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师友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程登吉 本章:卷二·师友

    【原文】

    宣圣杏坛,弟子三千,而贤人七十,马君绛账,后列女乐,而前授生徒。

    【译文】

    孔子讲学于杏壇,从学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贤人竟有七十二人;马融讲学时堂上设绛帐,帐后有歌伎秦乐,而在帐前给学生讲课。

    【原文】

    设教有如振铎,待问何异叩钟。

    【译文】

    称人设馆教学叫做振铎;待人询问无異金鐘的扣响。

    【原文】

    贾氏舌耕,后人谦为糊口;孔门心服,诸生赖以折衷。

    【译文】

    汉人贾逵精通五经,上门求教的学生不远千里,献粟满仓,时人谓其为舌耕,后人自谦执教课生为糊口或舌耕。孔子门生心中悦而诚服,诸生心中的疑问,得以合乎中庸之道。

    【原文】

    师号西宾,尊师席曰函丈;学名家塾,馈学俸曰束修。

    【译文】

    聘请来教书的先生敬称为西宾,师席尊称为函丈;在家设学堂叫做家塾,送给老师的学费称做束修。

    【原文】

    门墙桃李,谓受业之众多;苜蓿阑干,言供膳之菲薄。

    【译文】

    桃李尽在公门,是称道别人教授的学生或选拔的人才很多。苜蓿长阑干,用来形容奉送给教师的薪俸很菲薄。

    【原文】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后进之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喻弟子之优于师傅。

    【译文】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喻学生的资质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容弟子的才能胜过师傅。

    【原文】

    未获及门,曰宫墙外望;已承秘授,曰衣钵真传。

    【译文】

    未能进入先生之门正式拜师称作宫墙外望;得到先生学问之真谛秘诀,称做衣缽真传。

    【原文】

    杨震是关西夫子,贺循乃当世儒宗。

    【译文】

    杨震博学明经,世人称为关西夫子;贺循精通礼仪,世谓当世儒宗。

    【原文】

    负笈为千里游,李固就师之笃;程门立三尺雪,游杨敬学之诚。

    【译文】

    负笈千里可见李固求师的殷切;立雪程门,可知游酢、杨时敬重师长的程度。

    【原文】

    称师善教,如坐春风之中;感业有成,得沾时雨之化。

    【译文】

    弟子称颂师长教导有方,说如坐春风之中,感谢老师栽培成就学业,说得沾时雨之化。

    【原文】

    师严乃道尊,甄陶必资模范;友良斯德备,攻玉端藉他山。

    【译文】

    为师严厉,道然后能受尊敬,陶鑄人才,自必取资模范,交友能善,德然后备,攻治美玉,当然有赖他山之石。

    【原文】

    取善辅仁,贵于益友;往来交际,爰有嘉宾。

    【译文】

    吸取善行辅助仁德,都有赖于好的朋友,在交际中你来我往,轮流为主人及宾客。

    【原文】

    尔我同心,似金兰之最挚;友朋合志,可丽泽以相滋。

    【译文】

    你我同心情谊深厚,好像缔结金兰之真挚。朋友之间互相砥砺切磋,相攜共进叫做丽泽自然相滋。

    【原文】

    先世通家,尊为父执;平生齐契,号曰同袍。

    【译文】

    先代有通家世的交情,在礼尊称为父执;朋友有同生死的盟约,取其同心合意的意思故曰同袍。

    【原文】

    行合趣同,乃云莫逆;披衿领契,是谓忘形。

    【译文】

    品行相合、意趣相同,心志相契的朋友称为莫逆;心胸开豁,领会契合叫做忘形。

    【原文】

    廉蔺为刎颈之交,孙周原总角之好。

    【译文】

    廉颇与蔺相如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刎颈之交。孙策和周瑜自孩童时便是挚友,是自幼留角髻时感情就很好了。

    【原文】

    膠漆虽坚,不若雷陈之谊合;鸡黍有约,应知张范之情通。

    【译文】

    陈重与雷义之友情如膠似漆,其友情比之膠漆更坚固。鸡黍原来就有了约定,可知张元伯和范巨卿情谊的深厚,朋友相约决不失期。

    【原文】

    王阳在位,贡禹因以弹冠;杜伯遭刑,左儒不辞死谏。

    【译文】

    王阳升官,贡禹弹冠相庆,知王阳必会举用自己;杜伯误遭极刑,左儒宁死也不曲从周宣王的滥杀无辜。

    【原文】

    信乎同人于野,如袭芝兰之香;倘若比之匪人,如染鲍鱼之臭。

    【译文】

    与善良的人交往,如同进入遍植芝兰的花房,时间长了就闻不出它的香味,品格德行则受其熏染而高尚;与恶人交往,如同进入卖减鱼的铺子,时间久了便不觉得他的臭味,人也同样变坏坠落了。

