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5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律 本章:分卷阅读215

    之际,清澈明朗的画面在脑海中无声的展开,更令人感慨许多。

    虞璁望着他,心里安静而又满足。

    能够遇到这样的人,九节鞭白玉笛都能统统驾驭,也难怪自己就这么沦陷了。

    一曲尽了,陆炳抬了眼眸,笑容里多了几分少年的羞怯。

    “不知道走音了没有,从前没有同其他人吹过。”

    虞璁伸手环抱住他,低低道:“真的很好听。”

    你哪怕喜欢吹唢呐,我都喜欢你。

    皇家医科大学和皇家理工大学的建立,实际上确实比预计的快了接近一年半。

    归根到底,在于京城人口的迅速涌动,以及最低酬劳制度的规定。

    当时虞璁没有想到会涌进来这么多的工匠,还吩咐工部不用着急。

    但是有银子拿,谁不会卖力干活啊。

    这两座大学若阴阳鱼般相望,中间的花圃园林也是费尽了心思。

    当初在大学还没有建好的时候,虞璁去视察了几次,心里都猝然一惊。

    这种艺术造诣和恢弘之气,当真是中国古风的彻底体现。

    哪怕是石制的建筑,也能有乾坤浩渺的气势和格局,这真是古代工匠精神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十月十五日的时候,两座大学会进行剪彩和典礼,完事了之前由寻仙考招收的理科生会逐渐入驻,太医院的学生也会来这里学习。

    可以说,到明年春闱前,两座大学有充足的试运营时间。

    虞璁特意挑了个时间,跟赵尚书又去学校里转了一遍。

    无论是藏书楼还是会议厅,当初他所设计的种种构想,都被完美的全部实现了。

    “这阴阳鱼,不能光在一侧有。”蓝道行看着这大学的建筑,回头对他行了一礼道:“还请陛下有所平衡。”

    “自然的。”虞璁抬眸笑道:“这另一侧,要开始建同样规制的学校了。”

    皇家财贸大学,和皇家文礼大学。

    等大学建成之时,皇家中央银行的运行已经进入正轨,就可以总结出许多的资料和学说,来让有意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学生深入学习了。

    财贸人才的培养,在现阶段并不起眼。

    可是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整个国家的商业税个人税进入新的阶段,对外贸易估计也会陆续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才都会成为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远处传来脚步声,是杨慎带着手下遥遥赶来,过来迎接皇帝。

    “万岁——”杨慎此刻不用监国,又回归了祭酒的身份。

    但是如今朝中上下皆知,皇上出行不定,很有可能随时折返蒙古。

    哪怕监国这职位如今是虚的,在杨慎坐定此位的时候,也无形中尊贵了许多。

    他本人也从未想过,曾经在文华门外被打到吐血的自己,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自己,竟然还有破茧重生的新的一天。

    “杨用修来的正好。”虞璁含笑道:“朕今天来,就是来找你的。”

    “还请陛下吩咐。”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朕,要废了国子监。”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懵了。

    “国子监,今后转为教部,成为第八部。”

    现代中国有接近三十个分部,虞璁虽然不指望一口气建设到现代的状态,可是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发展,教育之事也必须提上日程。

    从前科举只考文书,八股一作殿试一过,就把那些本科生般的新苗儿扔到国子监去。

    可是现在科举分了文理,寻仙考也只有两人可以自由选择做官还是研习。

    正因如此,虞璁才把建设医科和理工大学的项目放在最前面。

    理工科就应该去加深专业认知和技能,最好扩大对医学和生物的发展,来进一步提高全国百姓的平均寿命。

    国子监的存在,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他下一步要做的,是国民教育的普及化。

    这个事情急不得,但是至少在大学成立的这一刻起,国子监的职能和任务会比从前繁重更多,倒不如直接废掉,成立全新的教育部。

    杨慎和赵璜到底是跟着皇帝一路走过来的人,此刻甚至连愕然的情绪都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他深深行了一礼,开口问道:“那微臣去安排新一轮的工作会议?”

    虞璁噗嗤一笑,点头道:“用修是越来越上道了。”

    第93章

    许多的变化和改变,是无声无息的。

    对于老百姓们而言, 唯一能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好处的, 就是活下去的机会在越来越多。

    三年以前, 本地人连自己的田产都会被掠夺, 成天能吃上一口米饭都算是莫大的幸福和安慰了。

    可是如今, 家家户户都有米有肉有酒,几乎没有人还记得曾经过年都揭不开锅的困窘。

    第一,就是大量的农田, 都如财神福神降临般在交还给每一个老百姓。

    第二, 就是工部新设了招工署,不断地招募各种青壮年劳动力, 在有酬劳的情况下去为他们建设房屋和广场, 如果做得好甚至能升级为更高的职位,拿到更多的报酬。

    而这第三, 就是税务的全面改革。

    商业税虽然增加了, 可是最让百姓们头疼的农业税和徭役几乎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只要把纹银上缴,就不用去做劳工,暗无天日的去挖煤疏通河道。

    如今盛世清平, 京中处处繁华而清净, 有专人时刻清扫街道,公交车也井然有序。

    在这种情况下, 哪怕只是在这个崭新的城市里徜徉, 也会有莫大的满足感。

    皇帝喜欢花树, 两侧行道便栽上了桃李棠梅, 几乎春夏秋冬都郁郁葱葱,处处繁花如云。

    俗话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听说皇帝还打算建个中央公园,供百姓们游玩踏青。

    这公园的招标信息一出,都让大家懵了。

    从前百姓们知道,这皇帝建了许多的新鲜东西,都处处是为了百姓们的生活着想——就这一点都足够让人受宠若惊了。

    可是中央公园的这消息一出,简直是令上下官僚和百姓都为之震惊。

    要知道,这简直是给无数无家可归的流民,一个栖息和遮风挡雨的地方啊。

    如今的整个北京城越建越大,这公园听说都不输员外郎家的那园林了,要山有山要水有谁。

    “你可是不知道,这里头处处都是讲究啊。”说书的余老先生看着茶客们一众聚精会神的模样,摸着胡子笑道:“这左右两太极,中间一山水,那不就是给皇城铺了个风水局嘛!”

    “老余,那人家道人说皇上是紫薇星下凡,天生要闯出一番千秋功业来,是真的假的!”

    “你急什么?”老先生连那绿林好汉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科学发展观》,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15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15并对[明朝]科学发展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