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8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律 本章:分卷阅读278

    算盘打得颇响,把还在襁褓中的徐渭接去自己院里,把那孩子如同质子一般用来要挟。

    苗氏一面自以为被老爷冷落,一面还要应付越发孱弱的病体和种种活计,为了孩子只能把一切往肚子里咽。

    而徐渭那边虽然隔三四个月能见一次生母,前提是必须要完成种种的任务。

    童氏毕竟养了两个儿子,而且都已各自成家,自己哪里有耐心照顾他,也不可能认这小浪蹄子的孩子当亲儿子。

    所以她只又把徐老爷抬出来,说你爹已经远赴四川当官,只偶尔寄信过来关切一二。

    童氏不认字,这信自然也是托账房先生写的。

    原因就在于,这孩子天赋异禀。

    虽然童氏平日里不怎么管他,但是下人们总会有些书写之事,徐渭学会说话以后就不敢惹她生气,自然混在那些下人之中。

    天赋这种东西,是无法掩盖的。

    他几岁就能读书作文,写的诗从下人口中当新鲜事传到府外,再惊动了县太爷,还特意给徐府带了礼物,嘱咐童氏好好教导他,将来搞不好能成为杨首辅一般的人物。

    童氏虽然打心底里不喜欢这聪明伶俐的孩子,甚至有几分嫉妒他样样都比自己的儿子出色,可如今乡邻交口称赞她教出了个状元之才,在外同亲戚闲聊时脸上都沾着光。

    于是这个骗局就这么继续了下去。

    亲生母亲只盼着他读书出息,一个人能逃出这龃龉之地也好。

    所有的苦难和不甘都被她咽在肚子里,毕竟一个人哭就够了。

    孩子只要能过的平安喜乐,比什么都好。

    那下人把话讲完,竟把手里的银子交还了回去。

    “我从前跟着夫人做了不少糟践的事情,没脸收这打赏。”那下人叹了口气道:“但是苗氏如今在哪里,小的当真不知道了。”

    在他说话期间,几乎所有人都在盯着那穿着衿贵的童氏。

    那尖嘴妇人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拼命扭动着想要挣开钳制,偏偏没啥能耐,也完全挣脱不开。

    “那苗氏是如何走的?”虞璁听完这些,心里只觉得压抑的慌:“什么时候走的?”

    “是被赶出去的。”那下人支吾了一声,低着头道:“小公子赴京赶考的当天下午,夫人便唤我们把她轰出去,什么都别让她带走。”

    “为什么?”虞璁心想这可麻烦了,这个时代连摄像头都没有,怎么可能找得到人。

    徐渭已经入京两三年了吧,这时候他娘生死未卜,回去都不好解释。

    他抬头看向侧堂里坐着的两个孩子,三人目光交汇,都颇为复杂。

    按照道理,两个小孩不应该接触这些。

    太丑恶,也太真实。

    虞璁当时想了许久,还是给孩子们留了两个座位旁听,没想到真相竟残忍至此。

    朱载壡听到现在,连掌心都是冰凉的。

    他发现自己对这世间的许多,都好像一无所知。

    他四岁便识了字,跟着先生上了如此多的课,可是……

    可是离了皇宫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因为……”下人叹了口气道:“到了徐公子赴京赶考的那一年,这苗氏的眼睛就已经瞎了一只。”

    “她产后无人照顾落了疾,之后的十年里都日夜做着针线活儿,夫人又不肯给她油灯,只让点蜡烛夜里赶活儿,眼睛便这么坏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为之惊诧。

    这毒妇竟然心狠至此!

    她刚才还振振有词的说出什么过河拆桥之语,当真是恬不知耻!

    “好了。”虞璁示意他退到一边,又吩咐锦衣卫把旁边的下人都松开:“你们怎么说?”

    自然也都沉默以对,只有少数人开口承认,他们确实受指使,把那苗氏给赶了出去。

    “您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苗氏曾经住的那小院——残破堪比柴屋。”

    他们大明朝三大绝才之一,那书画文思俱佳的徐文长,怎么可以被这样对待。

    他可是国之栋梁啊。

    虞璁这一刻连杀了她的心都有,可从刚才听到现在,内心都沉甸甸的,压得自己几乎喘不过气来。

    “流,三千里。”

    死罪太便宜你了。

    斩首绞刑不过都是须臾之间的了断。

    像童氏这样贪得无厌的女人,断然不可能自杀的。

    虞璁缓缓起身,不愿再看她一眼。

    流三千里,让你未来的几十年都如囚徒劳工般当牛做马。

    也算是感受一下,你曾经给苗氏带来的一切。

    他没有在绍兴再停留,只临走之前留了两个锦衣卫。

    一个是虞鹤指派的,一个是陆炳身边的亲信沈炼。

    他们两人奉命留在这里,去寻找那下落不明的苗氏。

    “如果真的能找到……就把她带回京城。”

    虞璁想起徐渭纯粹而又温和的笑容,只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许多事情,不是以牙还牙就可以了断的。

    伤害和痛苦哪怕被掩埋在阴影里,也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号角声是在夜里响起来的。

    曾铣虽然许久没有听见这号角声,可此刻也不敢有半分的怠惰,只匆匆拾了衣服就冲了出去。

    他和杨博奉命,同麻将军镇守蒙古试验区已经两年了。

    这两年里除了例行演兵以外,几乎都无风无雨,连兵营里的狗都不打架。

    蒙古试验区划了两大块草原,用草方格和树林划分区间,又有专人收割和处理牧草,技术日益娴熟。

    他们在草原上虽然见不着京城的种种繁华,可到底天高地阔,又事少人闲,也算是个好差事了。

    由于还是深夜,到处都点着火把,曾铣只抬起头来看是何处出了问题,便看见了灯台上高高悬起的红灯。

    【集合】。

    远处,唐顺之已经整合好了执罡军和总兵,少数人还在顺着号角声匆匆赶来,可大致的阵型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曾铣身为副将,只仓促的赶到他的身边,看见麻将军骑着马立在高处,并没有要出击的意思。

    “怎么了?”

    唐顺之示意他凑近些,压低声音道:“不是我们的事情——巴尔斯和阿尔楚他们打起来了。”

    曾铣心里一惊,本能地观望远处是否有火光,皱眉道:“谁夜袭谁?”

    “也不算吧。”唐顺之看着远处昏沉的夜,只慢慢道:“怕是各怀鬼心,索性干一架。”

    阿尔楚看不惯他们这些穷亲戚,巴尔斯和格哷图台吉同样眼红他从朝廷那里获得的种种好处。

    “这仗恐怕不会打到试验区里来,毕竟有明军守着。”唐顺之想了想道:“这里我们留着观察事态,听斥候那边的消息,你先去写封急信发往京城,把内战的事情大致讲一下。

    曾铣匆匆点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科学发展观》,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78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78并对[明朝]科学发展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