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永远是对的!”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米晓海 本章:二、“我永远是对的!”

    对手们这样形容她的厉害:“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董明珠,空调界一个掷地有声的名字。曾有人自费飞到格力,只为了“看看董明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我从来就没有失误过,我从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董明珠这句话看起来充满着霸气与固执。在我们这个以谦虚为传统美德的国家,许多人尽管也很优秀,但对于自己的优势往往显得过于谦虚,所以才有句话说“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一个企业领导如此高调地面对大众评价自己,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可是,因为这个人是董明珠,也就没人敢去怀疑这句话。

    最起码,到目前为止,董明珠从业务员到总裁,所做过的一切决策,都还没有出现过失误,也正是因为如此,董明珠说这句话,不但没有受到人们的嘲讽,反而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对于外人的评价,董明珠总是一笑而过,她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决策,认为自己肯定是对的。她的每一个判断,左右着空调市场竞争的风向;她的每一个决策,影响着行业领域的发展。董明珠说话声音洪亮,语速很快,说话的语气中又透露着一种超人的自信,这种自信让旁人无法质疑,这就是她招牌的讲话风格。她形容自己要么不说,要说就非得说赢,逼得人家认错服输,这种不知是娘胎里带来的还是后天练成的强悍的性格,让她自中学起就得了个“常有理”的绰号。董明珠坦言自己在工作上是认死理的,但不工作的时候也很随和,吃亏受累也嘻嘻哈哈就过去了。身为江南女子的董明珠性情温婉,敞开心扉时柔情似水,但在管理中她却铁面无私。在一次空调价格大战中,格力表明绝不降价,表现了她极为坚决、刚强的一面。当时格力电器最大的一位经销商——国美,每年的销售额几个亿,占格力电器销量的10%以上,当时已囤积了大批空调,正悄悄低价倾销。对这种不诚信的行为,董明珠察觉后立即对国美停止供货。“我之所以敢于这样做,敢于较量,因为自己无私无畏,是从符合市尝正确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董明珠表示,正确的东西当然会赢。董明珠不仅强硬,更有着惊人的自信。“我从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这是董明珠经常提及的一句话。“检讨和反思过去的一些决策,没有做过错误的决定,”董明珠告诉记者。只要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市场规律考虑问题,就不会出错。“我们要追求完美,就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找出不足和缺陷,不断更新、完善、提高。”董明珠自言,有时严厉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工作上严格、严厉,不讲情面,谁做错了,一定会指出来。我把生活和工作分得非常明显,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没有柔情,就像打仗一样,在战场上能用柔情来解决问题吗?必须用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来完成、管理,需要刚性的东西。”

    2008年9月28日,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对外公开发布了“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空调采购项目”的招标信息,格力参加了其中一个空调采购项目的投标。按照工程预算,该项目最高限价2220万元。

    11月4日,该项目进行了开标、唱标,格力以1707万元的投标报价及其他方面的综合实力位列第一预中标供应商。

    11月5日,格力接到了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出的“中标候选供应商”的通知函。

    但此后,事情急转直下,在格力按照中标程序提交有关投标资料原件予采购人核对后半个月,即11月21日,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在其官方网站上却发布了中标供应商是报价金额为2151万元的广东省石油化工建设集团公司。番禺中心医院声称:“格力空调投标的设备实质上不能满足招标文件打‘★’的条款。”

    在董明珠看来,这次采购中,围标串标的痕迹极为明显。在投标前几日,广州格力空调投标代表李强接到了另外一个投标单位代表的电话,让他们“开个价码,放弃投标”——在一些招标活动中,部分企业靠做“陪衬”赚点费用,格力断然拒绝了。

    2009年年底,广州格力将广州市财政局告上了法庭,虽然天河区法院驳回了诉讼,但董明珠坚持认为,格力一定能赢。格力怒告广州市财政局后,格力被定义为潜规则的“破坏者”,董明珠也被扣上了“敢和政府叫板”的帽子。但董明珠毫不客气地质问,政府公务员应该按照规矩和标准来办事,“你不但代表不了政府,还破坏了政府的形象!”“政府采购潜规则很多。很多企业和我说,多年来他们不敢讲、不敢做的事情,格力做了,也帮他们出了一口气。”但对于格力“和政府叫板”的说法,董明珠却反驳说,格力恰恰是和政府站在一边,“我们不是要搞掉谁,我们只希望政府采购环境更加公平有序,格力不是靠搞关系做上去的。”董明珠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属下也同样严格要求。她“喜欢天天带个放大镜找问题”,她对于一些员工在办公室里打打闹闹、吃零食的行为很是不满,担任经营部长时特地制定了一条“不能在办公场合吃东西”的纪律。

    她的理由是,“如果这个时候一个客户走进来,看到一群正在吃东西的嘻嘻哈哈的人,他会对这个企业有信心吗?他会放心把几百万、上千万的货款交给我们吗?”“别人喜欢遮丑,我从来都是揭疤。”在公司开会只讲缺点,不讲优点,是董明珠的习惯。“我对员工说,我表扬了你,也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重要的是未来怎么样。”董明珠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企业,就是要每天否定昨天的东西,推翻自己才能叫做创新。对下属严苛之外,董明珠还“六亲不认”。“有些经销商,知道我有个哥哥,就想给点好处通过我哥哥拿到货。按照当时情况,如果给我哥哥货,对于格力是没有半点利益损失的,而且里子面子都会有,但我坚决没有给,并给该经销商进行断货半个月的处罚。我哥哥并不理解,觉得又不犯法,为什么不给,觉得这个妹妹太六亲不认,从此几十年来我们没有任何来往。当你有权力时,一举一动,都会对公司造成伤害。”当时,在集团公司内部,由于国有企业官僚习气盛行,贪污腐败,人浮于事,管理竟然混乱到经销商必须拿钱进贡给内勤,搞好关系后才能及时拿到货;而有的业务员为了取得好的资源,也想方设法找关系,走后门,向上司行贿,以获得不该有的利益。董明珠明察秋毫,并与这些不良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她明令规定,不管是谁,不准有应收款,一律款到发货。

