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得先上牌桌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人间武库 本章:第四章 我得先上牌桌

    ,    这天晚饭后,室友们突然都开始精心打扮起来。

    澡堂排不上,热水不够,就是忍着寒冷也要把头洗了,再狠些的还要洗澡,咬牙闭眼,就是盆冷水兜头浇下,匆忙打上香皂通搓,再来两盆水冲干净泡沫,然后头皮发麻,路鬼哭狼嚎着冲回宿舍。

    平日里他们也许很邋遢。

    但是凌乱的箱子里定会有整套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上头带着皂角和阳光的清香,从袜子、内裤到衬衫、毛衣、外套,整齐叠放,备在那里个星期,为的就是这天。

    般样备着的还会有双皮鞋,没有皮鞋的,至少也会有双干净不臭的鞋子。

    穿好衣服,再轮流拿起桌上的两面带塑料壳的圆镜子,镜子外壳通常是大红色或绿色,背面会有张颜色过深的女明星招贴画。

    把镜子支好,梳子抵着头皮,条直线往上推到,排除深圳,排除爆发人群和特殊高薪岗位,首先做小生意的赚钱最多,其次农民工收入不算低,甚至高于部分事业单位,比如教师,这时候普通大学老师的工资也就两百左右,和般效益好点的工厂工人差不太多,大概还低点,之后才是体制内的公务人员,他们的工资多数还在几十块和百多些的区间内徘徊,总之很多后来令人羡慕的职业,现阶段其实都不吃香。

    与此同时,部大哥大两万不够,好点的彩电、空调等也都是近万的价格,这并不说明多数人富裕了,只说明生产力低下,以及暴发户出现,拜金和炫富的时代初步来临。

    而接下来的几年,不管是工资还是衣、食、住、行,每年都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甚至同年的年头、年、年尾,都完全不同样。

    江澈把烟灭了:“所以,稳定是最不应该考虑的,这时候就连体制内的人都正在往外跑吧?俗称下海。”

    1992年,12万公务人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人员停薪留职,这群人的佼佼者,就是改革开放后三个著名的企业家群体的“92派”,其以万通系最为著名,包括冯论、王弓权、潘十屹、易小地等,这年,他们从hn开始发迹。

    可是他们玩的,我现在玩不了,至少冯论多少年前就已经混过央党校了,跟牟其重也混过,义父更在建国初期就已经是正师级……那我能玩什么?

    沿着这条线想下去,线索慢慢清晰,江澈干脆返身找了纸和笔,边思考,边记录:

    从安全的角度,最理想也最适合我的发展路线应该是投机和投资,做隐形富豪。先依靠投机获得暴利,滚起雪球,然后投资我所了解的行业和国内外企业,奠定生的,相对稳定的财富基础。

    做地产相关,比如旧城改造,或做新实体制造业,侵吞国企,钻价格双轨制的空子,这些都是目前最赚钱的事,但是至少眼下都不是我能玩的,没关系背景,没钱,就算有钱暂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手腕去确保不被洪流反噬。尤其后两者,最好不要轻易趟进去。

    珍惜上天给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别因此变成部机器。

    正是变革最迅速的阶段,所以眼下时间其实很紧迫,为了不错过接下来几年那些个关键机会,我必须趁这两三年,赶快拥有足够多的财富。

    去支教的年,必须有持续稳定的暴利收益产业扔在那里,而且需要可以控制的人。爸妈?不适合。

    这样算起来,接下来的半年真的无比关键。快钱,我需要快钱,而且是很大笔。

    写到这里,江澈冷静下来从头到尾看了遍,梳理了遍,画面出现在眼前:

    牌局就要开始了,桌面放着几副牌。

    江澈很清楚,自己只要坐上去,就能抓到满手的王炸。

    现在的问题在于,他必须先从无所有走到手握足够进场的筹码,越多越好——这样,他才能坐上牌桌,不错过那些王炸。

    归根到底,我眼下急切需要笔暴利。

    写完这句,江澈起身又点了根烟,顺便把那张纸撕下来,点了,烧成灰。

    未来也许很多变数,但至少现在,他抬头可以看清楚眼前的路,可以努力走好这第步。

    ……

    ……

    郑忻峰等干室友晚上舞会还没结束就提前回来了,因为担心江澈。

    今晚的舞会,叶琼蓁也去了,和学校学生处的些年轻老师起,她已经在区隔身份了,而且似乎有意的,在散播和澄清她和江澈之间现在的关系。

    至少,郑忻峰等人很快就在舞场里听到议论,叶琼蓁和江澈,已经没关系了。

    于是,他们匆忙赶回来。

    “什么情况啊?点声音没有。”

    “好像睡着了。”

    “不会是自杀了吧?”

    “……有呼吸。”

    “再看看,有没有哭过?”

    “喝酒了没?”

    “都没有,睡得很安稳。”

    “……这小子心真大啊!”

    ***


如果您喜欢,请把《逆流纯真年代》,方便以后阅读逆流纯真年代第四章 我得先上牌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逆流纯真年代第四章 我得先上牌桌并对逆流纯真年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