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作品-3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查良铮 本章:早期作品-3

    英国现代散文家L.P.Smithe Rose,文笔简洁可爱,内容也非常隽永,使人百读不厌,故事既有不少的美丽处,所以竟采取了大部分织进这一篇诗里,背景也一仍原篇,以收异域及远代的憧憬之趣。至于本诗能够把握住几许原文的美,我是不敢断言的;因为,这诗对于我本来便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想起在一九三六年的最后三天里,苦苦地改了又改,算是不三不四地把它完成了;现在看到,我虽然并不满意,但却也多少是有些喜欢的。

    二十六年一月忙考时谨志

    庭院里盛开着老妇人的玫瑰,

    有如焰焰的火狮子雄踞在人前,

    当老妇人讲起来玫瑰的故事,

    回忆和喜悦就轻轻飘过她的脸。

    ……许多年前,还是我新婚以后,

    我同我的丈夫在意大利周游,

    那时还没有铁路,先生,一辆马车,

    带我们穿过城堡又在草原上驰走。

    在罗马南的山路上马车颠坏了,

    它的修理给我们三天的停留:

    第一晚我们在茫茫的荒野里,

    找到路旁的一间房子,敝落而且破旧。

    我怎能睡啊,那空旷的可怕的黑夜!

    流水的淙淙和虫鸣嘘去了我的梦;

    趁天色朦胧,我就悄悄爬起来,

    倚立在窗前,听头发舞弄着晨风。

    已经很多年了,我尚能依稀记得,

    清凉的月光下那起伏的蓝峰;

    渐渐儿白了,红了,一些远山的村落,

    吻着晨曦,象是群星明耀地闪射。

    小村烦嚣地栖息在高耸的山顶,

    一所客栈逗留住我们两个客人。

    几十户人家围在短墙里,像个小菜园,

    但也有礼俗,交易,人生的悲哀和喜欢。

    酒店里一些贵族医生和官员,

    也同样用悠闲弹开了每天的时间,

    在他们中间我看到一个清瘦的老人,

    又美丽,又和蔼,有着雄健的话锋。

    他的头发斑白,精神像个青年,

    他明亮的眸子里闪耀着神光,

    不住地向我们看,生疏里掺些惊异,

    可是随即笑了,又像我们早已熟悉。

    老人的温和引起来一阵微风,

    轻轻地吹动了水面上的浮萍;

    他向我们说陌生人不必客气,

    他愿意邀请陌生的客人到他家里。

    于是,在一个晴朗炎热的下午,

    青青的峦峰上斜披夕阳的紫衫,

    一辆小车辘辘地驰向老人的田园,

    里面坐着我和我的丈夫。

    这所田园里铺满了小小的碎石,

    丛绿下闪动着池水的波影,

    一棵紫红的玫瑰向天空高伸,

    发散着甜香,又蔽下幽幽的静。

    玫瑰的花朵展开了老人的青春,

    每一阵香化成过去美丽的烟痕,

    老人一面让酒一面向我们讲,

    多样的回忆在他脸上散出了红光。

    他坦然地微笑,带着老年的漠冷,

    慢慢地讲起他不幸的爱情:

    “……多少年以前,我年轻的时候,

    那隔河的山庄住着我爱的女郎,

    “她年轻,美丽,有如春天的鸟,

    她黄莺般的喉咙会给我歌唱,

    我常常去找她,把马儿骑得飞快,

    越过草坪,穿出小桥,又抛下寂寞的墓场。

    “可是那女郎待我并不怎样仁慈,

    她要故意让我等,啊,从日出到日中!

    在她的园子里我只有急躁地徘徊,

    激动的心中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园子里盛开着她喜爱的玫瑰,

    清晨时她常殷殷地去浇水。

    焦急中我无意地折下了一枝,

    可是当我警觉时便把它藏进衣袋里。

    “这小枝玫瑰从此便在泥土中成长,

    洗过几十年春雨也耐过了风霜,

    如今,啊,它已是这样大的一棵树……”

    别时,老人折下一枝为我们祝福。

    修理好的马车把我们载上路程,

    铃声伴着孩子们欢快的追送;

    终于渐渐儿静了,我回视那小村

    已经高高地抛在远山的峰顶……

    现在,那老人该早已去世了,

    年轻的太太也斑白了头发!

