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节录)(1897年冬)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梁启超 本章: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节录)(1897年冬)

    李炳寰问:(略)

    教习梁批:

    知古知今,是谓通才。能如是随处留心,斯与读死书者有异矣。凡赋税于民者,苟为民作事,虽多不怨,今西国是也。上海租界每季巡捕捐极重,未有以为怨者也。苟不为民作事,虽轻亦怨矣。孟子谓:“轻于尧舜之道者,大貊小貊也。”何以谓之貊?谓其不足以供币帛、饔飧、百官有司之用也。今之中国是矣。以赋轻之故,乃至官俸亦不能厚;恶知官俸既薄,而彼官者乃仍取之于民之身,而其祸益烈耶!此固非深探其源不可也。

    张伯良问:(略)

    教习梁批:

    凡权利之与智慧,相依者也。有一分之智慧,即有一分之权利;有百分之智慧,即有百分之权利;一毫不容假借者也。故欲求一国自立,必使一国之人之智慧足可治一国之事,然后可。今日之中国,其大患总在民智不开。民智不开,人材不足,则人虽假我以权利,亦不能守也。士气似可用矣,地利似可恃矣,然使公理公法、政治之学不明,则虽有千百忠义之人,亦不能免于为奴也。诸君既共识此意,急求学成,转教他人,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便人咸知有公理公法之学,则或可以不亡也。

    周宏业问:(略)

    教习梁批:

    有君史,有国史,有民史。西人近专重民史。中国如九通之类,可以谓之国史矣,然体裁犹未尽善也。若二十四史,则只能谓之廿四家谱耳!无数已往人与骨皆朽化矣,而斤斤记其鸡虫得失,而自夸曰史学史学,岂不谬哉!汝见及此,汝可以为良史矣。

    唐才质问:(略)

    教习梁批:

    必智慧平等,然后能力可以平等;故开女智为第一义。

    李泽云问:(略)

    教习梁批:

    国与国相通,则文教愈盛。必破国界,而后可言大同。此理更进一层,可再思之。


如果您喜欢,请把《梁启超文集·随感》,方便以后阅读梁启超文集·随感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节录)(1897年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梁启超文集·随感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节录)(1897年冬)并对梁启超文集·随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