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3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律 本章:分卷阅读203

    官员也已经看惯了这种情况,哪怕此刻一溜帐篷跟多米诺骨牌一样摞的看不见边界,他们也心不慌眼不乱。

    图鲁博罗特是被手下背叛之后,被捆成阳澄湖大闸蟹送给巴尔斯济农的。

    巴尔斯虽然模样看起来壮实还有点憨,但是心里也清楚这人不能随便杀,就算要杀也肯定得按照他们蒙古和大明的关系,由蒙古人递交给明朝皇帝,听他定夺才是。

    但是既然这皇帝说了,要他们以剪除逆乱之名去追杀图鲁和阿尔博罗特,那一切都很好办。

    八月初一,会议如期召开,一共来了九个首领,基本上都汇聚一堂了。

    今天的议题,就是谈论如何处理这个大逆不道的图鲁博罗特,再解决中蒙两国的外交关系新问题。

    至于蒙古人之间该立谁为汗,那肯定都得由他们蒙古人自己定。

    虞璁看着这些人穿着长袍进进出出,心想这要是来一出马丁老爷子笔下的红色婚礼,也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了。

    当然做事不能这么不择手段,光靠杀人放火不能成大事。

    他忍着心里那些蠢蠢欲动的邪恶心思,面带微笑的与每一个首领握手闲谈。

    图鲁博罗特被抓了,阿尔博罗特带着族人潜逃。

    乌鲁斯和阿尔苏死了,三守旧派抱团。

    还剩四个散碎党派,不算什么很大的问题。

    想要解决,或者说完全的吞并蒙古,本身用不着把这些人都统统杀光。

    中国这边不可能直接派百万遗民来蒙古大草原上种玉米,就算要开发建设,也肯定是以后的事情。

    真正需要做的,是转化中蒙的管辖权和管理权。

    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一下几十年以后的‘隆庆和议’了。

    再1571年,明朝当时被蒙古人打的叫苦不堪,直接在当时和首领俺答汗开会和谈。

    这个俺答汗被封为的顺义王,同时漠南的蒙古右翼对明朝俯首称臣,让中蒙开始了正常的政治交往和经济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左右蒙古势力对立,但加强双方的互市贸易,直接造成了在明后期蒙古的相对安定。

    可是这件事情并没有给大明国续命,因为女真人里出了个努/尔哈赤,后面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别的不说,封王这个事,还是很值得考虑的。

    虞璁他真正想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在草原之海里到处乱窜的海豚们,能跟海龟一样老老实实的呆在各自的片区里,把身份从奴隶主转变成封建地主。

    那么问题来了……想要这么干,就一定要调/教一下这些个游牧民族。

    都·不·许·游。

    第84章

    游牧民族主要的问题, 就在草。

    鲜嫩的野草是上好的饲料, 可以没腰高甚至带着奇异的清香。

    游牧民族一般都是自带个蜗牛般的帐篷,然后顺着河流和草野到处游荡, 带着一群羊和马儿啃完一块再啃一块。

    但是这么做,看起来成本低而且也不费劲,毕竟大部分牧民都有牛马可以代为搬运。

    可是如果长期到处迁移的话,首要问题就是建筑强度低。

    蒙古包再厉害, 那也只是个帐篷,可是蒙古草原上相当厉害的白灾和风灾, 那可都是不饶人的。

    古代没有什么取暖器也没有暖水壶, 因为恶劣自然天气死亡的人到处都是。

    如果定居一处, 还可以巩固人口,促进更多的生产发展。

    这个时候, 皇帝一拍脑瓜, 就想出个绝妙的点子来。

    ——人·工·饲·料。

    要知道,这浩瀚的草原犹如庄稼地, 每逢春夏那可到处都是肥嫩的好草。

    如果这些庄稼能被集中收割, 然后再集中处理成可以长期保存的饲料呢?

    虞璁从前去老家农村过春节的时候, 还真碰见过这种东西。

    饲料比化肥更好处理, 哪怕是如今, 也基本上是靠生物处理技术。

    青贮加工也好,黄贮也好, 都在于利用微生物和厌氧环境, 来进行一个天然的营养保留。

    当初虞璁那七舅老爷外姑婆把玉米杆子收集好了之后, 集中一寸寸的铡碎这些玉米秸秆,然后把它们装在黄缸地窖塑料袋里,让这些被铡碎的秸秆能够自然发酵。

    秸秆会因为密封的厌氧环境,以及乳酸菌的天然发酵,让大部分的微生物停止繁殖。

    而这些饲料在加工之后,会带有天然的果香味,闻起来好像还挺好吃……

    当然那个土法子是针对玉米杆子的,现在这个水草含水量过多,肯定还要挤掉一部分的水,压缩体积集中装载以后,再召集人群处理。

    在等待这群蒙古人来回追捕以及互相通知的过程里,明军趁着带小豹子遛弯的功夫,真派了一撮人去割了几大麻袋的青草来,好好的研究下陛下说的那玩意儿该怎么做。

    这些水草被分作四组,交给各军想着法子再处理一道,没想到真有人能让这玩意放了十天还不坏,一群羊羔吃的贼香。

    所以这一次的会议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跟科研报告展示会一样。

    虞璁听完巴尔斯博罗特的汇报之后,简单的表示了一下自己的立场,同时宣布了图鲁博罗特死罪,命人明日午时问斩。

    图鲁依旧被捆的跟粽子一样,一脸灰白的看着这帮蒙古亲戚没一个肯救他的,心里比死了还难受。

    皇帝这次穿了锦绣辉煌的龙袍,坐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的侍卫皆戒律森严。

    所有人都以为图鲁会是今天会议的重点,没想到这货的事十分钟不到就解决完了。

    这乌泱泱的叫一大群人过来,难道不是为了批判□□他有多离经叛道吗?

    伴随着惊堂木的一声脆响,虞璁缓缓的站了起来。

    “今天与诸位会见,一是要定济农之制,二是要问诸位草原之治。”

    这话一出,伴随着翻译的大声复述,许多人的脸直接就黑了。

    ——你一个外族皇帝,竟然想干涉我们蒙古人的内务?

    轮得到你来谈?

    之所以有这样自相矛盾的情况,那是因为中国的朝贡制度,也是自相矛盾的。

    说是朝贡,就是万国来朝,什么交趾暹罗高丽统统来使,但是这件事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他们这些小国确实都带着礼物来了,可盼的就是明朝以及从前诸朝的丰厚赏赐。

    说白了就是中国一直打肿脸充胖子,用这种看似乐善好施的姿态在散财。

    表面上当然宗主和藩属清清楚楚,可是人家服软完全是顺水推舟,吃人嘴短。

    瓦剌和鞑靼的首领都对中国俯首称臣,那是因为他们生产力低下,盼着能得到大量的赏赐,把自己那些病弱的马当成贡品献上去,换回来许许多多真金白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科学发展观》,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03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203并对[明朝]科学发展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