第160章 选定

    这言下之意居然在安玉的婚事,妙娘虽然接触过荣寿郡主,也觉得她不错,但是她也知道荣寿郡主嫁给安玉,就和当年罗氏嫁给程添一个路数,皇家的内应罢了。

    荣寿郡主家世比之罗氏还要好,人也更聪慧一些,她是荣王最得意的女儿,嫁给安玉那就是皇家最大的探子,到时候荣寿郡主的娘家要是也隐匿土地不许丈量,那程晏改如何是好呢?做过了会影响和安玉的感情,不做那就瞬间被上下文官反扑。

    别看程晏现在站的高,但是他身下却是万丈深渊,随时有可能粉身碎骨。

    妙娘当即就道:“哦,是吗?荣寿郡主我倒是时常有往来呢。”

    虽然她仅此一句,别无二话,一看就是不愿意,这让孙太妃有些不悦,若是先帝在时,一个小小的侍郎夫人哪里敢这般傲慢。

    但现在不同,程晏持着权柄,谁又敢得罪她。

    谢太后又咳了一声,岔开说旁的事情了,但妙娘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她原本打算精挑细选的为安玉择一贤妻,这样才不负爹娘所托,如今只能快刀斩乱麻了。

    从宫中回去,她把安廷夫妻喊了过来,又把安玉也顺便叫来,说了今日宫廷发生的事情。

    “原本我想慢慢替你寻摸,到底是你的终身大事,但看现下却是不成了。朝廷里拖后腿的人不计其数,她们想法子来瓦解你姐夫,若再出了个像我婆婆那样的,安玉,你可如何是好?”要知道安玉一直是程晏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有时候立场比什么都重要。

    这话很现实,但世情如此。

    安玉很有决断:“一切听凭姐姐安排就是。”

    他这么信赖自己,妙娘也不禁有些为难,她又看向安廷夫妻道:“你们看呢?”

    别看安廷不怎么说话,但是他也是非常有主见的,立马道:“姐姐作主就是,此事宜早不宜迟。”

    “好,我知晓了。”

    她就怕他们不知道这其中利害,以为真的娶郡主就是大好事,还好弟弟们都深明大义。

    其实,妙娘这些日子也没有白白坐在家中,而是四处托人打听,正好次日五房的昐二嫂龚氏来了,她笑眯眯的道:“弟妹,我听说你有意为你二弟说亲,我这里有个好人选。”

    能劳动龚氏来说项,妙娘莞尔:“嫂子和我也不是旁人,你既然说好,那就真好。”

    “你可还记得嫣儿嫁的那户人家?”

    程嫣当年告知她福懋郡主私奔一事,平素妙娘对她很是关照,她的婚事妙娘当年也替她选了不少青年才俊,当年程晏到底公主之女,祖父也是先帝潜邸的要臣,嫁的人才还是不错的,妙娘当初还去当了全福娘子。

    她在族里身份够高,四角俱全,儿女双全,找她做全福人也是为了增加程嫣的分量。

    妙娘想了想:“我记得是姜家。”

    龚氏夸道:“弟妹真是好记性。姜家有一女今年二十了,年纪是略微大了些,是嫣姐儿的小姑子。”

    “是她?”妙娘记得这位姜姑娘,缘故是因为她在甄大姑娘那里买下了一个酒庄,她调配的春露酒在士子们中间很有市场。

    但不少妇人都说她太好强了,私底下还嘲笑她嫁不出去,说她实在是太挑剔云云。

    其实妙娘当初做全福娘子时也打听过,都说人家姜小姐挑剔,其实在妙娘看来她这个要求还真不高。

    听闻姜小姐想找个读书人,相貌要端正些,家中也不能太寒酸,人个头也不能太矮,最好是在京中也有一座宅子,出身最好也是官家。

    其实就是四个字——门当户对。

    龚氏忙道:“你且不小看她,她爹是从县令做起,到现在的顺天府尹,听说在此间她出谋划策良多。她的相貌你也见过,虽然算不得倾国倾城,但也不错了。”

    相貌什么的,安玉自己就已经有了,妙娘更希望他能选一位真正包容他的,姜姑娘也不是个将就的人,否则早就嫁了。

    这姑娘家有主见,反而更好。

    但凡男人要走仕途,女人就不能太娇怯,抗压能力还不能太差。

    妙娘有了两分同意,又带薛氏偶遇了姜姑娘一次,这姑娘生的微微丰腴,皮肤白皙,头发乌黑,虽然已经二十岁了,但其端庄中却不老成,有些灵趣。

    她又同程晏商量了一下,程晏则道:“姜昌吉虽然是秦劭的学生,但是当年他认为秦劭太过于谄媚圣上,师徒二人闹翻。后来被秦劭贬谪,后来秦劭辞相,他这才慢慢靠政绩升上来,不过我听说此子胆小如鼠,在顺天府任上也是没什么能为。倒是他儿子,那还真算是个人才。”

    既然商定了,程晏遂探了探姜昌吉的口风,也带着安玉去了一次。

    结局倒是出乎意料,这位姜小姐设定了不少要求,但是见到安玉第一眼,就径直同意了,什么要求都不提了,还道她那宅子刚刚修缮完毕,正好可以进去住。

    妙娘满头黑线,这算是男色误人么?