    【原文】

    肝胆相托,是谓心期;意气不孚,无非面友。始终如一曰耐久,老幼相得曰忘年。

    【译文】

    肝膽相照,才称得上是心腹之交。意气不合只能算是口头之交。自始至终有如一日叫做耐久;此老彼幼相得甚欢叫做忘年。

    【原文】

    果能如水以全交,须融冰炭;勿以干糇之失德,遂致参商。

    【译文】

    朋友的交情如果能够淡如水,交情能永久存在,则须要融化胸中的冰炭;不要为了饮食上的一些小细故,而彼此不合失却和睦,最后弄得如同参商二星一样,彼此互不相见。

    【原文】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莫云春树,企望丰标。

    【译文】

    落月屋梁是杜甫(夢李白)诗中的名句,写对李白的相思之情;暮云春树也是杜甫的诗句,借两地景物寄託思念之情,想李白的丰采神仪。

    【原文】

    陆士和折梅逢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摩诘攀柳赠行,快唱阳关三叠曲。

    【译文】

    陸凱折梅并赋诗一首,请驿使带给远方的友人,诗中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王维折柳写诗赠给将远行的朋友,劝友人再饮一杯酒,因为出了阳关就见不到故乡友人了,此诗就成了著名的送别曲「阳关三叠」。王摩诘手攀杨柳,怅送友人出行,为阳关最足伤情,唱三叠曲藉酬别意。

    【原文】

    班荆倾盖,途遇交欢;操篲扫门,迓迎致敬。

    【译文】

    在地上布好了草,相坐共谈叫做班荆。班荆坐地,倾车蓋互相交谈,是途中相遇的欢情,亲自拿扫帚把门口打扫干净,这是迎接嘉宾的礼节,以此表示敬意。

    【原文】

    频来无忌,居然入幕之宾;不请自来,洵是不速之客。

    【译文】

    频繁往来,参与机密而无所忌惮,这样的幕僚称为入幕之宾;不请自来,来时恰值机缘,这个称为不速之客。

    【原文】

    叙别则曰分袂,缔交则曰盍簪。

    【译文】

    共敘别情叫做分袂,和人结交叫盍簪。

    【原文】

    设醴不常,楚王礼贤之意怠;投辖无厌,陈公留客之心殷。

    【译文】

    楚元王不设醴酒,可知他礼贤下士之心懈怠了;投车辖于井中,可见得陈遵挽留客人的心意很殷勤。

    【原文】

    中郎倒屣以迎宾,大圣握发以待士。

    【译文】

    蔡邕听到王粲来急忙起身相迎,以致鞋子都穿倒了;周公洗头时,先后有数位客人来访,每一位来到,他都会挽起头发来迎接,以示礼待贤士的真诚。

    【原文】

    府尹重徐生之德,下榻为欢;延陵遇子产之贤,缟纻相赠。

    【译文】

    陈蕃敬重徐徲,专为他设一榻以礼待之;季札和子产是两贤士,缟带纻衣互相投赠。

    【原文】

    绝弦伤友,为乏知音;割席拒朋,谓非同志。

    【译文】

    锺子期去世后,俞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管宁因华歆贪财羡富,非志同道合之人,遂割席分坐拒绝为朋。

    【原文】

    分金多与,独知管仲之贫;遇故赠袍,深怜范叔之困。

    【译文】

    鲍叔知道管仲贫困,分财富时有意多分给他;须贾憐悯范叔窘迫,送给他绨袍,以示不忘故人。【原文】

    宾主情联,须尽东南之美;友朋义合,共期偲切之诚。

    【译文】

    联系主人和宾客的是感情,应尽宾主之谊,东南之美;朋友要以义相处,当推心置腹,互相切磋督促,共勉共进。


如果您喜欢,请把《幼学琼林》,方便以后阅读幼学琼林卷二·师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幼学琼林卷二·师友并对幼学琼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