    她不但忘却了老人的名字,

    并且也遗失了那个小镇的地址。

    只有庭院的玫瑰在繁茂地滋长,

    年年的六月里它鲜艳的苞蕾怒放。

    好像那新芽里仍燃烧着老人的热情,

    浓密的叶子里也勃动着老人的青春。

    发表于《清华周刊》(1937年1月25日)

    署名:慕旦

    一团灰沙卷起一阵秋风,

    奔旋地泻下了剥落的古墙,

    一道晚霞斜挂在西天上,

    古墙的高处映满了残红。

    古墙寂静地弓着残老的腰,

    驼着悠久的岁月望着前面。

    一只手臂蜿蜒到百里远,

    败落地守着暮年的寂寥。

    凸凹的砖骨镌着一脸严肃,

    默默地俯视着广阔的平原;

    古代的楼阁吞满了荒凉,

    古墙忍住了低沉的愤怒。

    野花碎石死死挤着它的脚跟,

    苍老的胸膛扎成了穴洞;

    当憔悴的瓦块倾出了悲声,

    古墙的脸上看不见泪痕。

    暮野里睡了古代的豪杰,

    古墙系过他们的战马,

    轧轧地驰过他们凯旋的车驾,

    欢腾的号鼓荡动了原野。

    时光流过了古墙的光荣,

    狂风折倒飘扬的大旗,

    古代的英雄埋在黄土里,

    如一缕浓烟消失在天空。

    古墙蜿蜒出刚强的手臂,

    曾教多年的风雨吹打;

    层层的灰土便渐渐落下,

    古墙回忆着,全没有惋惜。

    怒号的暴风猛击着它巨大的身躯,

    沙石交战出哭泣的声响;

    野草由青绿褪到枯黄,

    在肃杀的原野里它们战栗。

    古墙施出了顽固的抵抗,

    暴风冲过它的残阙!

    苍老的腰身痛楚地倾斜,

    它的颈项用力伸直,瞭望着夕阳。

    晚霞在紫色里无声地死亡,

    黑暗击杀了最后的光辉,

    当一切伏身于残暴和淫威,

    矗立在原野的是坚忍的古墙。

    *原载北平《文学》杂志1937年1月诗歌专号。以上据李方《穆旦诗全集》本。曹元勇《蛇的诱惑》本有文字出入,如“奔旋”作“奔驰”、“严肃”作“严悚”、“肃杀”作“悚杀”等。

    黑夜里叫出了野性的呼喊,

    是谁,谁噬咬它受了创伤?

    在坚实的肉里那些深深的

    血的沟渠,血的沟渠,灌溉了

    翻白的花,在青铜样的皮上!

    是多大的奇迹,从紫色的血泊中

    它抖身,它站立,它跃起,

    风在鞭挞它痛楚的喘息。

    然而,那是一团猛烈的火焰,

    是对死亡蕴积的野性的凶残,

    在狂暴的原野和荆棘的山谷里,

    像一阵怒涛绞着无边的海浪,

    它拧起全身的力。

    在黑暗中,随着一声凄厉的号叫,

    它是以如星的锐利的眼睛,

    射出那可怕的复仇的光芒。

    1937年11月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O,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O!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O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938年6月

    从温馨的泥土里伸出来的

    以嫩枝举在高空中的树丛,

    沐浴着移转的金色的阳光。

    水彩未干的深蓝的天穹

    紧接着蔓绿的低矮的石墙,

    静静兜住了一个凉夏的清晨。

    全都盛在这小小的方园中:

    那沾有雨意的白色卷云,

    远栖于西山下的烦嚣小城。

    如同我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躲在密叶里的陌生的燕子

    永远鸣啭着同样的歌声。

    当我踏出这芜杂的门径,

    关在里面的是过去的日子,

    青草样的忧郁,红花样的青春。

    1938年8月


如果您喜欢,请把《九叶诗人-穆旦诗集一(早期作品)》,方便以后阅读九叶诗人-穆旦诗集一(早期作品)早期作品-3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九叶诗人-穆旦诗集一(早期作品)早期作品-3并对九叶诗人-穆旦诗集一(早期作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