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律 本章:分卷阅读45

    还真就揣着袖子吸着鼻涕,一个挨着一个的站过去。

    不过一眼扫去,确实能看见不同阶层的人都混在其中,上有公子哥下有小乞丐,不外乎是图个新鲜。

    里头的座位都干净宽敞,足够容纳当时规划的那么多人。

    负责计数放人的小吏也早已培训好,一副准备充分跃跃欲试的神情。

    冬天太冷,虞璁双手揣狗皮筒子里,顺便扭头给了个眼神,陆炳非常自觉的举起双手,帮皇上捂住耳朵。

    赵璜亲自引了火,过去点燃了爆竹。

    “噼噼啪啪砰砰砰!!!”

    皇上享受着陆大人掌心的温暖,笑眯眯的在鞭炮声中点了头,那小吏便放下了拉杆,示意等待的人们可以进去了。

    二十人一批一批的放,赵璜亦想法子让表情再严肃些,待现场秩序稳定以后,便施施然的从后台走入台前,开始向一脸茫然的百姓们提简单的秩序要求,再开始讲解与此大殿有关的介绍。

    想来当初tv成立的时候,也是这样摸索着前行的吧。

    虞璁同他们站在幕布的旁侧,不肯占了谁的位置,只悄无声息的听了一会。

    这次想来想去定他上台,主要还是为了给这年富力强的赵大人表现机会。

    他在民间的呼声越高,亲民度越高,在朝中就越好说话。

    往后等大伙儿都习惯了,再换个常驻主持人,该当官的还是回衙门干活点卯去。

    这知声堂本身不为播报新闻新事——当然如果有这个需求,也可以这么折腾下。

    毕竟新闻联播的经典套路就是,前十分钟领导很忙,中间十分钟人民很幸糊,最后十分钟则是外国民众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回头等开始收复河套教训鞑子了,跟京城里传达下战报喜讯安抚民心,也是相当不错的。

    赵大人刚上台时有些紧张,不过好在这毕竟是古代,左右都有带刀侍卫凶巴巴的站着,也没人敢起哄吐痰喝倒彩。

    一群百姓们紧张刺激的听完赵大人长达一柱香的发言,见官老爷们没冲上来收钱,各自心里松了一口气。

    公交车的试营业时间定在了五天后,待顺利运行一个月后,再开放城郊的商贸市场。

    赵璜本身也是平民出身,其实心里有点期待老百姓们的反应,但是眼瞅着大家都一脸木然,心里暗搓搓骂了句脏话,还是绷着脸下去了。

    人潮涌动,嘈杂纷乱之际,虞璁拍了拍老赵同志的肩膀,鼓励道:“讲的相当不错,回头政务会议你也好好表现下,该汇报工作就这样汇报。”

    赵璜没发现陆炳默默盯着自己肩上皇上的手,垂头丧气道:“都听了跟没听似的。”

    人家那是被陆炳带来的锦衣卫给吓得。

    “再接再厉。”虞璁笑道:“好啦,你去忙排污铺设的事情,和兵部的合作也随时汇报进度给我,以后经部会越来越忙,我不一定再有空来看你。”

    赵璜回过神来,忙不迭的应了一声,认真道:“臣……成,我会好好干的。”

    这头皇上摆驾回宫,黄公公可算等到人了,又忙不迭的迎了过来。

    一上午没吃水果,大冬天的还没加湿器,尽吹了不少干风。

    皇上换好了衣服,歪榻旁用银叉戳着梨块,漫不经心道:“又谁给朕递帖子啦。”

    难不成是那桂萼?朕懒得鸟他他又来哔哔叨叨了?

    “也不是帖子。”黄公公看着皇上的脸色,想了想道:“是……后宫里递来的信。”

    “哟呵?!”虞大编辑猛地坐了起来,整个人都精神了。

    这三宫六院出版社是终于收到稿子了啊。

    第26章

    纸笺慢慢抚平, 前头免不了一堆敬语和问候。

    仔细一看, 落款是僖嫔沈如婉,还真没什么印象。

    虞璁早就习惯了这种非常麻烦的书信礼节,熟练的跳段看了下去。

    全篇大概有六七百字, 只有九字是童谣本尊。

    ——的的确,买羊角。

    秋风转,脱蛇壳。

    e......

    这是萨满的咒语吗?

    皇上捏着信纸沉默了一会,想了想不能打击妇女群众的创作热情,还是吩咐鹤奴研了墨,认认真真的给她回了一封信。

    这童谣, 主要是用来谱曲作歌谣,培养孩子们在艺术上的早期启蒙。

    不一定要反应什么民俗,也不用搞得跟诗经一样文绉绉的, 简单易懂又有趣就行。

    虞璁本身也就在大臣面前能端端架子,给后妃写信的时候, 还是忍不住用普通人的视角。

    他解释了一通,表示以后为了节约时间, 简单问安便好, 又讲解了童谣的用意和写法,顺便随手写了一首作例。

    ——小燕子, 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 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嗯, 非常通俗易懂。

    皇上啃了会儿笔头,又写了几笔嘉奖僖嫔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并吩咐她把这封信带去坤宁宫,有空给妃子们念一遍。

    “黄锦,把这信封好带回去,”虞璁想了想道:“再赐金玉首饰一套,翡翠扳指一个。”

    距离用午膳还有一会儿,他不紧不慢的看了会儿折子,又想了想杨一清老头子下午估计怎么过来怼自己,突然感觉有点压力。

    杨一清那是什么人,两朝老臣,上能率军夜袭击退蒙古大军,下能拔除宫内大宦官奸贼刘瑾,那也是嘉靖朝最开头时还活着的神人。

    老头儿虽然现在年纪大了,说话还得喘一会儿,但是论口才,虞璁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虞璁就算在现代听过几场辩论赛,也只是说学了个皮毛,能清晰有条理的讲事实摆逻辑。

    可是杨一清在当时刘瑾专权跋扈之际,只靠寥寥几语,就让当时的中官张永以命死谏,直接把这王八蛋整下了台。

    ——你放到现在,就张瑾桂萼这种货色,还真不一定能说的动谁为了几句话就替自己慷慨赴死。

    哪怕最后没死成,当时张永要冒的风险,也绝对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嘉靖皇帝还是小狮子,不对小世子的时候,他爹兴献王就语重心长的教导过一句话。

    “这楚地之中,有三大才杰——刘大夏,李东阳,杨一清。”

    前面两位都出生的早,在正德年间便猝然长逝了,现在还身子骨颇为硬挺的,也只剩杨一清一个人了。

    虞璁就因为当时看书时被杨大人种种举措震得一愣一愣的,如今穿越之后见到他本尊,说话都难以把小心翼翼的劲儿给憋回去。

    皇帝还特意嘱咐了上下内外,谁敢动这老爷爷一根指头,让他少活一秒钟,都等着被剁吧剁吧喂野狗去吧。

    当然,他嘱咐的人不是暗卫便是负责监察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科学发展观》,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45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45并对[明朝]科学发展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