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穆西洲 本章:分卷阅读90

    是千家万户插着红梅,等待来年元日的气象。

    姜母和他娘搂着他哭过一回,姜如月和姜如梅带着下丫鬟送了许多果子、点心等吃的东西过来,笑道:“祖母只顾哭了,你看琬二哥都饿成什么样儿了。”

    麻秆一样的身板,哪儿还有离开家的时候那分雍容。

    可见在外面的日子不好过,让姐妹两个好生心疼一场。

    姜琬苦笑不得,方才在房中换衣裳,采苹也抹着泪儿给他端了好多吃食。

    去京城的这一年,他果真瘦了。

    架不住她们的好意,姜琬吃了些东西,“还是江南府的菜肴点心精致可口。”

    京中的味道重了些,他有些不大习惯。

    “你姑父也这么说过。”姜母道。

    一屋子的人忽然就住了声。

    说到顾之仪,自然想到顾玠,一想到顾玠,就又想到了姜如玉,想到这两个孩子入了乐籍,姜家人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大过年的,说他们干嘛。”姜徵从外面踱进来:“等明年琬哥儿高中探花郎,咱们就变卖了田地,去京中买个宅子,还愁看不到玠儿和如玉两个。”

    姜母淬了他一口:“就你想的开。”

    ……

    姜家就这样一边欢喜,一边忧心地过了春节,热热闹闹十几天后,又沉寂下来。

    姜琬并没有怎么出门,一直闷在房中看书。

    苏州还是那个苏州,可顾玠不在,秦真不在,姜如玉不在,郑景不知所踪,他到底有些寂寞。

    虽然郑景不是个好人,跟叛贼瑱王勾结在一起,甚至还有把顾玠拖入火坑的嫌疑,姜琬却只觉得他还是当初同他们一起游玩的那位翩翩少年郎,若下次有缘见面,他一定要问问,郑景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对于郑景的行为,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

    一出正月,二月春寒料峭的时候,姜家陆陆续续备了一车姜琬上京的东西,又买了个书童,取名青升,交待许多话,命他跟着姜琬上京赶考。

    姜琬推辞多次,都被姜徵压下,他也只得从了。

    二月底出发,到了京城,已经春暖花开。

    姜琬在客栈猫了三五日,又办了会试的考试手续什么的,到三月初九,便是会试的日子了。

    会试在古代堪称抡才大典,自皇帝起,没有不重视的,主考与副主考必定是皇帝钦定的,到了那几日,考场有什么风吹草动的都要上报皇帝,可谓举国大事。

    会试在京中的贡院举行,一共要考三场,三月初九至十一日为第一场,也叫头场,考生入场的时候要搜身检查,而后封锁号舍,举人们在号舍中度过三天两夜,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不能出去。

    头场考试七道题,四书文三道,五经文四道,全用八股文答题。

    头场考完后,放人回去过夜,次日,初十二考第二场,依旧是三天两夜在号中憋着,考的是论,从五经中摘选出来若干问题,让考生议论。末了还有一道试帖诗,用的是五言八韵,也就是八股诗,就是当年宗小茹最早教给姜琬的那种。

    写熟了,也不觉得难。

    至少在姜琬看来,比他上辈子考数学简单多了。

    考完又放出来,初十五日接着考第三场,时务策五道题,为一些国计民生的问题献计献策的那种。

    越到后面,姜琬越写的得心应手,胸中甚至有几分志在必得的飘飘然。

    名师出高徒,元观教导果然有方。

    第82章 官商

    从考场下来的第七日, 放榜了。

    “中……中了。”小跟班青升从外面撞门而入, 一脸狂喜:“公子高中第五名。”

    姜琬淡淡说了声:“哦。”

    第五名。

    意料之中, 没啥可起伏的。

    比他年长的土著才子是有那么几个。他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能榜上有名就很知足了。

    青升怕他没听清楚, 又道:“公子可要向老太太、老爷、太太报信儿?”

    “不必。”姜琬目光虚空地看向别处:“只怕书信还没送达,苏州知府的贺礼已经到了。”

    全天下人都盯着的大事儿, 不用自己费劲, 自会有人把喜讯送到府上的。

    “公子怎么丝毫不见喜悦?”青升问。

    要是他摊上这样天大的好事,不说举着个喇叭奔走相告吧, 起码也要抒一抒情怀吧,好歹也表示表示。

    怎么到了姜琬这里, 好似就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儿了。

    姜琬笑笑:“去给胡公子送个信儿,请他来我这里坐坐。”

    这次进京应试,一方面靠宗东方保着,另一方面,做障眼法这里,全靠胡安玉,他这才顺利地进了考场, 又囫囵活到现在。

    “是,公子。”青升挠挠头, 带上门出去了。

    “青升。”姜琬又叫住他,道:“你这几日出门替我多打探着消息, 我有些麻烦事儿, 不宜多外出。”

    惹了不该惹的人。

    姜琬一直担忧昭城公主不会就此罢手, 考虑到青升是个生面孔,走动方便,便这样嘱咐了。

    不过,只是个安慰罢了,若昭城公主继续打算和他过不去,怕怎么也要把人给挖出来的。

    亦或他太过谨慎,昭城公主早忘记他是谁了,正盯着下一个目标也未必。

    “是,公子。”青升乖觉地退下了。

    姜琬看了会儿书,外头有人来叩门:“姜琬姜公子可是住在这里?”

    听着是陌生口语,他没说话,凝神捕捉着外头的动静。

    “姜公子可能不在这里,咱们把请贴放到掌柜那里吧。”有人低声道。

    原来是来送请帖的人。

    姜琬松了口气,开门出声:“抱歉,在下方才一时走神,没听到两位大哥说话,惭愧。”

    “恭贺姜公子。”两人拱手揖了揖,送上曲江宴会的请帖。

    待看清他不过是名十六、七岁的少年郎,眼中的羡慕之意油然而生。

    姜琬掏出赏钱,每人给了一把,把人送下楼去。

    ***

    皇帝裴秀风雅,每逢春闱之年都会在曲江边上大宴恩科进士,并在曲水流觞中问诗对句,若有他听着中意的,便在来日的殿试中指这人个三甲也说不准。

    姜琬捏着帖子,不由得想到了顾玠。

    若是没东阳郡主那场变故,他一定会在这次曲江宴会上大展风华的吧。

    那么个人,可惜了。

    “公子,胡公子来了。”外面脚步一动,就听见青升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个

    人。

    姜琬知道是胡安玉到了,把请帖揣进怀中,迎了出来。

    “恭喜姜兄啊,恭喜恭喜。”胡安玉一脸喜色:“从此我在朝中又多了一颗大树,呵呵呵。”

    姜琬瞧了瞧自己的身板:“长至茁壮还需时日。


如果您喜欢,请把《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方便以后阅读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分卷阅读9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分卷阅读90并对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