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5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律 本章:分卷阅读235

    虞璁吩咐黄公公先记下急诊科的事情,又看向崔太医道:“可打算在京城全区施种?”

    “此事在掌握要领之后,效率极高!”崔太医摸了把胡子,点头道:“臣以为可以如此!”

    在晚清时期,民间还有痘师局这样的存在。

    没有官方监管,没有朝廷把关,完全是靠那些从澳门进入内地的洋人垄断抬价,来给民间的百姓们种痘。

    而现在,还是大明朝的时候,这种痘的技艺就已成熟稳妥,怎能说不是一件大好事!

    “万岁爷请看,”崔太医撸起袖子,给他看自己胳膊上圆圆的痘印:“只需用薄利小刀割开一点,再以痘浆点入,须令自干,三四日后就会起泡发浆,数日后就会结痂脱落。”

    虞璁沉吟片刻,突然开口道:“给朕试试。”

    他要自己用过了,才肯放心给孩子们下种。

    他扭头看向陆炳,略有些忐忑道:“我怕疼……你能帮我捂下眼睛么?”

    陆炳轻轻应了一声,开口道:“要不……让微臣先试试?”

    崔太医笑道:“已经累计给一百有余的人施种过了,陛下放心吧。”

    虞璁点了点头,坚定道:“来,陆大人,给朕把眼睛捂上。”

    第107章

    待种痘之后, 崔太医行礼告辞,独留君臣二人在乾清殿中。

    “今日过来, 是有要事相禀。”

    陆炳在确定小皇帝终于感觉好点以后, 才继续道:“如今发改委得了经部批下来的资金, 准备择定三城之一进行改革。”

    虞璁想了想道:“女真蒙古那边怎样了?”

    似乎是早料到他会问这个, 陆炳取出两个卷轴, 将誊画干净的表格展开给他看。

    每个卷轴上有四个表格,分别记载了人口、经济发展速度、配合度及税收情况等详细信息。

    之前徽浙晋都有不少商人前往北京,再被集车发向时欣城。

    他们将传达中原大地的特色文化, 并且辅助女真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港口城市。

    足够丰厚的税收奖励, 和足够宽松的海关政策, 已经让这些中上层的商人蠢蠢欲动,以至于肯放下从前的小产业,来这土地上再次施展手脚。

    朝廷也非常地道的派遣了一千余名工匠前去辅助建成, 剩下的就看女真族那边的情况了。

    “至于蒙古……”陆炳失笑道:“前几日还有信件传达过来, 以示抗议。”

    “抗议什么?”虞璁挑了串葡萄慢悠悠吃着,吮了下指尖清甜的汁液抬眸道:“总不会是出了乱子吧。”

    陆炳的目光落在他唇侧白净的指尖上, 只沉默了一刻才移开视线, 继续道:“之前挑定的那两族首领都是甩手掌柜,只管收钱不管建设。”

    正因如此,在唐顺之、毛伯温等能臣的建设下, 草原被迅速的用防风林和草方格划分了两大区块, 开始系统性的轮牧和调整。

    而且之前明军开发出来的青贮黄贮饲料技术, 几乎是开创性的让大量牧草得以存储和升级, 以至于他们养出来的牛羊都膘肥体圆,到了冬天也毫无压力。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他们还在冬季借了附近两族大量发酵完成的上好饲料——当然人家肯定是不会还的。

    在此期间,白灾黄灾都有肆掠,其他几族都或多或少有些损失,等春天各族借着节日的名号相聚,这才看出来试点改革的两族发展的有多迅速。

    他们的牛羊体积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而且还有吃不完的新鲜蔬果,那都是明朝作为嘉奖定期送过来的。

    ——不干了!老子也要这么多的好处!

    ——凭什么俺弟弟有这些,俺没有?!

    ——就两个名额怎么够啊,这还这么多人呢你忍心让他们都饿死吗!

    “唐荆川写信跟我说,他们其他几族还有人试图盗窃制造饲料的技术,可惜这些人连泡菜都不会做,更别说黄贮牧草了。”陆炳示意他看那两组直线上升的发展数据,低头一笑道:“陛下以为,是开放,还是不开放?”

    “不开放更多的名额,”虞璁抬手剥了葡萄喂给他:“这样等三五年以后,恐怕配合度会有惊人的表现。”

    他的手指随着葡萄一起喂进他的唇里,让陆炳眼神一动,只握了他的手腕浅浅的亲了一下,继续开口道:“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可能会出。”虞璁低头擦净指尖,不紧不慢道:“这两三年里,如果看见邻家亲戚发展的如火如荼,有些耐不住性子的,恐怕就会随便找借口找茬了。”

    他要的,不是蒙古如何发展的蒸蒸日上,而是这个民族,要衰落到足够疲颓的状态,被大明朝完全的征服。

    “既然蒙古与女真情况都不错,那边再催名额就随便找借口回绝掉。”虞璁收好了两大卷轴,抬眸道:“你说的试点城市,是什么意思?”

    “如今国家经费充足,人口也在迅速发展。”

    陆炳唤来虞鹤,让他把全国地图抱过来,直接在玉阶之下展开,让他看清楚整个中原大地的城市分布:“如今发改委内部开会,一共划了四个地方。”

    大同、杭州、天津、苏州。

    “南京作为旧都,仍然保留宫城和旧制,臣等担心把南京发展壮大之后……有隐患。”

    陆炳的话没有说完,但是虞璁已经听懂了他的意思。

    南京不能发展的原因,很简单。

    这个城市拥有相当不错的地理位置,港口条件也很不错。

    可是他作为曾经的旧都,保留了六部和宫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差一个皇帝了。

    如果南京发展到如今北平城的状态,政治上又出现什么动乱的话,极有可能造成国家的分裂。

    虞璁垂眸看了许久,问道:“为什么会有大同?”

    “因为交通政策是联通西北和东北,有天然的基础——赵尚书那边已经开启了修阔路通山道的计划,将来还会有大量的固定车辆往来。”

    晋商如果发展壮大,同样可以为国家带来客观的税收。

    而且……山西那里,有煤。

    现在边患已除,国防巩固,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患。

    皇帝接过白玉杖,立在长卷地图旁看了许久,突然点了一个地方,开口道:“这里呢?”

    “这里?”陆炳皱眉凝神看了一刻,问道:“松江?”

    “嗯。”虞璁握紧手杖,垂眸道:“苏杭虽然城市发达,而且人口云集——可是徽商浙商已成气候,再纵容他们肆意发展下去,恐怕会更加势力虬结,难以管理。”

    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当地的政府力量都不能奈何他们几分。

    陆炳看了眼附近的河流山海,思索道:“松江此地临河傍海,水运自然便利,不过……”

    “一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科学发展观》,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35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35并对[明朝]科学发展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