    1996年,对于格力电器来说,是一个生死年,这年的上半年,包括合资空调企业在内,全国空调产能接近2000万台,而市场容量不过600万台。而这年夏天,由于降雨不断,我国暴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全国最高气温没超过摄氏33度,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以过一个惬意的夏天啦,而对于空调企业来说,这无异于天灾,是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个夏天。尽管如此,一场空调血战在这个夏天如期展开,科龙空调率先降价,一款主打产品从6400元、5800元、5600元、5000元,一路猛跌到4280元。与此同时,其他品牌空调也纷纷跟进,高呼着让利不让市场的口号,不断把自己的空调价格往成本价拉近。此时,珠海格力的总部,董明珠正独自稳坐钓鱼台,许多经销商看格力毫无反应,实在忍不住了,纷纷给董明珠打来电话:“除非马上降价,不然格力今年死定了。”格力的很多高层领导也认同这种观点,主张格力赶快降价,但当时任经营部长的董明珠却有自己的考虑,她据理力争。董明珠坚持不降价,不仅是为了稳定价格政策,她还有更深层的忧虑。因为这一年经销商要求降价,不全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他们是想通过银行贷款进行大量投入后,把货压低价格出售,待他们赚了钱以后再进行第二轮的轰炸。他们很可能在旺季时进一步扰乱市场运作,完全不考虑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所以从全局考虑,格力空调降价,个别经销商就可以用低价来冲击二、三级经销商,冲击那些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他们对抗的竞争者,这会使广大经销商对格力产品和品牌信心发生动摇,后患无穷。其实,还有一个不降价的原因董明珠没有说,因为要是说出来,大家会觉得她太固执:董明珠是宁肯让出一部分市场,也绝不做掉价的事情的人。

    这对有奶便是娘,趋利避害的商人来说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一个法律不健全,市场不成熟的经济社会,一个人如果固执地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就会丧失掉很多的机会。最后,格力公司的高层采纳了董明珠的意见,致电各经销商,格力空调一分钱也不降!一味的降价无异于自掘坟墓,事实证明了董明珠的判断。一直是国内“老二”的华宝,降价后销售量创出新高,但却导致了巨额的亏损,华宝从此退出竞争,被昔日“老四”科龙收入旗下。同时,这场降价大战还断送了包括当时杭州东宝在内的一大批品牌的大好前程。这些空调品牌失败的原因如出一辙,大经销商为争夺地盘,扩大市场的份额向厂家索取更高的回报,纷纷使出批发价低于出厂价、零售价低于批发价的手段,相互倾轧,价格一天三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中小经销商因此苦不堪言,离心离德。能够做到一时不降价,但是能否做到一世不降价呢?对于外界提出的今后是否会介入空调价格战的问题,董明珠认为:格力空调在全国已经连续10年保持销量第一,靠的是产品的质量,靠的是消费者的口碑。一个企业的发展要靠产品的利润支撑,因为你要用延续的新生力量去保证新产品的研发。做空调市场应该是既打江山又保美人,因此,价格战不会是格力的主要销售策略。但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将适当的价格空间返还给消费者,这也未尝不可。至于今后是否会介入价格战的问题,格力会选择适当的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最不喜欢打价格战的董明珠,也会在恰当的时机采取降价措施,不过,她可不是在用这种方式争夺市场的份额,她是要让利于民。董明珠把这一切称为“斗争哲学”,“领导的关键是做事的魄力、分析问题和作决策的能力。我在格力干了10多年,与市场斗,与人斗,与自己斗。要求太苛刻,太严厉,总会令一部分人觉得没面子,我觉得被人说一声‘霸道’也没什么关系”。董明珠到格力电器17年。在这个时空里,她每时每刻不是在较量,在斗争,在博弈。与经销商、与家电连锁卖场,与大股东,甚至与亲人。在董明珠看来,“我不断地跟人斗争,当然我是跟我认为不正确的在斗,每次胜利都让我感到兴奋。”波谲云诡的商海生涯中,她的“铁腕”让人震撼:追债,凉夏血战,与大股东格力集团高层较量……

    她卷入了太多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总能沉着应对,而今回忆起,一笑付谈中。

    17年一系列毫不妥协的斗争,为董明珠赢得了“走过的路不长草”的“恶名”。但她毫不在乎,面对未来,董明珠的思路非常清晰。格力电器仍将坚持走专业化道路,我们的定位是一个只做空调的企业,将工业精神作为格力的发展信条,我们一定会到达彼岸。董明珠的格力立志要做一个百年老店,全力打造中国的世界级品牌,但国内一些制造企业却为眼前名利放弃基业常青。这个内心执著的女人感激万千,“我想我是寂寞的,至少在中国制冷界”。


如果您喜欢,请把《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方便以后阅读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二、“我永远是对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二、“我永远是对的!”并对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