    至于姜昌吉,都是看女儿的,他女儿同意,这门亲事就成了。

    薛氏也难得露出笑脸:“这姜姑娘倒是个爽快人。”

    “不,我看是个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碰到不合适的人,无论谁怎么背后说她,她依然不将就,碰到自己喜欢的人,就下手,这是个聪明人。我听闻也曾经有两淮盐运史的儿子求娶过她,但她以对方无功名还是没要。那两淮盐运史可是谢家姻亲,家资万贯,权势也不小,她却觉得对方不是读书人,故而不愿意嫁。”

    “除此之外,她在京中也出过文集,虽然算不得荣寿郡主那等才女大家,但是她早年听闻一直养在老家,也和我们家一样寒门出身,却能习得一手好字,见识不俗,还颇通经济。我看她很是内秀。”

    当然,还有一句话妙娘没同薛氏提起,这顾家本属寒门,顾清沅也不是贪官,将来家财作为长子的安廷占七成,那么其余人都分不了多少。

    若是娶个能掌家的夫人,还通经济,分家后,安玉不会为钱发愁。

    第161章 劝说程时

    “你们听说了吗?姜家那个老姑娘定亲啦!”

    “是吗?哎呦,定的是哪家的呀?不会是个穷酸士子吧。”

    “去你的,人家定的是湖广巡抚顾清沅的儿子,大宗伯的小舅子,还是青年才俊呢。”

    “青年才俊能看的上她?”

    这些酸话有些是曾经想求娶姜家姑娘没娶成说的,有的则是不想娶这个老姑娘,但是见安玉娶了,又觉得这姜姑娘身上是不是有什么别人没有的好处。

    妙娘当然也听说了,她只笑笑:“我听说那袁家和姜家是世交,袁大人说了三年要和姜家说亲,都只用嘴巴说,结果听说姜姑娘盘下酒庄,就要上门去,结果姜姑娘拒绝了。现在人家姜姑娘有了好亲事,他们也不放过。”

    “这就叫眼红呗。”韩氏倒是深有感触。

    这些年程晷对她那是体贴备至,只是苦于无子,但程晷官位高,她娘家势头大,奉承的人数不胜数,背后嘲笑她无子的也不少。

    说白了,这都是眼红罢了。

    韩氏倒是个热心人,虽然程晷对程晏的变法持不看好的态度,但她和妙娘关系一直未变,对几个侄儿侄女也视如己出,从来都宽厚的紧。

    当然,她也怕妙娘误以为她还想过继,都是找孩子们读书的功夫才过来坐坐。

    这不免让妙娘高看她一眼,若说厚道,程晷跟韩氏提鞋都不配。

    因为婚事就准备在程府办,妙娘还有不少事情,就没留韩氏了,韩氏倒是欲言又止的,这让妙娘奇了。

    “嫂嫂是有何事?若有事,千万不要和我客气才是。”

    只听韩氏道:“也不是旁的,就是时弟的事情,你也知道,他呀,挥金如土,前天来找我们大爷拿了三千两去。你也是知道的,我们不是心疼这个钱,据我所知,他在京中,这几年,花了好几万两了。”

    俗话说□□无情戏子无义,没钱你想和窑姐儿说句话都难。

    尤其是高依依这种名妓,那就不是一点小钱能盘下来的。三房固然钱不少,程时每年也能从家里拿银钱,但是几万两真的就太多了。

    不够那就只能借了,他能找谁借,还不是找几个兄弟借?

    皇甫氏陪嫁再多,也不会给他那么多银钱的,况且她在江宁还不知道他和高依依的事情,若是知道了,恐怕夫妻二人的情分就没了。

    妙娘看了韩氏一眼:“大嫂,你不知道,去年他跟我们二爷这里拿了一千两走了,你也知道我们二爷这个人一向豪气,也从不提还的事情,我也不敢说,若是说了,反而好像我这个嫂嫂小气了。”

    这也正是韩氏在意的点。

    她们当然不是舍不得钱,其实程时对她们做嫂嫂的都很尊敬,钱是小事,但总这么下去,就怕程时功名还未考上,钱都花个精光了,跟家里人借钱就罢了,到时候跟外人借钱,被人威胁。

    妙娘有点为难:“按道理说,时弟是个聪明人,这天下我就没见过比他还通透的人了。他说在那高依依身边很有进益,我们若是强行分开,他若是无法及第,怪在我们身上,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妙娘认为应该告诉皇甫氏,让皇甫氏来处理。

    她们只是哥哥嫂子,程晏也不是没有劝过,但程时也是成家立业的人,又不是小孩子,她们也不能强制性的如何。

    韩氏颔首:“弟妹说的言之有理,但我们是一家人,若我们都不管他了,那谁会管她呢?”

    “若要我说,我想告诉三弟妹,这毕竟是三房的家事。”

    妙娘虽然以前和皇甫氏有过龃龉,也不太和睦,但是作为女人来说,她还是很同情皇甫氏的。别看韩氏曾经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是程晷不管是装的还是真心的,他是真的对韩氏非常好,甚至韩氏来小日子那天,程晷都会特意提早赶回来,亲自跟她冲红糖水。

    无论韩氏如何,他都对她非常好。

    但是皇甫氏进门之后,程时妾侍就不少,现在和名妓高依依的风流韵事更是闻名京师。

    这件事情总得告诉当事人才对。

    韩氏大惊:“此事万万不可,你看皇甫家还在京师呢,他们都不语,咱们说那些做什么呢。若是闹出什么事情来,这可就不好了。”

    反正高依依只是个□□,程家不可能让她进门,事实上谁都知道她对皇甫氏没有任何威胁。日后程时发达了,好处还不是皇甫氏得了。

    现在这样闹一场,反而夫妻情分不在。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方便以后阅读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第106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第106节并对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