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律 本章:分卷阅读18

    房,用来给宫廷侍卫们轮班值守,两队定时巡逻,控制好这里每天运行营业的秩序。

    在正东和正西还有两栋楼,牌匾上空无一字。

    “这个是什么?”虞璁指着这三四层高的楼,好奇道:“赵尚书想出来的?”

    “臣觉着,这往来货商既然奔波于此,肯定要吃喝拉撒,不如设客栈酒楼二座,方便他们落脚休息。”赵璜观察着虞璁的神色,小心道:“至于租金抽成,当然由皇上定夺。”

    行啊你,连市场竞争的那一套都想出来了。

    虞璁心头一喜,拍拍赵尚书的肩膀道:“赏!赐香罗扇飞鱼袍!”

    一旁伺候着的黄公公忙不迭应了一声,小跑着取贡品去了。

    他的小金库全拿来开这些新的公共场所,与其送这样的好官金叶子银片子,还不如给些日常用品,这样这些臣子们反而会更加忠心耿耿。

    这是拿他们当自己人的一种表示啊。

    赵璜原本还沉得住气,一听说要赏自己飞鱼袍,下意识的就看了眼远处持刀候着的陆炳。

    这宫里被赐了飞鱼服的,可没有几个啊。

    陆大人是皇上发小,年纪轻轻就得了无上恩典——谁想得到自己也有今天!

    “你一定记住,这两座酒楼,务必得请两家绝无渊源的人来经营,”虞璁叮嘱道:“无论是摊贩之中,还是这酒肆内外,都绝不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场面。”

    “臣会用得力人手看管好,定不负皇上厚爱!”赵璜沉声道:“陛下,京城排污系统也已经被勾画出了草图,是否也过目一二?”

    虞璁想了想道:“给我看看。”

    他突然想到,之前陆炳跟自己说过,这黄河附近的排水排污管道,都是用陶瓷烧制拼接的。

    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当然负担得起区区陶瓷的费用,但如果想要改善全国百姓的生存情况,就必然要用到一样东西。

    橡胶。

    塑料的制备他完全不懂,但是橡胶这种东西,就跟沥青一样,是在中古时代就可以被灵活利用和发展推广的。

    西南一带一向民风彪悍,也多半是因为穷。

    吃不饱穿不暖才会想着法子作乱。

    如果能找到西双版纳附近野生的橡胶树,再想法子推广种植,能带动全国的发展。

    虞璁看着赵璜铺开整个京城的排污系统图,突然开口道:“赵卿。”

    “臣在。”赵璜抬起头来,跟哈士奇似的两眼泛光。

    皇上每次唤他,都是突发奇想,但每每造出些新东西来,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难怪陶道长说陛下是紫微星君临世啊,自己也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朕从前翻些杂书,听说西南有一种奇树,”虞璁如今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越发纯熟,流畅道:“这种树若是割裂表皮,会流出乳白的液体,而这种白汁,可以在炼化之后,变成成柔韧或坚硬的材料。”

    等等……万一西双版纳那边的橡胶树,是人家从热带附近带过来的呢?

    “朕不确定此树具体在何省,但肯定是在最南边那块,”虞璁随手提起一旁的狼毫笔,随意沾了点墨,画了个橡胶树的简笔画:“大致如此。”

    从前自己在西双版纳骑大象的时候,不小心撞到这种树上,所以记忆格外深刻。

    “臣清楚了,等下就派斥候去查探巡访。”赵璜恭敬道。

    陛下真是博闻强识,一定是饱览群书,才有今天这般过人的见识!

    “多派几个,”虞璁想到了之前光禄寺里的一堆下岗职工,抬手道:“之前光禄寺里择下来的那批,你挑挑有没有合适的,俸禄给的优厚些,最好人手一张这个图,就照着去找。”

    谁要是能捧回橡树的种子,那就等于抱着金山银山回来。

    他低头抿了口茶,心想这天天喝茶人都瘦了,回头得让小宫女们榨点果汁再放点糖。

    京城的排污系统草图采用了过往的思路,所有的陶瓷管道铺设在屋后,整体也是与横渠纵沟相连,整体井然有序。

    虞璁想了想,挥笔道:“暂时就这么铺,不用选择过细的材料,回头等国库充盈了,再重新翻修一次。”

    赵尚书连声应了,又与他寒暄几句,回头便喜上眉梢的回了六部。

    虞璁坐回龙椅上,回想着刚才的排污图,总觉得自己忘了点什么。

    他记得,从前回农村老家玩儿的时候,是有沼气池这么个东西的。

    京城虽然是一国之都,但除了西城那边的达官贵人、各地涌进的游商之外,其他的本土老百姓,也大多靠种田农桑为生。

    在明朝折腾个通用沼气池,给他们提供燃气用来供暖或者燃料,可行吗?

    别整出个爆炸出来。

    “陆炳,把朕的那个小本本取过来。”虞璁吩咐道。

    自从之前想到了要整新闻联播春节晚会这种东西之后,他就发现自己脑洞太多,一时半会不可能全都折腾出来。

    不如先都记在经用又方便的小本本上,回头再一笔笔的hek掉。

    京城百姓们闲着归闲着,又发现新东西出来。

    先是赵员外家的二儿子在工部呆了许久,回来悄悄说了个大消息。

    虽然这员外郎家的公子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外传,但这消息跟长了飞毛腿似的,一夜之间就在街坊小巷传遍了。

    听说皇上要在城郊建一个商区,传供老百姓往来交易!

    “怎么可能?”见多识广的卖白菜的王大娘不屑道:“皇上怎么可能操心我们小摊贩的事情,再说了,南郊那么远,等我提着货赶过去,白菜都烂了。”

    “这赵公子尽说些屁话,”说书人嗑着瓜子懒散道:“皇上要是真肯掏钱做这种事,我用脸给他赵公子洗屁股!”

    话虽如此,可但凡走动活络的人都能发现,就在宫城之外,一栋新的大楼正在一天天的建成。

    这栋楼与旁的五角塔楼不同,形状颇为怪异。

    它的门设计的极大,像是生怕有人挤坏门栏似的。

    整体的形状又如同一个扁扁的月饼,两遍的环形都设计的弧度极大,如果站在里头说话,恐怕会有高声的回音。

    ——这是哪个大官建的宅子?形状也太奇葩了些吧?

    随着这大殿从筑基到添砖一天天的建成,在不远处围观的百姓们越来越多。

    他们叽叽喳喳的相互议论,谁都猜不出这敢在皇城宫门旁建大殿的人,是个多厉害的货色。

    有些胆大的二流子竟凑上前去,嬉皮笑脸的问一旁监工的官差,这大殿是用来干嘛的。

    没想到官老爷竟没有赶人,相当正经的解释,这是将来给百姓们进出,用来听宫里政令和讯息的。

    二流子愣了半天,抬头看了眼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出来了。

    啥玩意儿啊,还能这么整?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科学发展观》,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18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科学发展观分卷阅读18并对[明朝]科学发展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