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律 本章:分卷阅读223

    部的尚书?”

    第九部?

    如今已经有了八部,除了原先已有的六部以外,还有教育部和财经部。

    教部是由从前的国子监改制而成,在旧皇城中新辟了衙门,开始负责目前四座大学的修建和招生等逐项事情。

    而经部如今不仅要管农财贸商四事,还同时还分立出新修建的皇家中央银行,成为独立的存在。

    近三年人才辈出,虽然还没有科举,也足够把从前的冗官充分调动起来,每一份俸禄都发的物有所值。

    只是……陛下怎么突然想要立第九部了?

    “此事应从长打算,”陆大人低头亲了下他光洁的额头,安抚道:“先出去用膳吧,别饿着自己。”

    皇帝闷闷的应了一句,又伸手道:“那你给我换衣服。”

    陆炳抬手捏了捏他的脸,哑声道:“要是由我来给你换衣服,那就别想下床了。”

    皇帝小脸一红,半晌道:“今晚你哪儿都不许去。”

    “好。”

    陆炳突然消失,人一没就三天找不着人。

    虽然兵部的人都知道是皇上有事召议,可是冷不丁见不到陆大人了,还怪不习惯的。

    毕竟,这陆战神从执罡军里回来之后,在京城的名气越发的显赫。

    他虽然本人不言不语,可是在河套和蒙古之乱相继平定之后,各种有关他的传闻都越发神乎其神,哪怕这人只是在三大营中带兵操练,也会让无数人有种安心又敬仰的感觉。

    不光是陆大人消失了三天,皇上也消失了三天。

    虞秘书那边什么都不解释,只是把会议统统往后撤了。

    老臣们再着急白脸的想见皇上,那也得等陛下把机密忙完之后再作安排。

    碰巧的是,三天之后,这中央会议中心剪彩开放,是供所有中高级将领官员进去会晤谈事的地方。

    一共四层九厅,最大的一厅足以容纳一千余人。

    如果有特殊要求,十面活动墙壁可以在机关的运转下开放打开,让上下三层都暴露向中央金台,合约接近三千人可以参与大会议。

    而原先的乾钧堂,则留作军英阁的军事研讨演习,和中低级官员的交流会议。

    皇帝再次出现的时候,是在天字会议厅里,坐在扇面的最核心位置,面见八部内阁四十官。

    他看起来容光焕发,又笑的从容不迫。

    一看就是心里又有什么在运筹帷幄之中,是直接来通报他们的。

    “朕今天召见诸卿,是为了谈一谈,新立机构的事情。”

    杨慎和王阳明坐在扇形的前侧,一旁留给李尚书的位置是空的。

    他老人家去了蒙古帮忙监督两族改革,还真不知道京城现在是这般模样了。

    “原先朕想的是,先立第九部,设定如同前八部般的结构。”

    虞璁看了眼人群中面色沉静的那个人,声音里微微带了几分笑意:“仔细一想,还是唤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吧。”

    简称,发改委。

    旁边两大黑板推过来,上面写满了早就准备好的板书。

    皇帝从龙椅上起身,不紧不慢的执了檀木长杖,给他们解释每一个定义的意思。

    光是委员二字,都可以讲个十来分钟。

    “这发改委,核心在于对财政和社稷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一个宏观的规划。”

    虞璁说完这一长句的时候,颇有种自己进入新闻联播现场的感觉,他看见阶梯教室般的会议厅里几乎每个人都在闷头狂草的记笔记,笑意加深了几分。

    “有关发改委的核心功能和责任说明,虞秘书已经印了相关的册子,之后会印发给大家——保密等级为甲等。”

    他漫不经心地翻了一页文件,清了清嗓子道:“下面,开始由朕来宣读发改委人员任命。”

    按照现世的规矩,应当是设立主席,副主席一类的职称。

    但是这毕竟是大明朝,民主意识什么的能萌芽都不错了,君父思想还浓重的很,没必要强来那一套。

    “正二品督改使,兼封上护国,为原经部尚书王守仁。”

    “经部尚书,现由原左侍郎徐阶升任。”

    “正三品辅改使,兼封通议大夫,为原禁军统领陆炳。”

    这三句话一冒出来,几乎让所有人都为之惊骇。

    要知道,马上就过年了,按照道理,这是过年前的最后一次加班会议,开完会就各自回家陪老婆孩子乐呵乐呵了。

    谁能想得到,皇上会突然来这一出啊?

    每一个字都信息量爆炸好吗?

    等小皇帝慢条斯理地读完虞鹤代笔的全部文件,整个会议厅陷入死寂之中。

    这是……都懵着呢?

    虞璁抬眸一笑,扬了扬手中的文件道:“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自行翻阅文件吧。”

    他下了一步极险的棋。

    他不仅要保留陆炳在禁军中的原职,还要再给予他文官的全新身份。

    原因就在于,自己缺这么一个,既能够信任到骨子里,又睿智强大到能与任何人相匹敌的人物。

    如今的陆炳虽然仍是二十出头,担任正三品的官职也免不了被人指指点点。

    可是虞璁清晰的明白一件事情。

    他不可能永远透支自己的精力,为国事操劳到几乎日夜不休的程度。

    这个时候,可以坚定又清醒的陪伴在他身侧的,

    只有他。

    第99章

    所谓发改委, 听起来好像就是个不清不重的什么团体,其实它被界定的位置, 是和内阁平行的存在。

    这个东西, 虞璁从半年前就开始研究,研究的倒不是到底要成立一个怎么样的组织,而是这个组织该拥有怎样的地位。

    内阁,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如今的国务/院,但整体是一个团体决策机构。

    当初朱元璋老爷子废了丞相, 自己加班到吐血又不能打脸把丞相立回来, 到了朱棣那可不想咬碎牙往下咽,大笔一挥立了内阁。

    这内阁是由五品文官参与皇帝要务, 本来就是秘书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不断扩大, 开始掌控国家行政。

    最开始的时候,内阁只有顾问权, 到了夏言严嵩上位的时候,宰相二字不明而彰,严嵩严世藩人称阁老与小阁老,在嘉靖朝的几十年里都为所欲为。

    到了张居正那, 情况又发生了新一轮的质变。

    这设立内阁的本意,是让大臣作为顾问,把自己的建议写在纸上再贴奏章上面, 称为票拟。

    可是到了明宣宗那会儿, 出于各种原因, 也可能是为了分权,太监开始拥有批红的权力。

    皇帝用红字做出批示,叫做批红,可是到了后头大多时候是由司礼监的太监代笔,一改从前老朱祖宗严令的太监干政,还在宫里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科学发展观》,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23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23并对[明朝]科学发展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